中國在碳減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國從2005年就開始參與國際碳交易市場,當時主要是作為賣方參與清潔發展機制。
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標志著我國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湖北省、深圳市等7省市陸續開啟了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工作。試點的區域、人口、GDP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試點地區的配額總量超過10億噸。
從2013年正式試點交易到現在,我國已經歷了7個履約期,在7個省市的碳交易試點中,共有2837家重點排放單位、1082家非履約機構和1萬多個自然人參與了交易。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包括后來加入的福建省,8個試點碳市場配額現貨累計成交4.45億噸,成交額104.31億元,交易價格每噸23.5元,另外,全國CCER(核證自愿減排量)累計成交2.68億噸。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