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的主要工作
一、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的主要工作
中心成立以來,為推動我國中小企業對外合作交流,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競爭能力,多次召開全國工作會,布置工作,交流經驗,組織經貿活動,舉辦各類國際會議和大型國內外展覽,開展培訓咨詢,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 建立并擴大對外合作渠道
截止2010年底,中心共組織國際交流近400批,13000多人次。中心已與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西班牙、日本、韓國、土耳其、越南、馬來西亞、智利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有較密切的業務往來。中心與國外相關機構簽訂合作協議21份,推動了中小企業的交流。在2001年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和工商論壇會議(由原國家經貿委負責主辦)期間,創立了“APEC中小企業服務聯盟”,聯盟秘書處設在中心,為進一步加強APEC區域中小企業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 舉辦大型經貿交流活動
截止2010年底,主辦或承辦大型經貿活動30次,利用外資協議金額106億美元,實際利用額94億美元。如1992年、1994年在天津和北京舉辦了國際中小企業新產品新技術展覽暨合作洽談會(中國境內首次舉辦中小企業展覽會);此后多年先后在常州、蘇州、廣西等舉辦中小企業博覽會(交易會);1998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在煙臺、青島和福州舉辦了五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1999年、2005年承辦了在莫斯科舉行的“中國中小企業產品展覽會”和“中國中小企業紡織品、服裝展覽會”。中心還承擔了“亞歐會議中小企業部長級會議”的籌辦工作,承辦了“第四屆中德高技術對話論壇”、“第一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等多個國際會議。
(三) 加強對中小企業人員的培訓
從1991年開始,中心舉辦了多種形式的中小企業廠長、經理培訓班和研討會。截止到2010年底,組織了近340期各種培訓班、培訓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53350余名,其中引智培訓50多期,培訓人員4000多人;援外培訓近70期,來自10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2230多位經貿管理官員和中小企業代表來華研修和考察;利用政府扶持資金免費培訓3萬余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專業技術人員。中心組織的中德政府間合作項目、援外培訓項目和面向全國舉辦的“中國中小企業競爭力講堂”、“中國中小企業大講堂”曾先后受到商務部、發改委、國資委、財政部等部門及領導的表揚,受到了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歡迎。
(四) 做好信息和咨詢服務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獲取信息,中心創辦了《中國中小企業》雜志,編輯出版了《中國中小企業年鑒》、《中國行業企業百強》、《中國中小企業走出去服務指南》、《中國中小企業推薦目錄》等。在中小企業司的支持下,中心承擔了“國家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利用現代網絡工具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和技術等服務。中心還成立了專家咨詢委員會,整合社會資源,為中小企業戰略制訂、融資服務、品牌培育、園區建設等提供咨詢服務。由中心指導建設的天津中小企業發展園、國家新能源產業和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連云港)示范園區等已成為中小企業集聚和區域經濟振興的重要載體。
(五) 承擔研究工作
受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國資委等委托,承擔了“利用外資設立民營企業擔?;稹保ㄈ冢ⅰ爸行∑髽I實施走出去戰略研究”、“中小企業對外投資合作風險防范研究”、“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政策研究”、“節能減排技術在中小企業推廣應用的政策研究”、“歐洲行業組織在促進中小企業節能降耗中的作用”、“中國中小企業經濟發展指數”、“東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調研”、“幫助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對策研究”和“中國中小企業管理運營發展報告”等十多個課題的研究工作。通過調研,中心形成了一支涉及中小企業發展多方面的社會化專家隊伍,積累了經驗,促進了服務水平提高。
二、再生塑料有哪些應用?
再生塑料已在紡織、汽車、食品及飲料包裝、電子等領域得到應用。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日益提高,塑料再生應用接受程度將提升,塑料再生應用領域將擴大,推動再生塑料產業發展。
再生塑料是塑料的再利用,通過進行機械刀片粉碎操作以后,從而完成塑料的再次利用。再生塑料具備減污性、節能減排性、可循環性的優勢。
三、急!!!!!紡紗節能減排
紡紗節能減排
----紡織行業信息化需求轉變 節能減排效益明顯 作者:吳迪
信息化需求轉變
紡織行業在今年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影響到企業信息化的需求。企業經濟效益下滑,資金緊張,貸款融資困難,直接表現為信息化投入減少,上項目數量明顯不如往年。由于企業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70%的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0.1%,處于虧損的邊緣,很難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有所作為。但是必須看到,有30%優勢企業需求依然存在,其特征是決策上項目更加謹慎,對合作開發商和產品選擇更加成熟和理性,要求越來越深入。它們大多數在幾年前上了管理信息化系統,認識到當前形勢下通過信息化提升競爭力的緊迫性,要求對原有系統進行擴充、升級或更新,面向更加深入的行業應用。這說明企業信息化經過多年開展,使用戶有了相當的信息化基礎,企業加深了對信息化的理解,需求深化是必然趨勢,經濟形勢變化只是大大加快了這一進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ERP走向深化
ERP應用面廣泛,依然是紡織企業的重點需求。優勢企業作為ERP的主要應用群體,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財務管理、進銷存管理,更要求對生產制造過程進行精細管理,以解決企業管理的瓶頸問題。近期紡織行業ERP的發展目標不是大面積推廣,而是更好地適應這些用戶深入的行業化需求。
ERP開發商面向迫切要求產業結構調整和管理水平提升的優勢企業,其產品技術特點和應用覆蓋面也發生了一些轉變,這在2008年上海國際紡機展上有所體現。參展的德國英特斯(INTEX)公司和意大利Porini公司的ERP,保持了國外軟件產品通用性強、技術成熟的特點,產品化程度高,在全球紡織業擁有較大的用戶群。
值得注意的動向是,國際知名的ERP提供商SAP公司、微軟公司都在尋求與專業開發商合作,推出專門面向紡織各個細分行業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滿足用戶的行業化和個性化需求。如SAP公司與英特斯公司合作,推出了專門用于紡織行業的ERP軟件適用于紡紗、織布、印染到成衣的全產業鏈;微軟公司以其Microsoft Dynamics AX為基礎,針對紡織工業各個細分行業的特點,與歐唯特公司、Porini公司合作開發出適應紡紗、織造、針織、印染后整理、成衣等行業的ERP解決方案。國內公司如北京中紡達在山東南山、山東華豐等企業的ERP也在精細管理方面取得成效。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企業管理軟件行業化和集成化的發展趨勢。
MES初見成效
2007年以來紡織企業勞動力工資水平增長較快,增幅達到15%左右,許多企業甚至出現了“招工難”現象。新勞動合同法在2008年實施,大大提高了對企業管理的要求。企業紛紛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強勞動崗位現場管理和職工績效考核,通過提高管理效率來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MES的質量管理、設備運行管理和績效管理等功能受到極大關注。
2008年MES技術水平明顯提高,應用面有所擴大,基本反映了當前的技術水平和應用水平。尤其是棉紡生產線在線監測和管理系統,可以聯網各種類型的生產設備,突出了集成化技術,表明了在紡織企業信息化需求變化的導向下,應用水平和技術水平的顯著進步。其中經緯紡機和西門子公司合作,針對棉紡整個工序的設備進行聯網和信息化管理,在無錫馬山工廠建立了包括清梳聯、并條機、精梳機、粗紗機、細紗機、絡筒機在內的整條示范生產線,并作為產品在紡機博覽會展出;天津天紡投資公司和天津工業大學合作,在下屬織布廠實施了8種類型共1458臺噴氣織機生產監測系統,已經通過鑒定并投入使用。
節能減排效益明顯
隨著國家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進程的加快,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推動和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環保排污要求日益嚴格。另一方面,企業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大幅度上升,大大增強了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的內在動力。因此,生產裝備和過程的自動監測、自動控制無疑是最直接的手段,尤其在印染、化纖等行業受到各界關注。
作為開發商,杭州開源公司、常州宏大公司、西安德高公司的印染廠集中監控系統技術日漸成熟,用戶有較大增長。作為應用企業,山東華紡股份公司在生產設備普遍更新改造之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重點放在提高生產線自動化水平,產品升級換代和企業管理現代化上,按照“數字華紡”的總體方案,實施了ERP、在線生產檢測控制系統、能源自動監控等系統的內容。安徽蕪湖中天印染公司投入運行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以節能降耗為主要目標,在解決印染廠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等問題方面取得成效,對印染行業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提高也有示范價值和促進作用。
----友情鏈接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