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氰劑原理?
除氰劑原理?
原理:在堿性條件下,NaClO氧化廢水中的氰化物可分成兩個階段,先把氰化物氧化成氰酸鹽,再進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氨和氮氣。
根據(jù)這種分段反應的性質(zhì),在處理含氰廢水時,把氧化反應控制到完成階段、然后讓CNO——水解成CO2和NH3(稱之為不完全氧化);而后投入足量的NaClO,使CN——徹底氧化成CO2和N2(稱之為完全氧化)。
氫氧化鈉溶液淋洗、吸收含氰廢氣,淋洗水排入含氰廢水,按正常的含氰廢水處理流程(二次次氯酸鈉破氰)。處理原理是利用次氯酸鈉的氧化能力將氰離子氧化成無毒的氮氣
含氰廢水處理 如何降低氰離子
采用堿性氯化法,分二階段破氰,
第一階段為不完全氧化將氰氧化成氰酸鹽:
CN?+OCl?+H2O――CNCl+2H?
CNCl+2OH?――CNO?+Cl?+H2O
CN?與OCl?反應首先生成CNCl,再水解成CNO?;其反應速度取決于pH值、溫度和有效氯濃度,pH值越高,水溫越高,有效氯濃度越高則水解的速度越快高, CNO?的毒性僅為CN?毒性的千分之一;
第二階段為完全氧化階段――將氰酸鹽進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氮氣:
2CNO?+3ClO?+H2O――2CO2+N2 +3Cl?+2OH?;
采用次氯酸鈉或液氯,投加量:第一階段 CN?:Cl2=1:3~4;第二階段 CN?:Cl2=1:4;兩階段合計 CN?:Cl2=1:7~8
第一級破氰時先將廢水PH值調(diào)到10-11.5,然后加NaClO氧化,ORP電位控制在300-350mV。
此過程反應時間控制在15min左右(若PH大于11.5,此反應1min即可)。
第二級破氰:將廢水PH值調(diào)低到7-7.5,ORP控制在650mV以上,若未達到該值則應繼續(xù)加入NaClO氧化。此過程應該強攪拌。反應過程15min左右。
在堿性環(huán)境下,Cl2可將CN-氧化為N2和CO2,方程式為:
2CN-+8OH-+5Cl2=2CO2↑+N2↑+10Cl-+4H2O
Fe3+ 可以和CN- 發(fā)生絡合反應。
漂白粉
加氯化鐵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