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理霧霾措施有什么評價、看法
首先,環境執法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空氣污染問題頻發,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違法成本和風險過低。一方面,現行大氣污染法主要針對的是二氧化硫為主的煤煙型污染,缺乏對PM2.5、臭氧等污染的治理,且處罰力度小;另一方面,環評硬門檻往往異化為軟指標,在地方利益的干擾下,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業被堂而皇之地招商引資進來,環保部門的執法權則被束之高閣。業內人士呼吁,要抓緊修訂法律法規,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著力解決責任不落實、公眾環境權益保護力度不夠、環境違法行為懲處不力等問題。除了有法可依外,更重要的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讓排污者不敢拿環保當兒戲。
其次,發展方式轉型要持續發力。治理霧霾,不能只是臨時限行、停產這樣的頭痛醫頭,必須從根源上減少顆粒污染物的排放。霧霾天氣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盡合理造成的,因此,各地應嚴格執行國務院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真正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比如,建立更為完善的公共交通體系,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使用清潔能源;依托稅收、政策等杠桿,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最后,消除農村治污的盲區。一直以來,人們更多地把眼光盯在城市,殊不知,農村也與霧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些農村至今保留著焚燒秸稈的習慣,造成周邊城市空氣嚴重污染;同時,農村生活廢物得不到有效處理,“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也是不容忽視的環境隱患。治理霧霾,必須消除農村的治污盲區。一方面,引導農民將秸稈還田,或用于沼氣工程,實現循環利用;另一方面,完善農村垃圾處理設施,提高無害化處理水平,緩解生態壓力,改善農村的人居環境。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要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什么制度
實行最嚴格環境保護制度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要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什么制度
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1)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2)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
(3)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
(4)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
(5)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6)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