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上有個化肥廠一到晚上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白天好好的,那這是不是環境污染?這樣應該去哪舉報呢?
你好,對于你說的這個問題,我認為是環境污染。對于你們村上化肥廠一到晚上就有刺鼻的氣味,我認為有一下幾個原因:
第一 化肥廠晚上生產
現在環境檢查日漸嚴厲,有些不法化肥廠為了躲避檢查選著晚上生產。還有就是晚上用電便宜,可以節約成本。
第二 白天和晚上之間的溫差造成
隨著氣溫的上升,白天和晚上有明顯的溫差,也可能造成一些容易揮發的氣體因為化肥廠的生產活動而揮發出來。
第三 安全隱患
因為化肥廠的生產活動,和氣溫的原因,造成設備損壞,存儲一些易揮發氣體的滲漏。化肥廠沒有及時發現處理。
在查清楚事件期間,希望你能做好個人防護,如果有身體不適,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你可以找到化肥廠家溝通,或者向當地環境部門反映化肥廠晚上有刺鼻氣味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這種情況已經影響環境了,可以的話可以找相關單位來處理,弄一個排放氣味的,這樣長久下去也影響身體健康,年頭多了長久下去人的抵抗力降低,在嚴重點容易致癌,這是一種對人身體有害的氣味,找到相關部門去了解去解決,沒有別的辦法。
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法律分析: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主要權責包括:制定國家和地方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審查批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收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單位的排污費、劃定酸雨控制區或者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對管轄范圍內的排污單位進行現場檢查、建立大氣污染監測制度并組織監測網絡、定期發布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公報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大氣環境質量和大氣污染源的監測和評價規范,組織建設與管理全國大氣環境質量和大氣污染源監測網,組織開展大氣環境質量和大氣污染源監測,統一發布全國大氣環境質量狀況信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建設與管理本行政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和大氣污染源監測網,開展大氣環境質量和大氣污染源監測,統一發布本行政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狀況信息。
大氣防治污染的監督管理主體
法律分析:監督管理主體包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公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第七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減少大氣污染,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大氣環境保護義務。
昆明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防治大氣污染,確保大氣環境質量優良,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云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大氣污染防治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大氣污染防治應當堅持保護優先、規劃先行;源頭治理、綜合施策;合力共治、聯防聯控;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第四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財政投入。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對所屬區域內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根據本區域內大氣環境質量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規劃、計劃,明確重點任務,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確保大氣環境質量優良。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根據上級人民政府要求,做好本轄區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條 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其他負有大氣污染防治責任的部門,編制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目標任務,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第六條 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考核辦法,對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大氣污染防治目標任務納入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及其負責人年度考核評價內容,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開。第七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城市管理、公安、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管、農業農村、交通運輸、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自然資源、林草、應急、氣象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第八條 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科學技術研究,推廣應用先進的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第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減少大氣污染,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新聞媒體應當宣傳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科學知識和法律、法規,提高全社會大氣環境保護意識。
公民應當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采取綠色、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大氣環境保護義務。第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污染大氣環境的行為進行舉報。第二章 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第十一條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依法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大氣污染物,禁止無排污許可證或者不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大氣污染物。第十二條 本市實行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逐步削減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
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省人民政府確定的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任務分解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并督促落實。
禁止排放超過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大氣污染物。第十三條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建設和管理大氣環境質量和大氣污染源監測網,開展大氣環境質量和大氣污染源監測,統一發布大氣環境質量狀況信息。第十四條 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對本市行政區域大氣污染來源及其變化趨勢進行研究分析,作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技術支撐,運用分析結果進行大氣污染源排放控制。第十五條 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加強精細化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配套建設、使用和維護大氣污染防治裝備。第十六條 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設置大氣污染物排放口。
禁止通過偷排、篡改或者偽造監測數據、以逃避現場檢查為目的的臨時停產、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應急排放通道、擅自拆除或者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第十七條 依法確定的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安裝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施,并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平臺聯網,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并依法公開排放信息。
根據國家規定開展自行監測的排污單位應當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自行監測的原始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
自動監測設備不能正常運行的,排污單位應當在12小時內向屬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并在5個工作日內恢復正常運行。自動監測設備停運期間,應當采取人工監測等方式對大氣污染物進行監測,并及時向屬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送監測數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