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等發達國家是怎樣治理空氣污染的呢?
歐美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也曾經經歷過嚴重的大氣污染事件,就比如說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當時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倫敦上空,不僅造成交通癱瘓,還嚴重損害了英國市民的健康,許多市民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據統計,因為這次空氣污染事件而死的人多大4千人。
而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也發生了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在這些類似事件發生以后,這些歐美國家逐漸意識到了空氣污染的嚴重性,隨后紛紛立法開始治理污染。
美國就先后頒布了《空氣污染控制法》、《清潔空氣法》以及為解決近地面O3和PM2.5污染問題而發布的“清潔空氣州際法規”,經過40多年的綜合治理,美國的空氣質量已經大幅好轉。
而英國在倫敦煙霧事件發生以后,也馬上成立了比佛委員會,專門調查霧霾原因,在確定污染物的主要成因為煤炭燃燒的排放后,英 國迅速成立了清潔空氣委員會,并于1956年出臺了專門針對空氣污染的《大氣凈化法案》,要求改造傳統燃燒煤炭和木材的方式,關閉在倫敦城內的火電廠,工業企業必須建造高大的煙囪,加強疏散大氣污染物。
不得不說,這些國家治理空氣污染的魄力和毅力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目前世界上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承認的發達國家大概不到三十個,其中大部分都是工業革命時代崛起的老牌工業國,所以這些國家都曾經遭受過嚴重的工業污染,如英國的倫敦,被譽為霧都。這些國家的治理方式不外乎以下幾種,一是立法治污,二戰以后大部分發達國家逐漸加強對環保法的實施,重污染企業大幅減少!二是外遷,大型的跨國集團將重污染企業遷至發展中國家,我們國家八九十年代也有部分污染企業到我國投資!三是加強新能源替換,核能,太陽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使用率大幅提高!但治污是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以日本為例,其用了近三十年時間,達到青山綠水的面貌,英法的老牌國家更是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