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采用哪些方式治理環境的污染?
中國的燃燒結構是以燃煤為主。因此,防止酸雨和煙塵等就應從改變燃燒結構、排煙脫硫、改進燃燒技術起步。采用熱電聯用、集中供熱等方式取代分散供熱。這樣鍋爐效率可達80%,節煤40%。既節約了能源,又便于集中進行煙塵凈化。
全國人大常委會環保執法檢查組,于1996年5月對首鋼公司的大氣和水污染進行了檢查。檢查組對首鋼在經濟建設及環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同時也指出了嚴重的大氣及水污染現狀,并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檢查組強調,首鋼的環境問題,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因素。
當前關鍵要提高環保意識,始終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進一步轉變經營方式,改變追求規模、追求數量和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經營模式,把注意力放到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上來;同時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行清潔生產,努力降低物耗能耗,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為改善首都的環境狀況作出新貢獻。
今天,世界各國已經都來關心大氣保護了。人們利用科學技術的進步,加緊了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在許多城市,“黑龍”、“黃龍”、“灰龍”被縛住了,我國的環境模范城市:廈門、珠海、大連、深圳……向世人展現迷人的風姿。在同一片藍天下,為了保護空氣的清新,為了不讓那些可怕的大氣公害事件發生,全人類都在進行著努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