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環境保護有什么政策和資金扶持
我國的環境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強環境管理,辦求不產生或少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一、主要措施:
1、將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和年度計劃,在經濟發展中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2、嚴格對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生產主體工程與防治污染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使用)。現在,全國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和“三同時”執行率都達到95%以上。
3、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使環境管理沿著法制化和規范化軌道發展。
4、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從中央到省、市、縣四級政府建立了環境管理機構,這些機構依法行使環境管理權力。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大中型企業也建立了相應的環境管理機構,管理本行業和本企業的環境問題。
二、在環境經濟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資金投入和稅收優惠政策:
1、企業將防治污染所需資金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2、列入國家重點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項目,國家給予資金支持;城市政府將城市維護費用于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國家征收的排污費用于污染防治。
3、國家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對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作為原料進行生產的,在5年內減征或免征所得稅。
三、實施環境技術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業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環保法律有關規定,對企業浪費能源和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和設備實行限期淘汰。
3、企業在生產中應該采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擴展資料:
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也是從1972年開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廳水庫保護辦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廢處理辦公室共同研究處理位于官廳水庫畔屬于河北省的沙城農藥廠污染官廳水庫問題,導致中國頒布法律正式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使用滴滴涕(DDT)。
1973年成立國家建委下設的環境保護辦公室,后來改為有國務院直屬的部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各省{市、區}也相繼成立了環境保護局(廳)。
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劇。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華中地區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內陸河流和大型水庫外,污染呈加重趨勢,工業發達城鎮附近的水域污染尤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長江、黃河、淮河、海灤河、遼河、松花江)中,黃河流域、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嚴重。
5、大淡水湖泊總磷、總氮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
6、四大海區以渤海和東海污染較重,南海較輕。
7、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并呈加重趨勢。
8、城市環境污染呈加重趨勢。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呈惡化趨勢。絕大多數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國2/3的河流和1000多萬公頃農田被污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保護環境
我國的環境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強環境管理,辦求不產生或少產生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一、主要措施 1、將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和年度計劃,在經濟發展中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2、嚴格對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的生產主體工程與防治污染設施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投產使用)。現在,全國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和“三同時”執行率都達到95%以上。 3、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使環境管理沿著法制化和規范化軌道發展。 4、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從中央到省、市、縣四級政府建立了環境管理機構,這些機構依法行使環境管理權力。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大中型企業也建立了相應的環境管理機構,管理本行業和本企業的環境問題。 二、在環境經濟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資金投入和稅收優惠政策 1、企業將防治污染所需資金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 2、列入國家重點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項目,國家給予資金支持;城市政府將城市維護費用于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國家征收的排污費用于污染防治。 3、國家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優惠:對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作為原料進行生產的,在5年內減征或免征所得稅; ――投資方向稅優惠:建設污水處理廠、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實行零稅率; ――增值稅優惠:對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廢渣為原料生產的建材產品,以及利用廢液、廢渣提煉黃金、白銀等免征增值稅; ――建筑稅優惠:建設污染源治理項目,在可以申請優惠貸款的同時,該項目免交建筑稅; ――關稅優惠:對城市污水和造紙廢水部分處理設備等實行進口商品暫定稅率,享受關稅優惠; ――消費稅優惠:對生產、銷售達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標準的小轎車、越野車和小客車減征30%的消費稅。 ――農業特產稅優惠:西部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而產出的農業特產收入,在10年內免征農業特產稅。 三、實施環境技術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業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環保法律有關規定,對企業浪費能源和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落后工藝和設備實行限期淘汰; 3、企業在生產中應該采用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環境保護產業政策強調,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促進環保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環保產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進環保產業社會化、環保產業營運市場化、產品標準化等。在環境國際合作政策方面,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環境國際合作交流,強調在認真做好本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環境事務;以新的伙伴關系共同推進區域和全球環境合作,加快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進程;堅持環境國際合作應該尊重國家主權,處理環境問題應兼顧各國現實的實際利益和世界的長遠利益。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