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辦是臨時機構嗎?
一、大氣辦是臨時機構嗎?
是永久機構
大氣辦全稱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系政府非常設機構,主要負責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組織推進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等。
大氣辦管理辦公室職責:承擔大氣、噪聲、光、化石能源等功能區劃制定工作;承擔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污染減排具體工作;建立并組織實施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落實情況考核制度;組織協調大氣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二、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效果明顯改善原因?
1、推進完善區域協作機制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生態環境保護是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積極推動三地在協作機制、統一立法、統一標準、聯合執法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不斷突破,協同治理成效明顯,京津冀三地空氣質量實現大幅明顯改善。
2、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在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下,三地搭建區域空氣重污染預警會商平臺,定期開展預警會商,聯合應對空氣重污染。
3、扎實推進區域協同治理
一是深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完善空氣重污染聯合預報預警機制,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共同做好空氣重污染應對。
二是推進重點流域聯保聯治。完善區域水污染防治聯動機制,針對重點流域持續開展水質聯合監測,深入推動流域共治。
三是加強環境執法合作。進一步鞏固京津冀三地交界地區生態環境部門執法聯動機制,以大氣和水污染防治為重點,合力做好交界地區環境治理和生態管控。
四是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持續加強科學研究,充分交流工作經驗,進一步實現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等信息共享。
三、大氣十條的詳細內容?
一是減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整治城市揚塵。提升燃油品質,限期淘汰黃標車。
二是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
三是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重點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加大天然氣、煤制甲烷等清潔能源供應。
五是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對未通過能評、環評的項目,不得批準開工建設,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貸款支持,不得供電供水。
六是推行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信貸支持。加強國際合作,大力培育環保、新能源產業。
七是用法律、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制定、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建議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強制公開重污染行業企業環境信息。公布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
八是建立環渤海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強人口密集地區和重點大城市PM2.5治理,構建對各省(區、市)的大氣環境整治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九是將重污染天氣納入地方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根據污染等級及時采取重污染企業限產限排、機動車限行等措施。
十是樹立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的行為準則,地方政府對當地空氣質量負總責,落實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國務院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倡導節約、綠色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和監督。
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事例?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優秀事例有很多,以下為您推薦:青藏鐵路:青藏鐵路的修建,為野生動物開辟了遷徙通道,保護了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騰格里沙漠治理:通過實施壓沙植樹、濕地恢復、植被綜合治理等措施,有效治理了騰格里沙漠。祁連山生態保護:祁連山地區通過實施生態保護工程,實現了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改善。三北防護林建設:三北防護林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京津冀治霾:京津冀地區通過實施一系列大氣污染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空氣質量。總之,解決突出環境問題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努力。
五、京津冀摘牌能放煙花爆竹嗎?
根據最新的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禁止在城區范圍內燃放煙花爆竹。因此,即使摘牌成功,也不能在城區內燃放煙花爆竹。此外,為了保護環境和人民的身體健康,我們應該自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不燃放煙花爆竹,從而為凈化空氣、改善環境做出貢獻。
六、京津冀冬季限產環保意義?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冬季限產環保的重點區域之一,其限產環保的意義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改善空氣質量: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北方地區的經濟中心,但同時也是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冬季采暖期,由于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導致空氣質量惡化。通過冬季限產環保措施,可以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氣質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冬季限產環保措施可以促進京津冀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通過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可以促使企業加快技術升級和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從而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冬季限產環保措施可以促進京津冀地區的能源結構調整,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通過限制燃煤消耗和推廣清潔能源,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破壞,同時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安全性。
增強社會責任感:冬季限產環保措施是企業和社會責任感的一種體現。企業通過主動采取環保措施,不僅可以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還可以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政府和社會各界也應該加強對環保工作的支持和監管,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總之,京津冀冬季限產環保的意義在于改善空氣質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能源結構調整以及增強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通過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可以推動京津冀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