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分類的指標、參數是什么?
水質分類的指標、參數是什么?
通常用來表征水污染的水質指標主要有哪些?
水中雜質的具體衡量尺度稱水質指標.各種水質指標表示出水中雜質的種類和數量,由此判斷水質的好壞及是否滿足要求.水質指標分為物理、化學和微生物學指標三類.常用的水質指標主要有以下幾項:
(1)水溫、懸浮物(SS)、濁度、透明度及電導率等物理指標,PH值、總堿(酸)度、總硬度等化學指標,用來描述水中雜質的感官質量和水的一般化學性質,有時還包括對色、嗅、味的描述.
(2)氧的指標體系,包括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需氧量等,用來衡量水中有機污染物質的多少,也可以用碳的指標來表示,如總有機碳、總碳等.
(3)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總氮、磷酸鹽和總磷等,用來表征水中植物營養元素的多少,也反映水的有機污染程度.有時還加上表征生物量的指標葉綠素a.
(4)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汞、鎘、鉛、砷、鉻、銅、鋅、錳等,包括對其總量及不同狀態和價態含量的描述.
(5)其他有害物質,如揮發酚、氰化物、油類、氟化物、硫化物以及有機農藥、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
(6)細菌總數、大腸菌群等微生物學指標,用來判斷水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情況.
(7)還可根據水體中污染物的性質采用特殊的水質指標,如放射性物質濃度等.
總之,有的水質指標是水中某一種或某一類雜質的含量,直接用其濃度表示,如某種重金屬和揮發酚;有些是利用某類雜質的共同特性來間接反映其含量的,如BOD、COD等;還有一些指標是與測定方法直接聯系的,常有人為任意性,如渾濁度、色度等.
水質指標能綜合表示水中雜質的種類和含量,是不斷發展的.如何擬定最合理的指標,有待根據生產和環境科學的發展逐步完善.
水質標準分為哪五類
我國的水質分類為:I,II,III,IV,V和劣V,共五類。
一類水質:水質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處理,地表水經簡易凈化處理(如過濾)、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二類水質:水質受輕度污染。經常規凈化處理(如絮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其水質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三類水質: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
四類水質:適用于一般工業保護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五類水質: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超過五類水質標準的水體基本上已無使用功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