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室環境輔助監控系統?
概述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以及電力系統保護技術的發展,配電室的自動化運行水平不斷提高,大大減少了人為操作,使配電室的無人值守逐步變成了可能。配電室環境輔助監控系統是構成無人值守配電室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了分布式和模塊化架構,由站端系統、軟件平臺、移動客戶端應用三部分構成。實現對配電房內溫度、濕度、水浸、噪聲、安防等環境信息進行實時采集、處理和上傳,對配電室內空調、風機、除濕機、新風機及照明等輔助設施實現遠程控制,根據各種環境條件及運行環境要求,通過一體化環境管理平臺實現站內輔助設備的聯動開啟或關閉,完成配電房的環境智能控制。
主要特點
■能夠對產生的所有記錄進行存儲和管理,方便用戶對系統和進行歷史追溯、查詢統計、分析。■對于開關變位、保護動作、遙測越限、門禁安防異常、環境異常、通信異常、終端設備運行異常等,系統將自動進行報預。■將配電房內人員對電力設備操作、設備運行情況、現場環境情況的遠程圖像存儲下來,并上傳至統一的監控云平臺直觀顯示、監視,確保配電所內設備的安全運行。■采用層次化、模塊化的設計,做到層次清晰。■對配電房內的溫度、濕度、 SF6氣體、煙霧、電纜溝水位等環境數據進行實時采集、處理,與設定閥值作比較,若環境數據超過告線時配電室環境輔助監控系統將自動發出報并聯動控制相應的風機、除濕機、空調、水泵設備,并同時將報信息上傳至統一監控云平臺和授權手機終端。■采用RS485通信接口,并可通過RS485總線擴展采集器,多可支持128路環境參數采集器。■實現遠程監測,無人值守,減少人工成本。■預留充分的擴展功能,適應發展需要,做到方便擴展、容易更改,可適應環境的變化和管理需求的多樣化。■實時采集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數據,并上傳數據上傳至統一監控云平臺,當產生電氣火災信號時,監控平臺系統中彈出報窗口。■配電室環境輔助監控系統采用高性能工業級的通訊設備,能夠經受長期的惡劣環境考驗,保證通信的順暢性,可靠的網絡連接,能夠確保設備在線。■可對SF6/O2監測、報和通風聯動功能。■具有防盜報、 環境監控、視頻聯動。
應用范圍
配電室環境輔助監控系統應用于配電房,實現了自動巡檢、自動預、自動輸出報表等功能,減少人員到現場巡視次數,及時發現設備隱患,為迅速排除故障,節省檢修時間,為變電生產檢修、運行、預試、調度、項目管理各業務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撐平臺。
配電室環境輔助監控系統的主要作用
1)軌道機器人智能巡檢
在配電房室內頂架設一條鋁制軌道,室內軌道式智能巡檢機器人上搭載高清攝像機、紅外熱成像、局放監測、溫濕度傳感器、有害氣體傳感器等,用于配電房的遠程巡檢。機器人具有升降功能,可使檢測組件靈活檢測開關柜的各個位置。機器人本體內設局放監測模塊與語音對講模塊等。
2)溫濕度自動調節
■設置溫濕度告警上下限值。
■根據配電室室實際溫濕度智能調節空調的運行狀態,使配電室始終保持恒溫恒濕。
■配電室停電再來電之后,系統自動開啟空調到合適溫度,無需人員到場操作。
3)空氣質量自動調節
■設定風機每天定時啟動和停止的時間,以保證配電室每天至少通風一次。
■當SF6氣體濃度超過1000ppm時(上下限值可自定義),顯示濃度超標信息,并進行報警,自動啟動風機。
■當氧氣濃度低于18%時(上下限值可自定義)顯示濃度下限超標信息,并進行報警,自動啟動風機。
4)漏水告警
■管道破裂或是雨天墻壁裂縫滲水等情況都會引發漏水故障,而漏水檢測功能能非常迅速地檢測出水浸異常。
■在配電室的重點部位及空調機的加濕管、抽濕管、本體等部位的活動地板下,設置漏水傳感器,一旦配電室出現漏水情況,即產生漏水報警。
5)智能燈光控制
■根據設定的條件,對探測器、攝像頭等站端設備產生的報警信號,自動打開燈光。
■針對各房間內燈具進行遠程管理,提高節能效率。同時配合視頻監控,消除房間內因光線不足而造成視頻畫面不清晰的狀況。
配電室環境輔助監控系統的主要特點
●?安保消防、輔助監控及環境治理等一體化解決方案針對當前配電站無人值守的狀況,通過增加防盜報警、火災報警、電纜頭無線測溫報警、變壓器超溫報警、SF6氣體泄漏報警、缺氧報警、水位報警、視頻監控等功能,及時將配電站所異常的情況告知運行維護人員,消除事故隱患,提高運行管理水平。●?提供配網自動化平臺集成了配電自動化的“三遙”(開關量的遙信、斷路器的遙控、相關電氣參數遙測)功能,使運行維護人員及時掌握各配電站所設備運行狀態,實現遠程操作,提高了配電安全生產管理。●?與軌道巡檢機器人聯動可與軌道巡檢機器人實現對接和聯動,監控后臺可集成其巡檢監測數據,包括:電壓/電流 儀表讀數可視化。斷路器位置狀態判別,紅外熱成像測溫、局放監測等。●?實現多站遠程集中監測
可通過可通過電力內網光釬和電力4G無線專網等手段,組建服務器和監控后臺;亦可借助運營商公網,實現對所轄站房的集中遠程同步監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