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水質監測時,應怎樣確定監測項目?
樓主,您好。
????監測項目依據水體功能和污染源的類型不同而異,其數量繁多,但受人力、物力、經費等各種條件的限制,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一一監測,而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環境標準中要求控制的危害大、影響范圍廣,并已建立可靠分析測定方法的項目。
????根據該原則,發達國家相繼提出優先監測污染物。例如,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在“清潔水法”中規定了129種優先監測污染物;前蘇聯衛生部公布了561種有機污染物在水中的極限允許濃度;我國環境監測總站提出了68種水環境優先監測污染物黑名單。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中規定的確定監測項目的原則如下。
(1)選擇國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要求控制的監測項目。
(2)選擇對人和生物危害大、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范圍廣的污染物。
(3)選擇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要求控制的監測項目。
(4)所選監測項目有“標準分析方法”和“全國統一監測分析方法”。
詳情請參考國家標準物質網
(5)各地區可根據本地區污染源的特征和水環境保護功能的劃分,酌情增加某些選測項目;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監測條件的改善及技術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污染源和地表水監測項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