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蘋果、華為的研發基地都在蘇州,是不是說明蘇州開始向高科技研發創新模式轉變?
微軟、蘋果、華為研發基地蘇州,是不是蘇州開始向高科技研發創新模式轉變?是的,印象中大家都一直以為蘇州就是外資的代工廠基地,其實這都是老黃歷了。
蘇州這個城市比較特殊,開放之初,一方面和東莞等城市在低端加工領域激烈競爭,另一方面比較有遠見地在高新技術領域著墨頗多,這也是時至今日,在大力呼喊經濟轉型的當下,蘇州有底氣從容應付,而不像其它一些外貿大市經濟大起大落的原因!
事實上我國業內公認的兩大高科技產業重鎮,南方是深圳,北邊并不是上海,更不是杭州,而是蘇州。蘇州在互聯網經濟這一塊確實落后杭州深圳,但蘇州另辟蹊徑,當其它城市在為收割互聯網經濟紅利歡呼的時候,蘇州早已不聲不響在人工智能、納米材料科技、生物醫藥等領域深耕了10多年,且成果頗豐。
這些年唱衰蘇州論一度喧鬧不已,什么“外資逃離”、“只長骨頭不長肉”,蘇州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優等生,它都瘦得只剩骨頭了,你讓其它城市怎么辦?化成灰嗎?微軟、蘋果等巨頭紛紛將亞洲研發中心落地蘇州,難道它們眼瞎了?將研發中心落地在一個高科技產業的不毛之地?
前不久硅谷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在這份分析報告中,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化領域它們最看好的城市就是蘇州!去年,新華社發文,斷言蘇州處于經濟轉型成功即將爆發的前夜!科技巨頭用腳在投票,權威媒體發文背書,難道這就是你眼中“衰落”的蘇州?
微軟、蘋果、華為研發基地蘇州,是不是蘇州開始向高科技研發創新模式轉變?我的看法是蘇州早已在高科技產業深耕多年,微軟、蘋果等科技巨頭將研發中心落地蘇州,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新經濟并不只是互聯網,在份量更重的人工智能、納米材料科技、生物醫藥等領域,一個真正強大的蘇州將橫空出世!我的這一觀點你有不同看法嗎?
蘇州確實在轉型。受制于勞動力、資源、土地等的硬約束,原來發展的資源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空間越來越有限。轉型、升級、換代就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出路。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蘇州就是“中國工廠”的縮影,遍地的電子廠、服裝廠、玩具廠、鞋帽廠、造紙廠、塑料廠,生產出來的產品資源消耗大,但附加值值低,賺的是辛苦錢、血汗錢。
現在,蘇州在大力推動經濟轉型,把一下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外地遷移,引進一些搞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的企業。近幾年,有不少國際、國內著名企業在蘇州設立研發中心,蘋果、微軟、博世、華為、中國移動等知名企業均在蘇州設立了研發中心。
蘋果全球研發中心落戶蘇州,注冊在蘇州園區晉合廣場。
博世,德國的工業企業之一,世界500強企業,從事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工業技術、消費品和能源及建筑技術的產業。2018年9月,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新研發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成為博世全球最大的研發基地之一。
華為蘇州研發基地要建成中高端人才的研發基地。華為在全國有8個研發中心,分別是: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成都、武漢、杭州、蘇州。 蘇州研發中心為最年輕最具潛力的。
華為在蘇州研究所成立于2012年,先后布局了WLAN(無線局域網)、敏捷控制器(SDN)、ODL控制器、企業通信、eSDK、行業解決方案等多項業務。目前已形成端云結合的業務布局,部署了橫跨華為企業網絡、核心網、IP開發部、解決方案、企業BG等五大產品線的研發隊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