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選擇褶皺布袋
國內的褶皺布袋不多,主要還是和人工費和行業標準有關,一般國外各個行業都有相應的除塵標準,好不好比比就知道,國內缺乏相應標準,其實從設計角度講,褶皺布袋的間隙較大,設備內的空氣流動不均勻,易形成高速點。切需要較大的反吹壓力,普通的兩公斤就行了,這個就大些了,而濾筒也就是一種多褶皺的濾袋壓力需要7公斤(當然六公斤也差不多,標準是這么多)
褶皺布袋 --- 必將引領袋式除塵發展方向原創: Johnny Zhuang 蘇州恒清環保一、袋式除塵現狀我國工業化進程在過去 30 年超高速發展,由于能源結構以煤炭等重污染低成本能源為主,地區發展不均衡及環保立法相對滯后,執法不夠嚴格,環保意識薄弱等因素,造成了對我們生存環境的巨大壓力。其中對工業顆粒物排放的控制因各種原因也相對滯后,是目前全國范圍的霧霾等嚴重大氣污染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袋式除塵器目前已經快速發展為控制工業粉塵排放的最成熟有效的技術之一,是控制工業煙氣細顆粒物 PM2.5 和 PM10 排放的主流技術,應用極為廣泛。2017 年國家和部分省市相繼出臺或即將出臺的環保政策和排放標準,客觀上都為袋式除塵的應用和技術進步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8 2018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最新發布關于征求 《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 ( 征求意見稿) ) 》 意見的函。《意見稿》明確:新建( ( 含搬遷) ) 鋼鐵項目要全部達到超低排放水平。到 0 2020 年 年 0 10 月底前,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具備改造條件的鋼鐵企業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 2 2022 年底前,珠三角、成渝、遼寧中部、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烏昌等區域基本完成;到 5 2025 年底前,全國具備改造條件的鋼鐵企業力爭實現超低排放。袋式除塵已在企業實現超低排放中確立了自己的核心地位,袋式除塵產業必將在企業新一輪環保提效改造中實現快速發展。也是適用面最廣的高效除塵技術,是工業領域粉塵排放控制的最重要的應用技術。自 2001 年 12 月內蒙古一臺 2×200MW 機組袋式除塵器投產運行以后,標志著我國火力發電領域長期被電除塵器 100%壟斷的局面徹底結束,同時國產圓濾袋技術一直無法突破排放高、使用壽命短、阻力大、能耗高、工況適應性差、破袋率高及檢修維護環境惡劣、設備占地面積大等難題,一直無法在設計和運行的困境中實現突破,促成至今褶皺布袋除塵器廣泛的應用于我國水泥、鋼鐵、氧化鋁、煤炭、火力發電廠等的各類工況的除塵的設備配套中,褶皺布袋在國內的出現,讓各大行業的除塵有了倍增的效率和長期的性價比收益。在 2014 年以前,我國電站鍋爐布袋除塵器配套濾袋型式 100%的被圓袋和扁袋壟斷,然而褶皺濾袋在水泥、建材、冶金、食品、化工等領域的發展始終沒有停止。2015 年以來,伴隨著褶皺濾袋自主研發技術的日益成熟,褶皺濾袋逐步滿足了大風量、高溫、高濃度煙氣除塵的應用條件,并且已經開始在電站鍋爐除塵中得到普遍應用,尤其在國家出臺《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以后,褶皺布袋在鋼鐵行業的老設備改造的迫切需求中表現的尤為突出,無論從改造施工周期、總體成本投入、對生產的停產影響、還是從對原設備性能的改善提高方面來說,都表現特別突出,從根本上解決了圓布袋的技術壁壘。二、褶皺布袋的技術原理:褶皺式濾袋的技術出發點與濾筒是相同的,與濾筒研發與應用不同,我國在褶皺濾袋的研發與應用方面是和國際上幾乎同步的。因此在褶皺濾袋應用上,國內部分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比如:蘇州恒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褶皺式濾袋、褶皺式橢圓濾袋以及相關配套褶皺袋籠等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直引領國內褶皺布袋技術的發展。褶皺布袋是基于現有的成熟布袋除塵技術的創新,旨在以最低的成本為現有除塵器的升級提供高性價比的技術和產品解決方案。褶皺布袋的技術原理基于布袋除塵的基本原理,無需對除塵器進行結構性停產改造直接替代傳統產品即可大幅度增加系統的過濾面積,從而大幅度降低系統壓差、降低清灰頻率和能耗,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橢圓形褶皺布袋及配套龍骨 圓形褶皺布袋及配套龍骨三、 褶皺布袋能夠引領袋式除塵發展的因素分析:在國家節能環保及超低排放政策的引導下,節能及超低排放的意識無論是除塵設備的終端用戶,還是設計制作單位,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無論是新建設備還是老設備的改造,褶皺布袋的應用在能耗、改造方便性、工藝穩定性方面都有了長足的提升,在鋼企大量的除塵點對噸鋼能耗指標有了明顯的貢獻;褶皺布袋技術順應政策發展方向,符合超低排放技術創新的必要條件,是未來袋式除塵產業的新趨勢,新方向,新選擇。從經濟角度分析:1.普通圓布袋擴容改造需要增加土建基礎,增加占地面積,使本來就不寬敞的場地變得更加狹小,甚至某些企業受場地局限,根本無法實施這一個思路,給改造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且得到的改造成果并不理想,而褶皺布袋的改造僅需要在原有的設備上對布袋及籠骨進行更換即可,無需改變現場任何布局。2.普通圓布袋改造需要長時間停產施工,拆除原有設備的殼體、保溫層、管道、鋼架等一系列相關的本不必要的工作,且任何設備的拆解必將對原有設備的結構平衡及穩定性造成破壞,而褶皺布袋的改造僅需要在原有的設備上對布袋及籠骨進行更換即可,不會對設備的任何結構性部分進行改動和破壞。且普通圓布袋改造的停產要求對很多企業經濟效益損失巨大,這也是改造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褶皺布袋施工周期短,不需要停產,僅僅是圓布袋周期性更換的常規工作量,這是圓布袋改造完全無法比擬的。3.普通圓布袋的改造必須通過大面積的增加袋子的數量或者長度來得以實現過濾面積的增加,設備改造復雜,且投入成本高,改造周期長;地基、殼體、噴吹管、氣包、脈沖閥等都需要進行增加和改造;相同尺寸的褶皺布袋可根據實際產能的需求,直接提高 50%-150%的過濾面積,無需增加任何設備的改造成本。4. 普通圓布袋由于過濾面積、沉降空間、有效袋間距等較褶皺布袋均相對偏低,造成壓差增大,電磁脈沖反吹閥噴吹頻繁,濾袋與龍骨之間的摩擦次數直線升高,給破袋漏粉帶來了很大的可能;因為噴吹次數的增加,電磁脈沖閥片的使用壽命也會大大降低,壓縮空氣的耗用量也會持續性的高于褶皺布袋,后期運維將是一個很大的隱形成本。5. 普通圓布袋的改造大部分只是簡單盲目的從除塵器側面或高度進行擴容,在場地和設備抗震、抗風等穩定性的的局限下,很難有倍增的效果,改造后效果不夠明顯,且存在工藝隱患,除塵器內部氣流分布會不均勻,也無法有足夠的沉降空間;而褶皺布袋的改造大部分客戶并不需要把過濾面積翻一倍,那么褶皺濾袋可以做的較圓布袋更短,倉室下部留出足夠的沉降空間,氣流分布更好,且減少了二次揚塵對濾袋造成的影響,進風口含塵氣體對袋底的沖擊明顯降低,濾袋負荷均勻,而且起到了預沉降的作用,且過濾面積的有效增加,降低了運行阻力,除塵器整體性能提高,排放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濾袋的使用壽命也能得到有效的延長,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價值。6. 普通圓布袋改造除塵器技術風險極高,投入成本大,且改造失敗后很難進行二次改造和恢復原狀;擴容后系統維護成本(能耗、輔助設備、零件和人工)會明顯升高;褶皺布袋幾乎不存在改造的風險問題,系統維護成本(能耗、輔助設備、零件和人工)顯著下降,保守測算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 30%左右,且這個收益是長期持續的。7. 新設備配套:褶皺布袋較圓布袋可成倍的有效增加過濾面積,在同等過濾面積的新設備的配套使用時至少可以將設備殼體減小 40%以上,相關配套的電磁脈沖閥、噴吹管等都相應減少;占地面積也相應減少;經測算,根據選型的不同,綜合造價較普通圓布袋可節約 20%-30%左右;由于除塵器都是殼體相對較大的器件,從物流運輸成本測算,較同等過濾面積的普通圓布袋除塵器的運輸成本可節約 30%-40%。從工藝角度分析:1、氣布比增加,降低運行阻力;2、倉室內氣流上升速度降低,有利于粉塵沉降;3、由于褶皺濾袋的形狀特性,脈沖噴吹效果較圓布袋得到技術性提升;4、過濾面積的增加帶來了容灰率的提高,脈沖噴吹間隔周期同比例延長;5、過濾風速減低,噴吹次數減少降低疲勞損傷,延長布袋使用壽命;6、籠骨的結構特性降低了與布袋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四、褶皺布袋制造技術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袋式除塵技術和裝備整體水平較高,尤其褶皺布袋的制造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由于褶皺布袋的高性價比、節能、高效的新型產品,市場更是節節攀升,我國褶皺布袋除塵技術除了滿足國內需求,部分產品還出口到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以歐洲和東南亞等發達國家居多。客觀而言,近幾年褶皺布袋除塵技術快速發展除了主要受國內環境形勢和環保壓力所致的內在因素的積極推動外,也離不開國外優秀企業和先進技術進駐國內所起的帶動作用。總體而言,我國成熟的褶皺布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逐年提升。其次,褶皺布袋由于過濾面積的大幅度的提升,在單個材料成本上也有了同比例的提高;由于產品的加工難度較圓布袋增加很多,人工成本也較圓布袋有了大幅度提高,最終產品的單價必定是高于圓布袋一定幅度的;但從使用綜合平均成本來計算,褶皺布袋的平均使用使用成本遠低于普通圓布袋,尤其在節能及配件損耗方面給使用企業帶來的收益將是長期的。五、 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1)市場不規范,競爭依然嚴重,部分生產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圓布袋的加工技術階段,粗制濫造產品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2)市場假冒偽劣現象依然存在,尤其在濾料和袋籠等質量方面良莠不齊,以次充好,嚴重影響袋式除塵行業整體形象和信譽;(3)技術創新是短板,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注重市場開拓,而忽視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產品的加工技術含量和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無法與規范化管理的企業相比。(4)終端用戶和設計單位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問題,很多企業不敢也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對新技術新產品持觀望態度,不利于一項成熟的新技術的推動。最早的一批用戶已然已經是選擇的受益者,在超低排放的政策面前毫無壓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