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布點法?
布點法,環境監測中為了了解一塊區域的情況進行的有計劃的采樣點位布置叫做布點
布點方法
分區布點法
分區布點法是將場地劃分為各個相對均勻的小區,在每個小區內根據面積和特征進行布點。例如在土壤污染監測中按土地使用功能,一般分為生產區、辦公區、生活區。適用于場地內土地使用功能明確、各區域污染特征明顯、場地原貌保存較好的場地。
系統布點法
系統布點法是在場地內設定固高灶旅辯盯定邊長的正方形網格,在每個網格中均布設采樣點位。一般網格邊長不超過 40 m×40 m。適用于場地原貌破戚凳壞嚴重、土壤歷史沿革不清、污染特征不明確的場地。
動態布點法
動態布點法是指分步實施監測布點工作,后一步的監測布點根據前一步的監測分析結果來確定,耗時較長。其中較簡單的一種動態布點法是以第一階段發現的“污染點”為起點,首先在“污染點”四周等方向角布設4個監測點,進行采樣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確定下一步監測點的布設位置,最終探明超標區域的邊界。也可采用其他更加復雜和有效的動態監測布點方法。
專業判斷法
根據已經掌握的場地房分布信息及專家經驗來判斷和選擇采樣點位。專業判斷法適用于潛在污染明確的場地。
很多地方都用到布點法,不知道LZ想扒臘知道的是關于哪方面的布點法?
環境監測會常用到布點法,這是一中測量采樣的方法,布點法因采樣的對象而不同,
大氣監測清此答采樣點的布設方法有:1.扇形布點法 2.同心圓布點法 3.網格布點法 4.功能區布點法
土壤質量監測采樣答慧點的布點方法:對角線布點法,梅花形布點法,棋盤式布點法,蛇形布點法,放射狀布點法,網格布點法
還有噪音監測采樣點的布點方法
1 【復習】環境監測
緒論
1. 環境監測的目拆臘廳的:1)評價環境質量是否符合國家制定的環境質量標準。2)根據污染物或其他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分布,追蹤污染路線,尋找污染源。3)確定污染源所造成的污染影響,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規律,及其發展、遷移轉化情況。4)研究污染擴散模式和規律,為預測預報環境質量,控制環境污染和環境治理提供依據。5)收集環境本底及其變化趨勢數據,積累長期監測資料。為保護人類健康和合理使用自然資源提出建議,為制訂和修改環境標準提供數據。
2. 環境監測的分類:1)監視性監測(又稱例行監測或常規監測;2)特定目的監測(又稱為特例監測);3)研究性監測(又稱科研監測)
3. 環境污染的特點:1)時間分布性: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時間對同一地點造成的污染物濃度可能相差很大,在環境中污染物濃度隨時間分布不是均勻的。2)空間分布性:不同污染物的穩定性和擴散速度與污染物的性質有關,因此不同位置上的污染物的濃度和強度分布是不同的。3)環境污染與污染物含量的關系:有害物質引起毒害的兩與其無害的自然本值之間存在一界限4)環境因素的綜合效應:環境是一個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復雜體系,因此存在各種因素的綜合效應。
4. 單獨作用:機體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污染物中某一組分對其發生危害,沒有因為污染物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稱為污染物的單獨作用。
5. 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混合污染物對機體的毒害相當于各種污染物毒害的總和,稱為污染物的相加作用。
6. 相乘作用:混合污染物對機體的毒害作用超過個別毒害作用的總和,稱為相乘作用。
7. 拮抗作用:混合污染物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大部分或一部分時,稱為拮抗作用。
8. 環境監測--為某種特定目的,按照預先設計的時間和空間,間斷或連續地,對環境質量的代表值進行測定,并觀察、分析其變化及其對環境影響的過程。
9. 環境要素:環境整體中,各自獨立的,性質不同但又服局粗從整體演化規律的基本物質組分,稱為環境要素。包括:自然環境要素和社會環境要素。
10. 環境質量是指在一個具體的環境內,環境的總體或某些要素,對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適宜程度
11. 環境污染按環境要素分類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12. 按污染物的性質分類: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
13. 環境監測的特點:綜合性,連續性,追蹤性
14. 從眾多有毒污染物中篩選出潛在危害大、在環境中出現頻率高的污染物作為監測和控制的對象, 經過優先選擇的污染物稱為環境優先污染物,對優先污染物的監測稱為優先監測。
15. 環境標準的作用:1)環境標準是環境保護的工作目標:它是只環境保護規劃和計劃的重要依據2)是判斷環境質量和衡量環境工作優劣的準繩3)是執法的依據:環境問題的訴訟、排污費的收取等的依據都是環境標準4)是組織現代化生產的準備手段和條件:通過實施可以促使企業對污染進行管理和治理,更新設備等。總之,環境標準是環境管理的技術基礎。
16. 環境標準分為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兩級。
水和廢水監測
1. 水質監測分為環境水體監測和水污染源監測。環境水體包括地表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醫院污水等。
2. 水質監測的目的:1)對進入江、河、湖泊、水庫、海洋等地表水體的污染物質及滲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經常性的監測,以掌握水質現狀及其發展趨勢。2)對生產過程、生活設施及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類廢水進行監視性監測,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費提供依據。3)對水環境污染事故進行應急監測,為分析判斷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對策提供依據。4)為國家政府旅隱部門制訂環境保護法規、標準和規劃,全面開展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提供有關數據和資料。5)為開展水環境質量評價、預測預報及進行環境科學研究提供基礎數據和手段。
2 【復習】環境監測
3. 地面水質監測方案制訂時的基礎資料的收集:(1)水體的水文、氣候、地質和地貌資料。(2)水體沿岸城市分布、工業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況、城市給排水情況等。(3)水體沿岸的資源現狀和水資源的用途, 飲用水源分布和重點水源保護區:水體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計劃等。 (4)歷年的水質資料等。
4. 對照斷面設置目的:了解流入某一區域(監測段)前的水質狀況,提供這一水系區域本底值。
5. 設置方法:(位于該區域所有污染源上游處, 排污口上游100~500m處) 設在河流進入城市或工業區以前的地方 ,避開各種廢水、污水流入或回流處。
6. 斷面數目:一個河段區域一個對照斷面(有主要支流時可酌情增加。)。
7. 控制斷面設置目的:監測污染源對水質影響。
8. 設置方法:(主要排污口下游較充分混合的斷面下游)根據主要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學特征確定,對特殊要求的地區,如水產資源區、風景游覽區、自然保護區、與水源有關的地方病發病區、嚴重水土流失區及地球化學異常區等的河段上也應設置控制斷面。
9. 斷面數目:多個。根據城市的工業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況而定
10. 削減斷面設置目的:了解經稀釋擴散和自凈后河流水質情況。
11. 設置方法:最后一個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的河段上
12. 斷面數目: 1個。
13. 背景斷面設置目的:為了評價一個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而提供水環境的背景值
14. 設置方法:基本上未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應設在清潔河段上
15. 斷面數目: 根據需要而設
16. 瞬時水樣是指在某一時間和地點從水體中隨機采集的分散水樣。當水體水質穩定,或其組分在相當長的時間或相當大的空間范圍內變化不大時,瞬時水樣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17. 混合水樣是指在同一采樣點于不同時間所采集的瞬時水樣的混合水樣,有時稱“時間混合水樣”,以與其他混合水樣相區別。
18. 綜合水樣是把不同采樣點同時采集的各個瞬時水樣混合后所得到的樣品。
19. 水樣的運輸:記錄--貼好標簽--運送--實驗室。
20. 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 塞緊采樣容器口 (2) 樣瓶裝(3) 冷藏、隔熱、致冷劑(4) 防凍裂樣品瓶
21. 水樣保存時注意的問題:(一)保存要求:不發生物理、化學、生物變化;不損失組分; 不玷污(不增加待測組分和干擾組分)(二)對容器的要求: 性能穩定、雜質含量低的材料, 硼硅玻璃、石英、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三)保存時間要求:清潔水樣-72h;輕污染水樣-48h; 嚴重污染水樣-12h;運輸時間24h以內。
空氣和廢氣監測
1. 空氣污染的危害: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產生危害,對各種材料產生腐蝕損害.對人體健康的急性危害有喉頭發炎,鼻、眼受刺激紅腫,并有不同程度的頭疼 ;慢性危害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癌及生理機能障礙等。對植物的影響可以分為急性、慢性和不可見三種,影響植物的正常發育,使作物產量顯著降低甚至枯死。空氣污染能使某些物質發生質的變化造成損失,如SO2能腐蝕金屬、光化學煙霧能使橡膠輪胎龜裂等
2. 室內空氣污染來源:化學建材和裝飾材料中的油漆、膠合板內墻涂料等中含有的揮發性的有機物甲醛、苯等;大理石、瓷磚中的放射性物質的排放;烹飪、吸煙等等室內燃燒所產生的油、煙污染物;人密集且不通風的室內的CO2過高;空氣中的霉菌、真菌、病毒等。
3. 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之間以及它們與大氣正常組分之間的反應產生的新的污染物
4. 空氣污染采樣點的布設方法:1).扇形布點法2).同心圓布點法3).網格布點法4).功能區布點法[P153,圖示]
5. 降水水樣保存應注意的問題:1)由于降水中含有塵埃顆粒物、微生物等微粒,所以除測定pH值和電導率的降水樣不過濾外,測定金屬和非金屬離子的水樣均需用孔徑0.45μm的濾膜過濾。2)降水中的化學組分含量一般都很低,易發生物理變化(如揮發、吸收空氣中SO2等)、化學變化和生物作用,故采樣后應盡快測定,如需要保存,一般不主張添加保存劑,而密封后放于冰箱中。
3 【復習】環境監測
6. 大氣固定污染源排氣監測的目的:①檢查污染源排放廢氣中有害物質是否符合排放標準要求②評價凈化裝置的性能和運行情況及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③為大氣質量管理與評價提供依據
7. 大氣固定污染源排氣監測的要求:①生產設備處于正常運轉狀態下②對因生產過程而引起排放情況變化的污染源,應根據其變化的特點和周期進行系統監測③當測定工業鍋爐煙塵濃度時,鍋爐應在穩定的負荷下運轉,不能低于額定負荷的85%。對于手燒爐,測定時間不得少于兩個加煤周期。空氣污染的危害: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產生危害,對各種材料產生腐蝕損害。對人體健康的急性危害有喉頭發炎,鼻、眼受刺激紅腫,并有不同程度的頭疼 ;慢性危害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癌及生理機能障礙等。對植物的影響可以分為急性、慢性和不可見三種,影響植物的正常發育,使作物產量顯著降低甚至枯死。空氣污染能使某些物質發生質的變化造成損失,如SO2能腐蝕金屬、光化學煙霧能使橡膠輪胎龜裂等。
8. 酸雨的危害:1)湖泊酸化。2)酸雨使流域土壤和水體底泥中的金屬(例如鋁)可被溶解進入水中毒害魚類。3)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機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與土壤粒子結合的鈣、鎂、鉀等營養元素,使土壤貧瘠化。4)酸雨傷害植物的新生芽葉,干擾光合作用,影響其發育生長。5)酸雨腐蝕建筑材料,金屬結構、油漆及名勝古跡等。
固體廢棄物監測
1. 鑒別一種廢物是否有害的可以用四點不良后果來定義:1 )引起或嚴重導致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種疾病的增加;3 )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4)在處理、儲存、運送、處置或其他管理不當時,對人體健康或環境會造成現實的或潛在的危害。
土壤質量監測
1. 土壤背景值是指在未受或少受人類活動影響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壞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
2. 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的目的:1)土壤環境現狀監測目的是判斷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狀況,并預測發展變化趨勢2)土壤污染事故監測需要調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確定污染來源、范圍和程度,為行政主管部門采取對策提供科學依據3)污染物土地處理的動態監測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的凈化能力,又防止土壤污染,保護土壤生態環境。3)通過土壤背景值的調查了解元素的豐缺和供應情況,為保護土壤生態環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討與預防提供依據。
3. 土壤質量監測采樣點的布設原則:1)合理的劃分采樣單元。在進行土壤監測時往往面積比較大,需要劃分成若干個采樣單元,同時在不受污染源影響的地方選擇對照采樣單元,同一單元的差別要盡量減少2)對于土壤污染監測堅持哪里有污染就在哪布點,優先布置在污染嚴重、影響農業生產活動的地方。3)采樣點不應設在田邊、溝邊、路邊、肥堆邊、及水土流失嚴重和表層土被破壞的地方。
4. 采樣點布設的方法:對角線布點法,梅花形布點法,棋盤式布點法,蛇形布點法,放射狀布點法,網格布點法[圖示P272]
生物監測法: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態、生理和生化指標、污染物在體內的行為等方面會發生變化,出現不同的癥狀或反應,利用這些變化來反映和度量環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稱為生物監測法。
生態監測:是在地球的全部或局部范圍內觀察的收集生命支持能力的數據、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了解生態環境的現狀和變化。
微觀生態監測分類:
1、 干擾性生態監測:指對人類特定生產活動干擾生態系統的情況進行監測,如砍伐森林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水文過程和物質遷移規律的改變;草場過度放牧引起的草場退化,是訥國產力降低;濕地的開發引起的生態變化;污染物排放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
2、 污染性生態監測:主要指對農藥及金屬等污染物在生態系統食物鏈中的傳遞及富集進行監測。
3、 治理性生態監測:指對破壞的生態系統經人類治理后,生態平衡恢復過程中的監測,如對沙漠化土地治理過程的監測。
環境噪聲的來源:
1、 交通噪聲,包括汽車、火車和飛機等所產生的噪音
2、 工程噪音,如鼓風機、汽輪機、織布機和沖床等發出的噪聲。
3、 建筑施工噪聲,像打樁機、挖土機和混凝土攪拌機等發出的聲音。
4、 社會是社會生活噪聲,如高音喇叭、收音機等發出的噪聲。
噪聲的危害:損傷聽力、干擾人們的工作和休息、影響睡眠、誘發疾病、干擾語言交流,強噪聲還會影響設備正常運轉和損壞建筑結構。噪聲會使人聽力損失。這種損失是累積性的,在強噪聲環境下工作一天,只要噪聲不是過強(120dB以上),事后只產生暫時性的聽力損失,經過休息可以恢復;但如果長期在強噪音下工作,每天雖然可以恢復,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就會產生永久性的聽力損失,過強的噪聲還能殺傷人體。
半衰期:由于新陳代謝作用,污染物在機體或器官內的量減少到原有量的一半時所需要的時間,稱為生物半衰期。
系統誤差:又稱可測誤差、恒定誤差或偏倚。指監測值的總體均值與真值之間的差別,是由測量過程中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在一定條件下具有重現性,并不因增加測量次數而減少系統誤差,他的產生可以是方法、儀器、試劑、恒定的操作人和恒定的環境所造成。
隨機誤差:又稱偶然誤差或不可測誤差。是由測定過程中各種隨機因素的共同作用所造成,隨機誤差遵從征態分布規律。
過失誤差:又稱粗差。是由測量過程中犯了不應有的錯誤所造成,它明顯的歪曲測量結果,因而一經發現必須及時更正。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