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工藝流程的內涵? 一鹽工藝流程簡述?
一、簡述工藝流程的內涵?
工藝流程的內涵,就是指對某一項事件或一個某一個領域操作規程當中工藝行使的過程和標準,同時它對于標準化,規范化的操作具有決定的作用。
二、一鹽工藝流程簡述?
. 鹽的生產過程:
1.工業上用海水曬鹽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制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淀、過濾、蒸發,可制得精鹽。
2. 現代食鹽的制造是使用的"真空制鹽"技術,純凈的鹽水注入蒸發罐,高溫蒸汽通過熱交換方式給鹽水加熱,使鹽水中的水份蒸發掉,鹽就結晶出來了。科學家又運用了液體在低氣壓條件下,沸點降低的原理,采用降低蒸發罐中的氣壓的方法,降低熱能的消耗,使鹽盡快結晶出來。這就是"真空制鹽"技術。?
3. 制鹽是連續生產的,剛生產出來的鹽是還是一種鹽漿。要用離心膠水的方法甩去多余的鹽水,返回到蒸發罐中回收利用。脫水后的鹽還是濕鹽,要用干熱的壓縮空氣吹干。干燥后的鹽就是工業生產用鹽。如果是用來食用的,還得有一個關鍵的工序——"加碘"。人如果缺碘就會患上“碘缺乏癥(IDD)"大脖子病,智力損害什么的。加碘后的食鹽經過包裝,運輸,
三、簡述砂型鑄造工藝流程?
1. 模具制作:根據鑄件的形狀、尺寸和工藝要求,制作出適合鑄件的模具。
2. 填充砂料:將砂料按照一定的配比填充到模具中,形成砂型。
3. 模具處理:在砂型中插入芯子、加入通氣孔、劃分隔板等工藝處理。
4. 熔鑄金屬:將所需鑄件所需的金屬熔化,澆入砂型。
5. 冷卻固化:讓鑄件在砂型中自由冷卻,使其逐漸凝固、固化。
6. 脫模:取出砂型,清理鑄件的表面和邊角,完成砂型鑄造。
以上是整個砂型鑄造的基本工藝流程,可以根據具體的生產要求和鑄件結構的不同進行適當的調整。
四、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
一級處理:物理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淀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二級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
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并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五、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一般來說,分為三步:
預處理(一級處理,物理處理):主要是指去除大粒徑的物質也去除部分的有機物質,比如樹葉,水中的塑料袋,沙粒等,一般使用格柵間(粗,和細的),沉砂池,沉淀池。
二級處理(主體工藝):去除有機物的主體工藝,使用的工藝多,比如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法等。后面要接上二沉池,這個當然要根據主體工藝來確定。
三級處理(深度處理):有些主體工藝去除氮磷效果不是太好,需要再串聯工藝,是氮磷達標排放,最后排放之前要進行消毒,這步是必須的,選用的方法根據經濟條件而定,包括了加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消毒。
六、簡述男西褲的工藝流程?
1.別用原型法推板,那是給標準體型穿的。
你們倆分別量體裁衣。2.你還是按照你們倆的身體尺寸用比例法來分別打兩套板吧,這才是量身定做。3.先量體,再打板,接著排料,在接著裁片。我想下面是你要的關鍵了——工藝流程。前片:1繃縫前褲綢,包縫褲片 2做斜插袋(袋口凈縫內側粘無紡襯,扣燙口袋縫份···) 后片:3附后檔綢 4后檔縫滾邊,后褲片鎖邊 5緝腰省,挖后口袋 前后片:6合側縫,分燙縫份,緝后口袋布,袋口正面封結 腰頭:7腰面粘襯 8腰面腰里縫合,壓緝腰里明線 串帶襻:9做串帶襻 腰,襻: 10绱腰,縫串帶襻 前后片 11合下檔縫 12合檔縫 門襟: 13門底襟粘襯 14門襟外口滾邊 15做里襟 門襟,左前片:16绱門襟(與左前片正面相對平縫) 17門襟绱拉鏈 里襟,前片: 18里襟绱拉鏈 串帶襻,腰頭:19縫串帶襻上口,緔里襟側剩余腰頭 里襟,前片: 20縫合里襟里 腰頭,門襟: 21緔門襟側剩余腰頭 22門襟,里襟封結,縫訂串帶襻下口,固定 腰里下口 整燙歸拔 完成 這些是字面上的簡單說明,每個點還涉及不少工藝技巧, 如有看不懂,再問吧。能力有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七、簡述生料制備的工藝流程?
水泥生產設備隨生料制備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干法水泥生產線(包括半干法)與濕法水泥生產線(包括半濕法)兩種。
1.干法水泥生產工藝流程。將原料烘干同時并用球磨機粉磨,或先烘干經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窯內煅燒成熟料。但也有將生料粉加入適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爾窯內煅燒成熟料,稱之為半干法,仍屬干法生產的一種。
2.濕法水泥生產工藝流程。將原料加水用球磨機粉磨成生料漿后,喂入濕法窯煅燒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將濕法制備的生料漿脫水后,制成生料塊入窯煅燒成熟料,稱為半濕法,仍屬濕法生產的一種。 干法生產的主要優點是熱耗低,缺點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勻,車間揚塵大,電耗較高。濕法生產具有操作簡單,生料成分容易控制,產品質量好,料漿輸送方便,車間揚塵少等優點,缺點是熱耗高。
八、轉底爐工藝流程簡述?
轉底爐直接還原技術是鐵礦粉(或紅土鎳礦、釩鈦磁鐵礦、硫酸渣或冶金粉塵、除塵灰、煉鋼污泥等)經配料、混料、制球和干燥后的含碳球團加入到具有環形爐膛和可轉動的爐底的轉底爐中,在1350℃左右爐膛溫度下,在隨著爐底旋轉一周的過程中,鐵礦被碳還原。
當鐵礦粉含鐵品位在67%以上,采用轉底爐直接還原工藝,產品為金屬化球團供電爐使用;當礦粉含鐵品位低于62%時,采用轉底爐——熔分爐的熔融還原鐵工藝,產品為鐵水供煉鋼使用。通常金屬化率可達80%以上,金屬化球團可作為高爐原料。
九、簡述平版制版的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如下:
首先,在平版上形成著墨的圖像部分。圖像能夠直接用油性鉛筆在平版上畫出,也可用照相方法形成。
其次,給印版供水。因為油水相斥,水被圖像所排斥,所以水覆蓋了印版的非圖文部分。?
再次,給整個版面覆蓋一層油墨,因為油水相斥,油墨被著水部分所排斥,月油墨黏附到油性圖像上。然后,紙張被壓印在平版表面,著墨的圖像也就轉移到了紙上。
十、電廠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的步驟:
1. 初次沉淀:電廠污水首先經過一個初次沉淀池,使固體懸浮物在該池中沉淀下來。這樣可以去除部分懸浮物和沉積物,減少進一步處理的負荷。
2. 細菌處理:經過初次沉淀后的污水進入生物處理單元。這個步驟中,可以使用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膜法等方法,將有機物通過微生物的降解來去除。微生物將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
3. 二次沉淀:經過生物處理后,污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以去除殘留的微生物顆粒、膠狀物質和沉淀物。
4. 濾料過濾:在二次沉淀后,有時還會進行濾料過濾以去除浮游生物和懸浮物等,進一步提高水質。
5. 高級氧化處理:根據需要,還可以采用高級氧化處理方法,如臭氧氧化、紫外線輻射等,以去除難降解的有機物和微量的污染物。
6. 深度處理:對于需要更嚴格處理的電廠污水,還可以進一步進行深度處理,如反滲透、離子交換、吸附等,以去除細微的懸浮物、溶解物和重金屬等。
7. 消毒:最后,對處理后的水進行消毒,殺滅殘余的細菌和病原體,以確保水質符合排放標準。
以上步驟可能根據電廠的特定情況和處理要求而有所不同。對于大型電廠,污水處理設施通常是復雜的和綜合的,涉及多個單元和工藝。因此,在實際設計和操作中,需要根據具體的電廠情況進行工藝流程的優化和調整。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