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廠的水處理工藝流程(詳細)?
一、自來水廠的水處理工藝流程(詳細)?
1.(水源水→)配水井→(前加氯點)→預臭氧接觸池→混凝劑反應池→沉淀池(根據沉淀方法可分為平流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等)→石英砂濾池→臭氧接觸池→活性碳濾池→(后加濾點)→清水池→(補氯點)→吸水井→加壓泵站,然后就送入千家萬戶了!
2.整個水的處理工藝大致是由以下幾個步驟:
1.預沉淀
2.沉淀
3.過濾
4.消毒
首先第一點,預沉淀。由于我們這里使用的是地表水,沿途難免會有各種樹葉雜草落入水中,就需要通過建立一個大的預沉池來將水中的一部分雜物過濾掉,將水源地引來的水匯入一個400方的池子里,由于流速降緩,水中的雜質會有一個自我沉淀過程,這一過程會方便后面的水處理。
經過預沉淀的水就會流到我們的水處理運行池,先經過的是由十二個格子組成的回廊式沉淀池,修建成回廊式的原因是為了控制流速,如果由于下暴雨等其他原因導致源水渾濁的時候,需要投加混凝劑對水中的泥沙進行沉淀,這時候回廊式的格子就會給混凝劑創造出充足的反應時間,供其與泥沙反應。經過這12個格子之后由配水廊道從下往上經斜管溢出。這里說一下斜管,就是由pe材質制成的一米長,蜂窩狀的管子,傾斜四十五度鋪在池子上,經過配水廊道的水由下往上經過斜管溢出,由于水中不過的泥沙較水更重,會順著斜管壁自然落下,從而也達到一個沉淀作用。
經過兩次沉淀的水就會來到過濾池,過濾池用的是兩米厚的石英砂,其排列自上到下砂石的直徑逐漸增大,水從最表面經過六層過濾后到達清水池。在到達清水池前會投加二氧化氯進行消毒,經過消毒后的水就可以送往各分水塔,然后送到用戶家。
二、基坑開挖的工藝流程包括哪幾個步驟?
深基坑開挖的程序如下:
1、基礎資料分析:包括地勘資料和基坑開挖深度,周邊建筑物情況、地下管線及障礙物情況。
2、選擇合適的基坑支護方案,并進行設計計算。
3、組織設基坑開挖方案的專家評審。
4、測量防線,確定基坑開挖邊線或支護結構、降水井的位置。
5、降水井、支護結構施工(例如:護坡樁、冠梁發等)。
6、開挖土方、做支撐或錨桿。
7、開挖過程中的安全監測。
8、開挖至基坑底、做墊層。
三、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流程是什么?
1、混凝沉淀--大規模2、混凝過濾--中大型規模3、膜--中小型規模并做中水回用
四、生活污水處理一般的工藝流程是什么?
一般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采用AAO SBR MBR等一般的工藝流程:粗格柵——細格柵——初次沉淀池——生化池——二次沉淀池——陶粒濾料——快濾池——消毒池——回用從粗格柵——初次沉淀池被稱為一級處理 (一級處理污染物去除能達到30-60%)生化池——二沉池被稱為二級處理(二級處理污染物去除率達到80-90%,達到排放標準,污水不回用的話就直接排放了,)后面的為三級處理 三級處理后污水達到回用標準再說一下不同的工藝 ,主要的核心處理構筑物不同即生化池不同
五、汽車整車生產的工藝流程大致包括哪幾個部分?
汽車制造業的工藝工作主要有沖壓工藝、焊裝工藝、涂裝 工藝、總裝工藝,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汽車“四大工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