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污水處理流程 豬場污水處理流程圖
一、豬場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流程?
1.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厭氧菌、好氧菌的培養:培養基的制備:乳糖0.3~0.5%、亞硒酸氫鈉0.3~0.8%、磷酸氫二鈉0.3~0.8%、L-胱氨酸0.3~0.5%、蛋白胨1%、磷酸二氫鉀0.3~0.8%、其余為水,調節PH值為7.0~7.5,經過110~130℃高溫滅菌20~25min,得到培養基A、B、C;在無菌室按一定比例接種厭氧菌種至培養基A,在無菌室按一定比例接種好氧菌中至培養基B,培養溫度24~32℃,培養時間24~50小時;
(2)菌種馴化、強化培養:在好氧菌種池和厭氧菌種池中分別投入從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取得的污泥20~30%、亞硒酸氫鈉0.5%、乳糖0.5%、磷酸二氫鉀0.5%、復合維生素0.5~1%、葡萄糖酸鈉1~2%、單硬脂酸甘油酯1~2%、N,N-二甲基乙酰胺1~2%、廢水,再分別投加培養好的好氧菌種和厭氧菌種;在菌種池中先投入池體積40~45%的廢水,攪拌;每天加入池體積6~8%的廢水,直到達到正常水位,得到馴化、強化后的好氧和厭氧污泥,并一起投放入厭氧反應池中;
(3)絮凝菌的培養:在無菌室接種有絮凝能力的菌種:門多薩假單胞菌、淡紫擬青霉菌,接種比例為7:3至培養基C,培養溫度24~32℃,培養時間24~50小時;再擴大強化培養,擴大強化培養基成分為:蔗糖1%、瓊脂1%、硝酸鉀1%、磷酸氫二鉀0.5%、硫酸鎂0.5%、氯化鈉0.5%、葡萄糖酸鈉1~2%、單硬脂酸甘油酯1~2%、N,N-二甲基乙酰胺1~2%,調節PH值為7.0~7.5;開啟搖床,培養溫度為30℃,培養時間為48h;將擴大強化培養后的菌株培養基先高速離心,得上清液為絮凝菌劑;
(4)污水經過柵隙又粗到細的8層格柵,去除大顆粒固體雜質;再進入過調節池調節pH為6~7.5;
(5)污水繼續進入絮凝池,加入污水體積2~5%絮凝菌劑,攪拌,水力停留7~9h去除懸浮物和部分污染物;絮凝池一側墻體安裝曝氣裝置,中部裝有攪拌器,底部為與水流方向相反的坡度,以便收集和排出沉淀;
(6)絮凝池上清液進入厭氧反應池,水力停留8~10h,攪拌,好養菌可消耗多余氧氣分解污染物,同時給厭氧菌提供厭氧環境使厭氧菌分解污染物,此過程中產生的甲烷回收至厭氧反應池連接甲烷回收池;
(7)污水繼續從底部流入好氧曝氣生物濾池,在承托層曝氣,承托層濾料為直徑3~8cm鵝卵石;接下來為第一層的十字型尼龍濾布,放置濾料為異形陶瓷長3~5cm,混合菌劑在濾布上形成生物膜繼續分解污染物,同時濾布的結構起到過濾作用;第二層為三葉形織法尼龍濾布濾料為異形陶瓷長1~3cm,第三層為五角形織法尼龍濾布,活性炭,5~100目,至下往上由粗到細;污水從上方排入過濾池通過重力作用二次過濾,經過活性炭60~200目,由上至下為粗到細,底層為雙層五角星織法尼龍布,在頂部和底部安裝紫外燈進行消毒,最后檢測后排放,若不達標則返回厭氧反應池;
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好氧菌種罐、厭氧菌種罐、格柵、調節池、絮凝池、厭氧反應池、好氧曝氣生物濾池、甲烷回收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厭氧菌種為產甲烷桿菌、產甲烷球菌、乳酸桿菌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產甲烷桿菌、產甲烷球菌、乳酸桿菌的接種比例為1: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好氧菌種為硫化細菌、聚磷菌、水解酸化菌、酵母菌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硫化細菌、聚磷菌、水解酸化菌、酵母菌的接種比例為2:2:3:5。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硫化細菌為氧化硫硫桿菌、排硫硫桿菌、氧化亞鐵硫桿菌、脫氮硫桿菌中的一種或兩種。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醋酸鈣不動桿菌、瓊氏不動桿菌、反硝化聚磷菌、絳紅紅環菌中的一種或兩種。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菌為蠟狀芽孢桿菌、淀粉芽孢梭菌、琥珀酸擬桿菌中的一種或兩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攪拌速率為400rpm~600rpm;步驟(3)中搖床速率為100~150r/min;步驟(5)中攪拌速率為200rpm~400rpm;步驟(6)中攪拌速率為300rpm~500rpm。
二、豬場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先經過固液分離機去除水中較大的懸浮物進入初沉池,在初沉池將較重懸浮物進行一個初步沉淀,為后續處理降低負荷,經過沉淀后的上清液進入到調節池,調節池的主要作用是均衡水質水量,使系統可以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條件下運行。
調節池的水采用泵提的方式將污水進入到UASB中,UASB具有厭氧污泥濃度高,平均污泥濃度為20-40gMLVSS/L,有機負荷高,水力停留時間短,如采用中溫發酵時,容積負荷一般為10kgCOD/(m3.d)左右,因此厭氧效果好。
UASB內設三相分離器,無需設沉淀池,被沉淀區分離出來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應區內,因此運行動力較小。
在UASB中充分的厭氧發酵,出水進入經加藥反應后進入氣浮的混合區,與釋放后的溶氣水混合接觸,使絮凝體粘附在細微氣泡上,然后進入氣浮區。
絮凝體在氣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水面上的浮渣積聚到一定厚度以后,由刮沫機刮入氣浮機污泥池后排入到污泥池。
下層的清水一部分回流做溶氣使用,一部分進入到清水池,然后在泵的作用下進入到生化系統中。
生化污水處理系統由(水解酸化池、一級接觸氧化池、兼氧池、二級接觸氧化池、沉淀池組成),污水在水解酸化池進行酸化處理,通過水解并在產酸菌的作用下,將廢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去除部分COD及可溶性的有機酸,并調節廢水水質、水量,確保后續處理負荷穩定;經水解酸化池流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反應,生物接觸氧化池在充足供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群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營養,通過分解吸收有機物來進行自身的新陳代謝活動,從而達到去除污水中有機物的效果。
為保證好氧處理效果,在系統內設置膜片曝氣器及彈性立體填料,設備通過曝氣將氨氮等成分轉換成氮氣、氨氣,設備添加彈性填料提高好氧效果及增大生物膜的面積,增大曝氣池內的生物量,提高有機物去除率,具有處理效果穩定、容積負荷高、污泥產率低、剩余污泥含水率低等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要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污泥來源沉淀池回流,這樣保證了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保持高有機物去除率,有效防止污泥膨脹。
經好氧處理后的泥水混合物進入二次沉淀池,泥水混合物在此實現泥水分離,沉淀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進行反硝化反應,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剩余污泥則排向污泥池,經過處理后的污泥可委托外運處置
三、豬場污水處理最佳方案?
還田模式,這種模式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處理費用,減少了廢水糞便排放,但是需要足夠廣大的消納土地面積,并且未經過處理的有機物濃度高,導致土壤板結和植物燒苗,另外還有未經處理的致病微生物進入環境,污染水體和土壤。
四、30頭豬場污水處理設備?
豬場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用排水口排污水,再一個用離心抽水泵抽污水
五、養豬場污水處理方法?
1.采用人工清糞,豬舍內的豬糞利用人工清運到封閉糞場,豬尿及少量沖舍糞水流入污水處理系統,進入初沉池,沉去細小的懸浮物,糞渣與豬舍內人工清運的糞渣直接運到糞場。這種方法雖然增加了人工費,但每天用水量可大大減少,一般可比“水沖糞法”減少三分之二;排出污水的COD值只有前法的75%左右,BOD值只有前法的40-50%,SS只有前法的50-70%,污水更容易處理;污水池的投資少,占地面積小,日常維持費用低。對一個萬頭肉豬的豬場來說,干清糞法比水沖糞法平均每天可減少排污水量100噸左右,年減少污水36500噸。
2.根據養豬場污水水質特性及排水狀況,在污水處理工藝前端設置固液分離段,以利糞便與污水初步分離,減少污水處理量。分離后的糞便和人工清除的糞便作堆積發酵處理后,加工成為有機肥出售。
3.分離后的污水自流進入沉沙池、調節池,污水經沉淀、酸化及均衡調節后,清除部分水解污泥至污泥干化池。污水經泵提升后進入折流式厭氧反應池(ABR),進行第一級生化處理,產生沼氣用于發電、食堂飲事、供熱等。沉淀污泥經污泥干化池干化后,送堆肥場和人工清除的糞便一起堆積發酵,作復合肥利用。
4.經折流式厭氧池(ABR)處理后,糞污水COD、BOD降解大約可達80%以上。污水經中間調節池再進入溪流氧化溝,作好氧深度處理(即二級生化處理),污水在此處進一步脫磷、脫氨處理后,主要降解指標COD、BOD、NH3-N去除率可超過97%以上,基本滿足排放標準。處理后污水經集水沉淀池后達標外排。
5.由于折流式厭氧池(ABR)的運行管理比升流式厭氧池(UASB)簡單,對高懸浮固體廢水的適應性比較強,沒有三相分離器,工程投資較省,所以在這里我們選用折流式池型取代升流式池型。
六、開豬場的流程?
選址丶辦理用地和環評手續丶規劃丶建圈和附屬用房丶辦理防疫合格證,然后就是購豬買飼料等。
七、鄉鎮拆豬場流程?
一、養殖場拆遷的法定流程
1、辦理用地申請
用地單位需要征用土地進行項目建設的,應當向土地所在地的區縣國土房管局提交相關文件、資料,提出用地申請。
2、擬定征地方案
行政主管部門收到用地單位提出的用地申請后,應自申請之日起30日內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工地方案。
3、征地審查
國土房管局根據各項征地相關方案編制建設項目呈報說明書,并報送同級人民政府審核。
4、征地審核與批復
行政主管部門收到建設項目呈報說明書和有關方案后,對文件資料齊全符合條件的,應當在5日內報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
5、征用土地方案的公告
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應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的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
6、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區縣國土房管局根據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7、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公告
關人民政府的國土房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公告。
8、補償安置的實施
區縣國土房管局應當依照征地補償、安置費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支付土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八、簡化豬場備案流程?
? ? ?簡化豬場備案流程:
1、到自然資源局辦理土地使用權證;
2、到環保局 辦理環評手續;
3、做好規劃后到規劃局去審批;
4、到發改委辦理立案備案手續;
5、到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營業執照;
6、到縣市級農業農村局或畜牧局辦理《動物防疫合格證》
7、養殖場備案登記手續。
九、豬場生物安全流程?
答:豬場大門口設有消毒池和進出人員消毒室。人員進去后要洗澡換衣服,隔離。隔離一周后進入生產區。還要定期做好疫苗防疫、藥物保健、驅蟲、定期做好消毒滅鼠,防鳥等。最好一項定期做好豬群抗體檢測。
十、豬場人員采樣流程?
一、采樣目的
通過對死豬、異常豬、正常豬群采樣、檢測、及時對現場豬群進行疾病診斷,監測豬群健康狀況。
二、物資準備
1. 一次性注射器(5mL),10 毫升抗凝管,酒精棉球若干(采集血樣)
2. 2mL 離心管,棉簽(2 支/頭),500mL 生理鹽水(采集唾液)
3. 10mL 離心管,淋巴取樣器(1 支/頭),500mL 生理鹽水,酒精棉球若干(采集淋巴)
4. 解剖刀柄(1 把),解剖刀片(1 包)(采集組織樣品)
以上物資根據采樣需要進行選擇。
5. 一次性手套若干雙,乳膠手套若干雙,防護服若干套、水鞋(1 套/人), 保定繩(1 條/頭),記號筆 1 支
6. 帶冰袋采樣泡沫箱/車載冰箱(1 個),3%燒堿消毒桶(1 個),1:200 衛可消毒桶(1 個),高于 70 度水溫消毒桶(1 個),75%酒精(500mL),生石灰若干
三、操作步驟
1、活豬采樣
(1) 保定繩用水溫>70 攝氏度的消毒桶先浸泡 10 分鐘;
(2) 采樣人員穿上干凈工作服和消毒干凈的水鞋,帶上乳膠手套,外套一次性防護服;
(3) 人員腳踏 3%燒堿消毒桶,進入欄舍;
(4) 采樣方法:
①血液采樣:
30Kg 以下豬只仰臥保定,30Kg以上豬只保定繩保定,讓豬的胸前凹窩充分暴露,待豬穩定,另一人用一次性注射器朝右側胸前凹窩最低處,垂直凹窩處進針,采血 3-5mL,收集于抗凝管;采樣完畢,術部用酒精棉球進行消毒;解除保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