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環保廢水處理如何節約用水?
一、電廠環保廢水處理如何節約用水?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廢水處理工藝方面
1.1、處理工藝過程中需要制備、制漿的環節使用處理工藝中的中間產水,杜絕因為處理廢水而帶入新水。
1.2、處理廢水過程中設備冷卻、熱交換等環節,最好使用使用不受污染、閉路循環水系統,避免設備水進入到工藝流程中
2、根據處理工藝流程中不同環節的水質情況,加以最大化利用
2.1、比如說中水水質達到二、三類地表水水質標準,就可以走中水開路,沒必要走完全流程
2.2、水質標準達到設備循環水標準則可以考慮會用到電廠的非關鍵設備上
2.3、提高濃水指標,降低濃水總量(雜質不減少,這是水量減少)
上述建議都是方向性的,實際操作中要比這個復雜
所有發電廠都需要水處理。除了原水進來經過處理變成生活水,工業水以外,最重要的是對鍋爐補給水進行處理,過去稱為“軟化水”,現在是用“除鹽水”(有一級除鹽,二級除鹽,陰陽離子塔,混床,覆蓋等工序),根據鍋爐的大小和參數,大鍋爐高參數對水質要求較高。
這個我就很在行了。
你們企業應該需要一套中水回用系統,把污染的廢水,處理成能回收二次利用的水。可以百度找我,我們愿意為您服務哦。
二、火力發電廠外排廢水怎么回收處理?
發電廠廢水主要是鍋爐廢水。國外的處理方式是脫除重金屬離子等物質后,達到中水標準后全部回用于鍋爐補充水。中國目前還達不到這一水平,因此在在調節PH值和初步過濾后,排放到污水處理廠。
三、污水的回用技術有哪些?
一般常見的有兩種,經過污水處理設備出來的水已經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但是工礦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會采用中水回用,讓經過二次處理的水洗車,澆花,沖洗廁所和場地等等,但是不能飲用。有采用污水處理設備后面加過濾器的(什么多介質活性炭石英砂過濾器等),還有處理工藝和水質標準比較高的MBR膜法,就是不用過濾器而是采用MBR膜,例如天津膜天膜,江蘇宜興藍天沛爾膜等等,造價會貴很多,但是效果不錯,另外膜需要周期換代。
方法有很多的 主要老板舍不舍得投資 還有就是看管的人的能力了 一般生化加氣浮法就能回用于車間生產了
現在回用主要是中水回用,常規的生化法中BAF 混凝過濾基本上可以達標
此外對于一些化工、造紙類廢水一般經過預處理如氣浮、加藥混凝沉淀等基本就可以回用到一些生產上的環節中去
另外還有一些工程采用膜處理技術(反滲透、超濾)等將水處理到回用標準,但造價太高 且運行成本也比較不核算
四、水處理工藝流程是什么
水處理工藝流程為:
1、一級處理―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筑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于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2、二級處理―污水生化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于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
3、三級處理―對水的深度處理:
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后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擴展資料:
水處理工藝流程環境的影響:
1、PH值:
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堿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2、溶解氧
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后常導致污泥膨脹。
3、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處理工藝
一、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見表1K414021-1)
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 表1K414021-1 來源:考試大
自然沉淀 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顆粒雜質
混凝沉淀 使用混凝藥劑沉淀或澄清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等
過濾 使水通過細孔性濾料層,截流去除經沉淀或澄清后剩余的細微雜質;或不經過沉淀,原水直接加藥、混凝、過濾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
消毒 去除水中病毒和細菌,保證飲水衛生和生產用水安全
軟化 降低水中鈣、鎂離子含量,使硬水軟化 來源:考試大
除鐵除錳 去除地下水中所含過量的鐵和錳,使水質符合飲用水要求
二、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見表1K414021-2)
常用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 表1K414021-2
工藝流程 適 用 條 件
原水一簡單處理(如篩網隔濾或消毒) 水質較好
原水一接觸過濾――消毒 一般用于處理濁度和色度較低的湖泊水和水庫水,進水懸浮物一般小于l00mg/L,水質穩定、變化小且無藻類繁殖
原水一混凝、沉淀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一般地表水處理廠廣泛采用的常規處理流程,適用于濁度小于3mg/L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濁度經常較低,洪水時含砂量大,可采用此流程對低濁度無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劑或跨越沉淀直接過濾
原水一調蓄預沉――自然預沉淀或混凝沉淀一混凝沉淀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高濁度水二級沉淀,適用于含砂量大,砂峰持續時間長,預沉后原水含砂量應降低到1000mg/L以下,黃河中上游的中小型水廠和長江上游高濁度水處理多采用二級沉淀(澄清)工藝,適用于中小型水廠,有時在濾池后建造清水調蓄池
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
為了進一步發揮給水處理工藝的整體作用,提高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改善和提高飲用水水質,除了常規處理工藝之外,還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
1.按照對污染物的去除途徑不同,預處理方法可分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為化學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學氧化法預處理技術主要有氯氣預氧化及高錳酸鉀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等預處理;生物氧化預處理技術主要采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淹沒式生物濾池,如進行TOC生物降解、氮去除、鐵錳去除等。吸附預處理技術,如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黏土吸附等。
2.深度處理。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脫法等。
(1)預處理:也稱一級處理,一般包含攔截;沉淀;水質水量調節;除油;水解酸化等,對水中的污染雜質有一定去除成效,主要作用為確保后續處理的穩定性,根據原水的雜質的物理性質決定選用預處理方式。(2)二級處理:是中水回用處理的主體,主要工藝有物化處理(混凝沉淀工藝等);生物處理(微生物或植物吸附降解處理等);物理處理等(膜過濾處理等),主要作用為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根據原水的污染物種類及物理化學性質決定采用工藝。(3)深度處理:是處理后的污水進行回用前的較后處理,確保水質和用水安全性。主要工藝有:殺菌消毒;離子交換;介質過濾;膜分離等,根據原水處理后可能存在的雜質或可能出現的二次污染物質的種類和性質選用。(4)中水回用:由中水收集和輸送設施組成,采取獨立管道輸送,與管道直飲水;自來水等直接接觸人體的清潔供水設施分離,不得存在管道直接聯通,以確保用水安全。(5)設備組合:根據某些原水的相同或相似水質,將針對該類水的處理的工藝統合優化并制做成為設備,生產出高效中水處理設備。如針對普通生活污水處理采用的一體化膜生物反應器,就是將預處理(隔柵網攔截),二級處理(生物降解+膜分離),深度處理(殺菌消毒)等工藝方式整合成為整體設備,原水經過設備處理后可直接回用為生活雜用。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可以咨詢云南團盛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謝謝!
水處理工藝流程就是根據原水水質和出水水質要求制定的處理工藝路線,包括生物法和物化法,其中生物法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質,物化法是利用藥劑化學混凝或者過濾等技術去除水中污染物,整個系統的處理工藝也不是單一的,就算同一進出水水質輸入輸出條件也有可能有不同的處理工藝和使用不同的處理設備,看需求的是什么,具體工藝可以詳談,望采納。
水處理工藝流程就是根據原水水質和出水水質要求制定的處理工藝路線,可以選擇生物法和物化法,其中生物法就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質,物化法是利用藥劑化學混凝或者過濾等技術去除水中污染物,工藝不是單一的,就算統一進出水水質輸入輸出條件也有可能有不同的處理工藝和使用不同的處理設備,看需求的是什么,具體工藝可以詳談,望采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