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污水處理用什么方法
農村污水,農村污水的概念是什么呢?農村污水包括農村生活污水(糞尿水、洗衣水、廚房水等)和農村生產廢水(散戶畜禽養殖、小作坊等)。因此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就是由農村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土壤所引發的面源污染。農村生活污水中糞尿污水根據地域、經濟發展也存在不同形式。以北方為例,由于溫度等原因,普遍使用旱廁,糞尿在坑里面進行堆漚發酵,幾乎不產生液體;而南方農村地區則是以水沖廁所為主(排泄之后手動用水沖下去),甚至一些發達地區農村已經普及了類似于城市住宅的水沖式廁所,而后排入到糞坑(化糞池)中堆漚發酵,產生液體和糞渣。有的人提出說糞便應該回用于土地,然而在無機化肥盛行的今天,農民越來越不喜歡用這種農家有機肥,主要是由于有的農民自己認為人的糞便不衛生,寧愿使用畜禽糞便;并且使用起來不方便,臟臭等原因。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首先是糞便無害化的問題,糞便(污水)經過一定處理后,實現無害化以被后續利用。從上世紀90年代,我國推出了由愛衛辦提出的農村改廁工程,明確定義衛生廁所的要求,即“指廁所有墻、有頂,廁坑及貯糞池無滲漏,廁內清潔,無蠅蛆。糞便定期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無害化衛生廁所是指按規范進行應用管理,符合衛生廁所的基本要求,具有減少、去除、滅活糞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使失去傳染性的處理設施的廁所。推薦的相對成熟并已大力推廣使用的無害化衛生廁所主要有六種類型:三格化糞池式、雙甕漏斗式、三聯沼氣池式、糞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式和雙坑交替式廁所,根據相關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即可實現糞便的無害化。其次是使用不方便、臟臭等問題則需要人們改變觀念,發展機械化施肥技術等。農村生活污水中洗衣水廚房水等則是主要含有化學污染物質(洗滌劑、添加劑等)的污水,這種污水經過簡單的自然處理即可排放。因此在我國農村宜采用分流處理模式,即將糞尿污水與其他污水分離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如果農民不愿使用這種有機肥,應定期對液體和糞渣進行清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