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劑的用途
一、混凝劑的用途
混凝劑主要用于生活飲用水的凈化和工業廢水,特殊水質的處理(如含油污水,印染造紙污水、冶煉污水,含放射性特質,含Pb,Cr等毒性重金屬和含F污水等)。此外在精密鑄造、石油鉆探、制革、冶金造紙等方面也有廣泛用途。
混凝劑就是在水處理過程中可以將水中的膠體微粒子相互粘結和聚集在一起的物質,通常混凝劑分為有機混凝劑和無機混凝劑兩大類。混凝的過程就是在水處理的過程中加入藥劑,使雜質產生凝聚、絮凝的過程。
給水處理:
以地面水為水源時,去除濁度和細菌。經混凝沉淀后一般濁度小于10 度。
廢水處理
工業廢水:用于處理一些特殊的廢水,脫色、去除懸浮物等
印染廢水處理:適用于含顏料、分散染料、水溶性分子量較大的等染料廢水處理。混凝劑的選擇與染料種類有關,需做混凝試驗。可以單獨用無機混凝劑,也可和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聯用。
采用PAC 混凝劑,投加量為140mg/L 時,TOC 去除率為68%。
含油廢水處理:乳化油顆粒小、表面帶電荷,加混凝劑,壓縮雙電層。
通常采用混凝氣浮工藝。
混凝劑作為水處理藥劑的具體用途:
1、不需加其它助劑,絮凝體形成快而粗大,活性高,沉性高,沉淀快。因而對高濁度水的凈化效果特別明顯。
2、適應PH值范圍寬,降低原水中PH值小,因而對管道設備無腐蝕作用。
3、脫色、去污力強。凈水效果是AL2(SO4)3的4-6倍,ALCL3的3-5倍。用量小,效力大;成本低,效益高。
二、污水中高色度的危害
1、 對正常的河流中:水體中的植物如藻類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產出氧氣可供應給動物。同時植物也是生物(當然是食草的咯)的糧食。色度高,光進不去,植物不能光合作用。久而久之,該地段水體中的植物死去,破壞該地段生態,如食物鏈。另外工廠排放的廢棄廢水對河流污水色度也產生很大影響,污水色度高還有一個原因鐵、銅還有一些重金屬污染都也可能導致色度偏高,對人們的生活用水產生很大影響
2、污水處理方式:
(1)生物處理法:對染料工業高色度廢水處理去除率一般在50%~60%之間;
(2)凈水劑處理法:聚氯化鋁鐵混凝處理方法能夠達到50~90%的去除率,這種方法對于還原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直接染料以及水中的膠體物質去除效果都十分理想,COD去除率50%~80%,色度去除率能達到80%~90%。但是混凝沉淀脫色方法對個別水質處理效果卻不是很多,比如酸性、活性、陽離子和金屬絡合染料鋁在50%~60%。聚氯化鋁鐵和傳統的混凝劑相比,形成絮團速度更快,絮團大,沉淀更快,對于有色廢水處理效果更好。
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水體的色度。
對正常的河流中:水體中的植物如藻類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產出氧氣可供應給動物。同時植物也是生物(當然是食草的咯)的糧食。色度高,光進不去,植物不能光合作用。久而久之,該地段水體中的植物死去,破壞該地段生態,如食物鏈。所以在工廠的污水排放點下游一段舉例,水體中生物很少,隨著距離的增加,河流稀釋污水,漸漸水質又好了,即河流進行自凈。
三、什么是分散染料,其作用是什么
分散染料是一類水溶性較低的非離子型染料。最早用于醋酯纖維的染色,稱為醋纖染料。隨著合成纖維的發展, 錦綸、滌綸相繼出現,尤其是滌綸,由于具有整列度高,纖維空隙少,疏水性強等特性,要在有載體或高溫、熱溶下使纖維膨化,染料才能進入纖維并上染。因此,對染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具有更好疏水性和一定分散性及耐升華等的染料,目前印染加工中用于滌綸織物染色的分散染料基本上具備這些性能,但由于品種較多,使用時還必須根據加工要求選行選擇。
四、染料的載體是什么?對人體的危害怎么處理?
作為染料中間體的芳胺,早已被一些國家的政府機構列為可疑致癌物。1967年,英國致癌物管理條例禁止制造與使用乙萘胺、聯苯胺、4-氨基聯苯、雙氯聯苯胺、鄰聯甲苯胺和聯大茴香胺。1994年,美國職業安全與保健管理局指明14種有機化合物為致癌物,其中包括英國致癌物質管理條例上所列的6種,再加上4-甲氨基偶氮苯,這7種芳胺都是染料中間體。日本也有類似的限制,并建立了研究染料制造工業生態和毒理研究會協會。德國環保法規作為法令首次在國際上公布,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而且是由染料擴大到紡織品。這是一部有關消費品生態安全的法規,它規定禁止使用可以分解成MAK(Ⅲ)A1及A2組中胺類的偶氮染料。MAK(Maximum Artbeitplaz Konzentratons)第Ⅲ類A1及A2組芳胺是德國聯邦健康總署每年公布的致癌物質名單。當時屬AMK(Ⅲ)A1類為4種,對人體疑有致癌作用,A2類為11種,對動物有致癌作用。1994年又公布了被稱為“改進德國生理學接觸法案”,法案禁止使用可以通過一個或多個偶氮基分解而形成MAK(Ⅲ)A1及A2組芳胺類,其中A1組的4種芳胺不變,A2組增加為16種芳胺,總計20種芳胺。并明確規定從1995年1月1日起,那些可以通過一個或多個偶氮基團分解而形成所列20種致癌芳胺類中任何一種的偶氮染料,不得再用于顯然并非是短期接觸人體的物品的制造。與此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保健委員會也宣布了另外兩種芳胺為疑有致癌物。因此,總計有22種芳胺。二、禁用染料1、可分解成MAK(Ⅲ)A1及A2組中芳胺類的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本身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的影響,但含有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的織物與人體長期接觸,染料會被皮膚所吸收,并在人體內擴散。由于正常的代謝過程,釋放的物質混合在一起,并發生還原反應,形成致癌的芳香胺,經過人體的活化作用,使人體細胞的脫氧核糖酸(DNA)發生結構與功能的改變,成為人體病變的誘發因素,從而誘發癌癥或引起過敏。這22種芳胺為:序號化學名稱毒性類別14-氨基聯苯ⅢA12聯苯胺ⅢA134-氯-2-甲基苯胺ⅢA142-萘胺ⅢA15鄰氨基偶氮甲苯ⅢA262-氨基硝基甲苯ⅢA272,4--二氨基苯甲醚ⅢA284,4’-二氨基二苯甲烷ⅢA293,3’-二氯聯苯胺ⅢA2103,3’-二甲基聯苯胺ⅢA2113,3’-二甲氧基聯苯胺ⅢA212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ⅢA2132-甲氧基-5-甲基苯胺ⅢA214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ⅢA215鄰甲苯胺ⅢA2162,4-二氨基甲苯ⅢA217對氯苯胺ⅢA2184-,4’-二氨基二苯醚ⅢA2194-,4’-二氨基二苯硫醚ⅢA2202,4,5-三甲基苯胺ⅢA221對氨基偶氮苯22鄰氨基苯甲醚根據所列22種芳胺,大致存在以下規律:(A)氨基位于萘的2位和聯苯對位的化合物均有較強的致癌性,如:在萘的1位和聯苯間位有較弱活性,而在聯苯鄰位無活性。(B)苯環中氨基的鄰位或對位為甲基、甲氧基、氯基所取代的化合物有致癌性。(C)氨基位于偶氮苯、二苯甲烷、二苯醚及二苯硫醚對位的化合物也有致癌性。(D)這些芳胺均為非水溶性的。2、致癌染料染料本身是否致癌是人們關心的問題,現已證實,表中所列的染料,不需要經過還原裂解為致癌芳胺,即能對動物致癌。序號C.I.索引號1C.I.酸性紅26不會還原分解出致癌芳胺2C.I.酸性紅1143C.I.酸性紫49不會還原分解出致癌芳胺4C.I.直接藍65C.I.直接藍146C.I.直接藍537C.I.直接棕958C.I.直接黑389C.I.分散藍1不會還原分解出致癌芳胺3、染色中有機氯載體及其它紡織印染助劑對生態的影響有時要遠遠超過紡織品本身,選用好的紡織印染助劑將給企業帶來的不僅是產品質量,同時也將為企業降低三廢處理成本,更重要的是給社會和人類帶來進步和健康。(1)有機氯載體分散染料載體法染滌綸纖維常使用有機氯載體,如:一氯鄰苯基苯酚、甲基二氯苯氧基醋酸酯、二氯化苯、三氯化苯等。酚類化合物中烷基苯聚氧乙烯醚(APEO),即常用的TX、OP系列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它廣泛用于紡織工業的潤濕劑和洗滌劑。丹麥和德國已禁止使用該類產品。(2)氮、磷含量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能使地面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藻類急劇和過量生長,在一定時期內處于嚴重缺氧狀態,影響魚類的生存。一般認為,總磷為20mg/m3和總氮為300mg/m3即可認為水體處于富營養狀態。發生富營養化,磷的作用大于氮。故應根據控制指標要求注意限量使用。(3)金屬絡合劑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烯二胺五乙酸(DTPA)等,由于其生物降解性不好,目前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列為慎用品種。重金屬離子危害的特點在于潛在性,它在污水處理中不僅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反而可以在生物體內富集,生物體還將某些重金屬離子轉化成毒性更強的金屬有機化合物,構成對人類健康的巨大威脅。我國(GB8978-88)規定紡織廢水中重金屬含量排放標準為:鉛 1.0mg/L 鎘 0.1mg/L總鉻 1.5mg/L 鉻(六價)0.5mg/L銅 1.0mg/L 鎳 1.0mg/L汞 0.05mg/L 鋅 2.0mg/L(4)鹵素含鹵素的有機化合物在紡織印染助劑中數量不多,但也有若干品種,由于毒性很大,因此含鹵素的有機化合物應限量使用,一般可吸收的有機鹵化物在廢水中排放標準應低于0.5mg/L。4、禁用的染料名冊首批禁用的染料共118種,它們都是以有毒芳香胺作為偶氮染料的重氮組分,染料經還原分解后仍然得到原來的芳香胺。但染料的禁用范圍決不至于此,僅以這22種芳香胺衍生的染料而言,就大大超過了118種。從染料分子結構分析和染色織物實測說明,以致癌芳香胺作為中間體合成的染料,包括偶氮染料和其它染料,如未經充分提純,即使有微量存在,該染料也屬禁用染料之列。應該指出的是,不是所有偶氮染料都是禁用染料,而禁用染料也不只局限于偶氮染料,在其它結構的染料中,如:硫化染料、還原染料及一些助劑中也可能含有這些有害的芳香胺而被禁用。(1)直接染料 在118種禁用染料中直接染料有77種,未列入德國規定的禁用直接染料共有15種。如:直接黃GR或GGR、棗紅GB或B、大紅4B或B、紫4RB、紫N、紫R、黑BN、深藍L、藍2B、綠B、耐曬綠BLL、黃棕D3G、深棕M、湖藍5B、6B、銅鹽藍2R、銅鹽藍BB等。(2)酸性染料 在118種禁用染料中酸性染料有26種,未列入德國規定的禁用染料,而已查察有害的酸性染料有3種。如:弱酸性紅G、酸性紅B、紅3BL、橙R、中性黑RBL、紫5B、黑NT等。(3)分散染料在118種禁用染料中分散染料有6種,未列入德國規定的禁用分散染料據不完全統計有14種。如:分散黃RGFL、黃E-3RL、黃3R、橙E、GFL、灰N、灰S-BN等。(4)不溶性偶氮染料在118種禁用染料中不溶性偶氮染料色基有5種,疏漏了1種色基。通過有害芳香胺合成的色酚,據不完全統計共有9種。如:色基橙GC、大紅G、藍B、棗紅GBC、深藍R、色酚AS-G、AS-D、AS-OL、AS-BR等。(5)堿性染料及氧化顯色基在118種禁用染料中堿性染料有3種,另4種堿性染料是因為含有有害芳胺而被禁用。如:堿性棕RC、顯色劑14等。(6)活性染料及還原染料德國規定的118種禁用染料中沒有活性染料及還原染料兩大類,但從22種有害芳香胺出發,這兩類染料中的個別品種將受到禁用。如:活性黃K-R、藍KD-7G、黃KE-4RNL、還原艷桃紅R、紫RH及相應的可溶性還原染料。(7)涂料(顏料)特別對于黃、橙、紅色譜色漿因相應涂料受到禁用而受到限制。如金黃FG(6103是色酚AS-OL和色基GL偶合而成)、橙FGR(6106是AS-D和色基GC偶合而成)等。(8)硫化染料如:硫化黃棕5G、6G、紅棕B3R、黑綠GH、應得元CLG、藍BN等。根據德國政府頒布的MAK(Ⅲ)A1組4種致癌芳香胺和MAK(Ⅲ)A2組18種懷疑致癌芳胺所合成的染料(和顏料)受到禁用,據不完全統計總共有191種染料(包括德國公布的118種禁用染料)。其中,直接染料93種,酸性染料30種,分散染料26種,不溶性偶氮染料色酚與色基共15種,堿性染料及氧化顯色基8種,活性染料4種,還原染料2種,涂料6種,硫化染料7種。這些染料的禁用無疑對出口紡織品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對我國染料工業也同樣產生一定的影響。</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