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國的登月計劃和其他國家的登月計劃嗎?
一、你知道中國的登月計劃和其他國家的登月計劃嗎?
登月的資料:
1959年9月12日,前蘇聯的月球2號探測器升空,兩日后在月球的靜海著陸,第一次實現人類從一個天體到另一個天體的飛行。 同年10月7日,前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成功的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
1966年1月31日,前蘇聯月球9號探測器,在飛行了39個小時以后,在月球的風暴洋附近人類第一次實現軟著陸。
1970年9月20日,前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在月面豐富海軟著陸,第一次使用鉆頭采集了120克月巖樣品,帶回地球。 60年代,美國根據它龐大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先后發送了9個徘徊號和7個勘測號月球探測器。
拍回了數以萬計的月面照片,以后又為阿波羅載人飛船著陸,發射了5個月球軌道環行器,為它登月地點提供探測數據。與此同時,10次阿波羅載人登月試驗,從不帶人到近地軌道飛行、帶人模擬登月飛行、到最后帶人登月預演。至此美國完成了登月的一切準備。
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載著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科林斯三人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航天中心升天,這次飛行的目標是月球,這是人類的首航。他們經過75小時的飛行到達了月球軌道。于是由科林斯駕駛指令艙繞月球軌道飛行,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駕駛登月艙于7月20日在月面近海一角降落。
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奧爾德林緊隨其后。他們在月面上進行實地科學考察,并把一塊金屬紀念牌插上月球,上面鐫刻著公元1969年7月,來自行星地球上的人首次登上月球。我們是全人類的代表,我們為和平而來。
他們在月球上兜留了二日,在完成月面考察任務以后,進入登月艙,離開月球回到月球軌道上的指令艙中,與科林斯匯合以后開始返回地球。24日安全返回地面,完成了這一次史無前例航天飛行。
中國的登月:嫦娥一號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左右,中國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嫦娥一號將運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圓形極軌道上,工作壽命1年,計劃繞月飛行一年。執行任務后將不再返回地球。
嫦娥一號是中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平臺以中國已成熟的東方紅三號衛星平臺為基礎進行研制,并充分繼承“中國資源二號衛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等衛星的現有成熟技術和產品,進行適應性改造。(所謂適應性改造就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突破一批關鍵技術)。
二、我國首個探月衛星叫什么?
我國首個探月衛星叫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
技術創新:
為使嫦娥在繞月軌道上任何一處的位置都對月面拍照,并具有相同的分辨率,軌道高度要求保持穩定,嫦娥一號的工作軌道選擇了繞月極軌道,高度為200千米,運行周期約為127分鐘。
嫦娥一號在這一軌道運行所需能量最少,發射和變軌過程風險最低,為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和此后的深空探測軌道設計積累了經驗。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嫦娥一號
三、2017年10月中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
嫦娥一號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
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的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個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2017年10月嫦娥一號發射成為我國的一顆月球衛星
四、我國首顆探月衛星是什么名字?
嫦娥一號。
嫦娥一號(Chang'E1)是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于2007年10月24日18時5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球的空間環境。
五、2001年中國首顆繞月衛星?
是2007年。
10月24日 中國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11月5日進入環月軌道,標志著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一號衛星首次繞月探測的成功,樹立了中國航天的第三個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六、2007中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
我國的第一顆繞月探測的衛星是嫦娥一號衛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