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技術標準
一、節能減排技術標準
國家標準委近日正加快節能減排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其中一項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標準規劃將在2008年面世。而一些高耗能行業的節能減排標準和其他產品的能效標準也將進行制修訂。
國家標準委提出的計劃具體包括:健全和完善我國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加大節能、節水、節材、資源綜合利用標準化工作力度;啟動《2008-2010年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標準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該《規劃》的編制擬于2008年上半年完成。
此外還要制修訂一批節能減排重要標準。如組織制定粗鋼、水泥、燒堿、火電、鋁等22項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輕型商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等5項交通工具燃料經濟性標準,靜電復印機等11種終端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標準,8項節能基礎及方法標準,擬于2007年年底完成;制修訂36項節水、節材、廢棄產品回收與再利用等標準,擬于2008年上半年完成;啟動家用電冰箱、電力變壓器、商用冰柜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的編制工作,其中家用電冰箱能效標準擬于2007年年底完成,電力變壓器、商用冰柜能效標準擬于2008年年底完成;制定生物質燃料檢驗通則等9項替代能源標準,擬于2008年年底完成;制定《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標準體系編制通則》、《工業清潔生產審核指南編制通則》國家標準,擬于2008年上半年完成。
對于節能減排標準項目,要采取快速立項的方式,即隨申報隨立項;采取快速通報方式,即在征求意見階段向WTO/TBT通報,縮短標準批準發布周期。
二、關于節能減排的國家政策有哪些呀?
1.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四條 企業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
2. 為實現“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約束性指標,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 〔2006〕28號)和《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5號),中央財政將安排必要的引導資金,采取 “以獎代補”方式對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給予適當支持和獎勵,獎勵金額按項目技術改造完成后實際取得的節能量和規定的標準確定。同時,要明確企業的節能主體地位,落實責任,加強考核和監督。
三、2016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什么時間出臺
一、《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
狀態: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預發布時間:2016年初
目的:該政策的出臺將指導相關企業合理開展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的生產及回收利用工作,建立上下游企業聯動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二、《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
狀態: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預發布時間:2016年初
目的:該政策的出臺將推動鋰離子電池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三、國家充電標準
《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GB/T 27930
《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GB/T 20234等三項標準
《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8487.1
狀態:通過專家技術審查
預發布時間:2016年
目的:該標準的出臺意味著國內銷售的電動汽車和充電樁將采用統一的接口和傳輸標準,這將方便廣大的電動汽車用戶,并有利于我國清潔能源汽車的發展。
四、《第一批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名單》
狀態:專家在做評審階段
預發布時間:2016年初
目的:為那些有實力、有技術的進入者創造條件,允許他們進入到純電動汽車生產領域,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
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補貼細則》
預發布時間:2016年初
目的:為完成充電基礎設施指導意見和發展指南中提出的總目標,國家將對充電設施加大補貼力度。
六、《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辦法》
狀態:正待征求意見
預發布時間:2016年
目的:該辦法將建立一個更為完整的,以積分管理為基礎的,有獎有懲的燃料消耗管理制度。中國汽車產業優勝劣汰,產業重組的進程將大大加速,有較強研發能力、重視節能減排的企業將獲得極大地發展機遇。這也將成為主機廠積極研發、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強勁推力。
七、《低速電動汽車管理辦法》
預發布時間:2016年
目的:規范低速電動汽車企業,引導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健康發展。不合格企業或將被淘汰。
”十二五“新能源汽車推廣即將結束,馬上將迎來了”十三五“,這一階段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最關鍵的一年。為了完成2020年500萬輛的推廣目標,我們預測”十三五“期間,國家將會出臺一大波優惠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屆時,新能源汽車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趨勢。
四、請問2016年國家的購車減稅和節能環保補貼還有嗎?
你好,這個是有的,1.6及以下排量的購置稅是減半的,節能環保補貼是個別車型才有的,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五、請問全國開展的“節能減排”活動,包括什么內容?
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國家對此高度重視。與此同時,節能減排與我們每一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參與節能減排也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義務。
為推動全民參與節能減排工作,科技部組織專家開展了《全民節能減排潛力量化指標》研究。研究工作由“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全球環境變化應對技術研究與示范”重大項目“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的檢測與分析技術研究”課題組承擔,該研究成果已于近日通過了專家論證。
該研究選取了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六個方面的36項日常行為,研究了每一項日常行為指標的節能減排潛力。日常行為指標的選取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量大面廣,二是貼近百姓生活,三是具有可操作性,四是不降低現有生活水平。研究的結果表明,個人生活點滴中的節能減排潛力巨大,如果大家都積極參與,36項日常生活行為的年節能總量約為7700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約2億噸,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十分顯著。
根據這項研究成果,科技部編制了《全民節能減排手冊——36項日常生活行為節能減排潛力量化指標》。希望通過這本手冊的發布,向全社會宣傳普及節能減排的科學知識和方法,提高全民的節能減排意識和能力,推動全民參與,提倡崇尚節約、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的社會風氣。
科學節能,大有技巧,全民減排,貢獻不小。讓我們每一個公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點滴著手、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參與節能減排,為實現國家的節能減排目標作出自己的貢獻,共同創造更加節約、更加潔凈、更加文明的可持續的美好生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