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凈化豬場養殖污水中的氮磷
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業迅速發展,養殖廢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染防治壓力持續加大。根據《全國畜牧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到2015年底,全國畜禽養殖總量將達到14億頭;其中,規模化養殖總量將達到7億頭。相關研究表明,在我國很多流域,如太湖、滇池、杭州灣等,包含畜禽養殖廢水在內的農業污染成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在國務院最新發布的《水十條》中,把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放在了重要位置。
畜禽養殖廢水特點
1.以有機污染為主,其生化需氧量,氨氮,固體懸浮物均大大超出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2.含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等,可生化性較好,但高濃度有機質不易降解。
3.水質水量變化大,具有季節性和腥臭味。
畜禽養殖廢水處理技術
為控制畜禽養殖廢水直接外排對環境的破壞,目前畜禽養殖廢水的處理技術可分為物化處理技術和生物處理技術兩大類。
1、物化處理技術
物化處理技術對畜禽養殖廢水的COD、NH3-N、色度等有一定的去除率,可作為畜禽養殖廢水的預處理或深度處理工藝,但工程經驗不足,目前大多還停留在實驗階段,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
2、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技術是目前處理畜禽養殖廢水的常用技術,包括厭氧處理法、好氧處理法和厭氧-好氧聯合處理法等。
1) 厭氧處理法
厭氧處理法適用于處理含高濃度有機物的畜禽養殖廢水。常見的有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 、微生物燃料電池(MFC) 等。
厭氧處理特點是造價低,占地少,能量需求低,還可以產生沼氣;而且處理過程不需要氧,不受傳氧能力的限制,因而具有較高的有機物負荷潛力,能使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進行有機物降解。厭氧處理技術在處理含高濃度有機物廢水的領域應用廣泛,如制藥、化工、養殖廢水的處理,COD去除率高且占地少。但厭氧處理出水不能達標,若反應器不密閉常有臭味產生,因此厭氧出水需進一步處理,常采用好氧處理技術。
2) 好氧處理法
好氧處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分解有機物,同時合成自身細胞。在好氧處理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最終可被完全氧化為簡單的無機物。常見的畜禽養殖廢水好氧處理技術包括SBR、SBBR、生物膜法、生物濾池、MBBR、MBR 及A/O法等。
以上各種好氧工藝對COD、NH3-N 等均有較高的去除率,在實踐中要充分考慮各自的適用條件,如SBR、SBBR 具有占地小的特點,適合用地緊張情況下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膜法技術因其高效截留作用、膜生物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高等特點,具有耐沖擊負荷能力強、高效進行固液分離的優勢,近來被廣泛應用于對養殖廢水的處理上。
3) 厭氧( 缺氧) - 好氧聯合處理技術
單獨的厭氧或好氧處理無法實現畜禽養殖廢水的達標外排,結合它們各自的優勢,大多數畜禽養殖場采用厭氧(缺氧) - 好氧聯合處理工藝。厭氧-好氧聯合處理法既克服了好氧處理能耗大和占地面積大的不足,又克服了厭氧處理達不到要求的缺陷,具有投資少、運行費用低、凈化效果好、能源環境綜合效益高等優點,特別適合于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水的處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