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
建筑施工的基本常識
一.目前工程質量的主要通病 1.基礎不均勻沉降 2.剛性屋面滲漏,卷材屋面空鼓或滲漏 3.混凝土蜂窩、麻面、鼠洞、漏筋 4.樓地面超厚、三起一裂(起沙、起皮、起殼、裂縫) 5.磚墻內外墻接槎不符合要求、墻面嚴重不平、砌體留直槎 6.墻面粉刷粗糙、超厚、起泡、起殼、開裂 7.衛(wèi)生間、廚房、陽臺積水、滲漏和倒泛水 8.門窗翹曲變形、窗扇拼縫過大、門下框縫過大 9.焊接咬肉、夾渣、焊縫不飽滿 10.管道安裝不平、不直、滲漏、保溫材料脫落開裂 二.建筑施工中,所謂五不準指什么 1.未經(jīng)持證設計單位設計或設計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準施工 2.無出廠合格證明和沒有按規(guī)定復試的原材料,一律不準使用 3.不合格的建筑構件,一律不準出廠和使用 4.所有工程都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范規(guī)定標準施工和驗收,一律不準降低標準 5.質量不合格的工程及構件,一律不準報竣工面積和產量,也不計算產值 三.施工組織設計怎樣分類 施工組織設計,一般是按照建設規(guī)模的大小、施工工藝的繁簡、施工項目的重要性等情況分為四類: 1.大、中型建設項目,應編制施工組織總設計 2.小型建設項目、較復雜的或采用新結構、新工藝施工的單位工程,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3.結構簡單的單位工程,或經(jīng)常施工的、采用標準圖紙的建筑工程,應編制施工方案 4.新技術項目或有特殊要求的分項工程,應根據(jù)工程特點和需要,編制專題的技術措施 四.建筑工程保修范圍有哪些 1.屋面漏水. 2.煙道、排氣孔道、風道不通. 3.室內地坪空鼓、開列、起沙,面磚松動,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漏水. 4.內外墻及頂棚抹灰、面磚、墻紙、油漆等 五.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哪些內容 1.工程概況:工程的位置、建筑面積、結構型式、建筑特點及施工要求等 2.主要準備工作計劃:進場條件、勞力、材料、機具等的準備及使用計劃,三通一平的具體安排,預制構件的施工,特殊材料的訂貨,臨時設施的搭設等 3.施工方案:流水段的劃分、主要項目的施工順序和施工方法、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作業(yè)配合、勞動組織及有關技術措施,如冬季雨季、夜間施工措施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 4.工程進度表:確定工程項目及計算工程量;確定勞動量及建筑機械臺班數(shù);確定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工作日,考慮工序的搭接,編排施工進度.編制勞動力、材料、成品、半成品、機具等需用量計劃 5.施工現(xiàn)場平面布置:各種材料、構件、半成品的堆放位置,水、電管線的布置,機械位置及各種臨時設施的布局等 6.技術經(jīng)濟指標和質量安全措施 六.簡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簡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一般只編制施工方案,內容包括:工程特點;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單位工程進度計劃表;材料、勞力、機具使用計劃;現(xiàn)場平面布置圖.簡稱一圖、一表、一案 七.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需要哪些原始資料 1.地形資料 2.地質資料 3.水文地質資料 4.氣象資料:氣溫、雨、風資料 5.施工現(xiàn)場資料:拆除建筑、場地平整工程量等 6.地方建筑工業(yè)情況:采料場、建筑材料、配料和結構的生產供應情況,包括產品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質量以及價格、運輸?shù)?7.地方資源情況:包括石灰?guī)r、黏土、沙、石、煤灰等可開采和利用情況 8.交通條件 9.建筑基地情況 10.勞動力和生活設施情況 11.供水、供電條件 12.當?shù)亟ㄖC構情況:建筑機構的名稱等級,可供利用的力量情況 八.圖紙會審的方法 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單位交底、施工單位參加,對設計單位簽署的正式設計文件進行交底和審查,最后簽署圖紙會審記要加蓋各單位公章,作為技術文件存檔 九.施工中哪些項目應進行技術復核 1.建筑物定位:標準軸線樁、水準線、龍門板軸線和標高 2.基礎:地質、位置、標高、尺寸 3.模板:尺寸、位置、標高、預埋件、預留孔洞、牢固程度、內部清理及濕潤或隔離劑情況 4.鋼筋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材質、水泥標號和品種,鋼筋搭接與焊接長度,保護層留置,預制構件的型號、標高和位置 5.磚砌體:軸線位置、皮數(shù)桿、沙漿配合比 6.大樣圖:特殊項目大樣圖的形狀、尺寸、預制位置 十.怎樣對建筑物沉降進行觀測 1.觀測點的布置由設計單位確定,一般情況是: (1)磚墻承重的建筑物,可沿墻的長度每隔8~12m設置一個觀測點,并應設置在建筑物的轉角處,縱墻和橫墻的交接處、縱墻和橫墻的中央、建筑物沉降縫的兩側;當建筑物的寬度大于15m時,內墻也應在適當?shù)奈恢迷O觀測點. (2)框架結構的建筑物,應在每個柱基或部分柱基上安設觀測點.具有浮筏基礎或箱形基礎的高層建筑,觀測點應沿縱、橫軸線和基礎周邊設置.新建和原有建筑物連接處的兩邊都應設置觀測點.煙囪、水塔、油罐及其它類似構筑物的觀測點,應沿周邊對稱設置 2.沉降觀測用水準點數(shù),在每一區(qū)域不得少于兩個,并且至少應設置一個深埋式水準點.沉降觀測宜用精密水準儀及鋼水準尺進行. 3.沉降觀測的次數(shù)和時間,應按設計要求.一般第一次觀測應在觀測點安設穩(wěn)固后及時進行.民用建筑每加一層應觀測一次,工業(yè)建筑應在不同荷載階段分別進行觀測,且整個施工時間的觀測不得少于4次. 竣工后的觀測次數(shù):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至下沉穩(wěn)定為止;觀測期限一般為:沙土地基兩年,粘性土地基五年,軟土地基十年.當建筑物突然發(fā)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的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幾天一次的連續(xù)的觀測,同時應對裂縫進行觀測. 4.建筑物的裂縫觀測,應在裂縫上設置石膏條等可靠的觀測標志.觀測后應繪制祥圖,畫出裂縫的位置 、形狀和尺寸,并注明日期和編號.必要時應將裂縫拍攝下來. 5.沉降觀測資料應及時整理和妥善保管,作為工程技術資料存檔.并應有水準點位置和構造圖、觀測點平面布置圖;根據(jù)沉降觀測結果繪制的沉降量、地基荷載與延續(xù)時間的關系曲線圖以及沉降觀測原始記錄和分析報告等資料. 十一.交工時,要交哪些資料 工程交工時,施工單位應提交建設單位保存的技術檔案資料,主要為: 1.開、竣工通知. 2.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法. 3.永久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建筑物及起基礎定位、埋深等工程測量記錄及復核單;建筑物沉降與變形觀測成果. 4.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核定書或技術業(yè)務聯(lián)系單. 5.材料、構件和設備的質量合格證明. 6.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基槽釬探記錄、中間交工工程驗收記錄、施工日志. 7.工程質量檢查平定記錄、質量事故處理記錄. 8.材料、混凝土和沙漿等必要的試驗、檢驗記錄. 9.設備和管線調試、試壓、試運轉記錄. 10.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提出的對建筑物或設備使用注意事項,參加驗收單位的意見. 11.竣工工程項目一覽表和竣工驗收證書. 12.工程竣工圖及其他有關的技術資料. 十二.怎樣評定工程的質量 工程質量分為合格與優(yōu)良兩個等級,檢驗和評定按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 1.分項工程:按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檢驗和評定,其主要項目均須全部符合標準規(guī)定;一般項目均應基本符合標準規(guī)定;有允許偏差的項目,其抽查的點、處、件數(shù)中,有70%及以上達到標準的規(guī)定者評為合格;在合格的基礎上,有允許偏差的項目,其抽查的點、處、件數(shù)中,有90%及以上達到標準要求者,評為優(yōu)良. 2.分部工程:應根據(jù)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進行評定.在分項工程全部合格的基礎上,當分部工程中,有50%及以上分項工程的質量評為優(yōu)良,且無加固補強者,則該分部工程的質量應評為優(yōu)良;不足50%者,評為合格. 3.單位工程:工業(yè)建筑的單位工程中有50%及以上分部工程(其中主體工程的質量必須優(yōu)良)的質量評為優(yōu)良,則該單位工程的質量應評為優(yōu)良,不足50%者評為合格;民用建筑評定單位工程質量時,建筑分部工程與管道、電氣、通風等分部工程一同評定,有50%及以上分部工程的質量評為優(yōu)良(其中建筑工程的主體工程質量必須優(yōu)良),則該單位工程的質量應評為優(yōu)良,不足50%者評為合格.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