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規模類別是如何劃分的?
根據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建標[2001]77號文規定,建設規模類別以污水處理量計分為I類、II類、III類、IV類、V類污水處理廠,具體情況如下:I類50-100萬m3/d;II類20-50萬m3/d;III類10-20萬m3/d;IV類5-10萬m3/d;V類1-5萬m3/d。規模分類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各系統主要建設內容有哪些?
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各系統主要建設內容:(1)污水管渠系統:主要包括收集污水的管渠及其附屬設施。(2)泵站:主要包括泵房及設備、變配電、控制系統、通信及必要的生產管理與生活設施。(3)污水廠:包括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的生產設施、輔助生產配套設施、生產管理與生活設施。(4)出水排放系統:包括排放管渠及附屬設施、排放口和水質自動監測設施。
污水處理需要設計那些圖紙 一般會超過6張嗎?
一般需要,說明和圖例、設備明細表、處理流程圖紙、處理設備平面布置圖、處理設備剖面圖、局部節點大樣圖、控制流程圖以及配電圖紙,小型污水處理可能不會超過6張,大中型規模的處理站一般不止此數。
以上,僅供參考
在污水處理廠周邊有什么建筑規范
沒有建筑規范(只要不打地下水自備井的話),僅有環評要求。環境影響評價里要求:
1)通常是你在在他們的上風向。如果不是,你就小心投訴吧。
2)而且間距不小于200米。如果不足比較麻煩,你不會選址有問題吧?有個別墅小區挨著我們公司管理的一個污水處理廠(人工快滲工藝,沒空氣污染情況),僅僅一墻之隔,不符合環評。結果那個小區開發商(和記黃埔)給我們投資了200多萬元,硬是把污水處理廠做了防臭除臭設施,而且種植了大量植物、樹木,好好地裝修綠化了一番,美其名曰“環保公園”,把污水處理廠的性質稍作修改為“水質凈化廠”,而且把我們處理完的水引到他們小區做景觀水中水用(免費使用),還打出了生態環保的招牌,不僅攬了生意,還靠著中水收費,減免了污水排污費。
不得不佩服開發商的創意。
只要環評不犯法,你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盡量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優勢和環保概念。
唯一要在意的就是污水處理廠會不會對地下水有水位上的影響,雖然通常不會有影響,但是不排除個別使用土地處理法的廠不錯池底防滲,而用原土做底(國外常見)。你挖基坑降水時可能要多花些錢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