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處理中,對生化段的啟動調試應該怎么做呢?該外拉污泥好呢還是買高效菌好呢?哪個成本低?
首先根據你自己公司的性質,選用相類型的公司的污水處理站的污泥。這樣既便宜,馴化效果又好。比較好培養訓化。在選泥時先要去對方公司要點泥回來做鏡檢。觀察其微生物的現狀,如果有絲狀菌 千萬別要。我們廠就是因為選泥不當,去年夏天剛馴化好,一夜之間絲狀菌泛濫。
調試階段,首先先進泥、補水,有條件的話添加營養,例如廢甲醇、面粉、葡萄糖、紅糖等是提高COD的;尿素或者糞便提供氮;磷酸二氫鉀、磷酸二氫鈉補充磷當然有一些生活廢水也很好省錢。當時我們沒用生活廢水味道受不了。一般CNP的比例在(300~500:5:1)。培養馴化期間每天做鏡檢、測SV30、pH、COD、氨氮、總磷、水溫。一般COD在1000左右,pH7.0~7.5變化不要大,水溫不能過高適宜就好。控制好各項指標。開始悶曝,就是不進水。然后沉淀,排上清液大概排個20%左右,補水,進一點廢水首次進不超過20%,仍舊調好相應指標再悶曝再排上清夜,逐步增加進廢水量。待泥的變色,一般持續個20天左右 就差不多可以了。
污水處理調試員的工作內容是什么?請指教!!
就是水處理設備設施安裝完成后,要調出整個系統的處理效果,各項水質指標要達到設計排放標準。根據運行情況調整合理的加藥量、儀器儀表參數的設置,使系統能穩定運行。中間涉及一些小型實驗,和水質的化驗。處理各種異常情況,核算最終的處理成本,對設計資料進行修改優化。一句話,系統弄好了,你要讓它們正常穩定的運行起來,并且水質達標。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怎樣進行安裝調試
安裝簡單,主要就是調試,在安裝前根據設計圖紙,如果安裝地面,只需要建設承受設備的基建就行,保證基建需要承受設備重量的2到3倍。如果埋在地下,根據設備長寬高來挖基坑,注意基坑長款因比設備長款多20厘米,用來鋪設管道。按設計圖紙放一體化設備,注意設備進出水口位置。調試一般生產廠家都會給你調試好的。
廢水處理工程在培養污泥調試期間排水質量和去向問題.若是水質不達標能排放嗎?
調試期間肯定有個水質不達標的過程,一般項目調試前需要廠家去環保局申請試生產報告并給予一定時間調試水處理設備這個時候應該是不查的,當然過了期限還不達標的話可就麻煩了。
當然了有一種辦法也很有效就是和廠家協商好少量生產把產生的廢水處理到達標可以排放然后再生產部分,當然這種辦法對廠家影響很大,建議還是選第一種辦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