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現在環境狀況如何,是否受到污染,污染源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
一、“環境”是指什么?我們通常所說的環境,是指以人類為主體的外部世界,即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過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綜合體。人類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大類,按功能不同可分為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按范圍大小可分為村鎮環境、城市環境、區域環境、地球環境;按自然要素不同又可分為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生物環境、地質環境等。二、“環境問題”又是指什么呢?環境問題是指因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而引起的環境破壞和環境質量的惡化,以及由此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人類活動與環境的關系具有兩重性:一方面,通過改造環境使其更適合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又因利用環境不當而損害環境。我們這里所討論的環境問題重要是指人為原因而引起的環境問題,其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使自然環境和資源遭到破壞;二是工農業生產和城市生活產生的廢棄物造成環境污染,這種現象有的國家稱之為“公害”。我國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城市缺水問題尤為突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劇。與此同時,水價不合理、用水效率低、水污染嚴重和洪澇災害等問題也十分突出。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性因素,去年非典疫情的蔓延和今夏部分大城市的暴雨成災更敲響了城市公共安全的警鐘?! ⊥ㄟ^“城市水環境市長專題研究班”(編者注:7月中旬由中組部、建設部、中國科協在京共同舉辦。)的學習,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對做好城市水管理、水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城市市長,我們深感解決好城市水問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沒有水就沒有未來,沒有衛生就沒有尊嚴,沒有應急處理體系就沒有安全。 為了給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和良好水環境,健全城市防災體系,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47位參加“城市水環境市長專題研究班”的市長和分管副市長倡議: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五個統籌”和“五個堅持”,做好城市水資源保護、水的綜合管理、水環境整治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工作?! 《猿謱嵤肮澚鲀炏取⒅挝蹫楸尽⒍嗲篱_源”的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和保障城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压澕s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設高效節水防污型城市。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節水意識;合理確定城市規劃,調整優化城市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嚴格限制高耗水型工業項目建設和農業粗放型用水;認真執行國家有關節水的技術政策和技術標準,積極推廣應用節水型用水器具;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技術改造,降低管網漏失率?! ∷摹⒓訌姵鞘兴到y的統一規劃管理和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系統建設。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利用和充分保護水資源,保證城市水源的安全,提高城市供水保證率,統籌考慮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大力推行節約用水,保證城市用水特別是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安全,確保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盡快實現從末端治理向源頭和過程控制的戰略轉移,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綜合治理點源、面源和內源污染,高度重視污水再生利用。同步規劃和建設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實現由單一的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向污水綜合利用轉變?! ×?、加強城市防災體系建設,合理超前安排城市防洪排澇工程的規劃和建設,提高防汛排澇應急處理能力,保障城市正常運行和百姓正常生活。 七、加強城市水環境的綜合整治,努力維護和恢復城市河道及濱水地帶的自然生態,發揮城市水系的生態、防災、文化和景觀等多種功能?! “?、充分發揮城鎮體系規劃的綜合指導和宏觀調控作用,實施城市統籌,發展區域供水、排水和污水處理設施。按照大中小城市、衛星鎮、重點鎮的布局,科學安排供水、排水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發揮城鎮的輻射作用,拉動農村發展,解決鄉鎮和農村水問題?!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水價改革促進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通知》要求,做好城市水價改革工作,合理調整城市供水價格,促進節約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加快城市供水、排水企事業單位的改革步伐,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政府監管體系的建立。進一步開放城市水業投資、建設、運營市場,建立特許經營制度,滿足公眾需求,保障公共利益,確保設施安全,促進城市水業的健康發展。 以上倡議,我們愿自覺踐行,并與全國所有設市城市政府的領導共勉,歡迎社會各界、廣大群眾和新聞媒體監督。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