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鐵嶺“臨時抱佛腳”被曝光,當地存在哪些問題?
據媒體報道,4月16日,鐵嶺的“最后一刻”報告,遼寧省,已經暴露,在互聯網上引起高度關注和激烈的爭論。據悉,在中央生態環保檢查組進駐前,花了九天時間修建臨時管道,將大部分原有的直接生活污水連接到處理廠……作為市政府的所在地,凡河新區在鐵嶺有超過20000噸的污水排入凡河,遼河流域的一級支流,每一天,嚴重惡化水質。
到目前為止,已經證實了一些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2021年4月16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宣布了鄭州、開封等河南省城市等8個典型案例,這些案例被指通過黃河灌水“人工造湖”。在遼寧省鐵嶺市,一場針對中央環境檢查員的突襲行動曝光。據報道,該市凡河新區的污水管網嚴重受損,污水處理廠在過去10年未能正常運行,大量生活污水長期直接排放,導致凡河水質嚴重惡化。
早在2018年第一輪環境檢查時,就有人舉報凡河新區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等問題,但鐵嶺市沒有認真調查就認定這不是事實,也沒有采取實質性措施。到2021年3月底,也就是檢查人員進駐前9天,已經修建了1400萬條臨時管道,將大部分污水直接連接到污水處理廠。凡河是遼河的一條支流,流經鐵嶺市委員會和政府所在的凡河新區。4月12日,在中央環保監察組進入遼寧動員會議召開近一周后,鐵嶺市委書記李世偉、鐵嶺市市長隋顯禮一行到凡河新區進行專題調研,對污水處理工作進行監督。此外,去年9月,鐵嶺市隋顯利市長還視察了凡河新區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并召開了現場辦公室會議,協調和加快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直通口的處理。
調查發現,因為大量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和泄漏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進入工廠的污水數量和質量不能滿足運行要求,導致投資1.45億元的設施建設近十年未發揮作用。監察員發現,由于地下污水管網不配套等問題,凡河新區大量生活污水通過地下管網匯集到主要排水通道,經凡河新區雨水泵站排入凡河,日直接排放2萬噸以上。相關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都是鐵嶺市委、市政府的責任。檢查組認為,當地河流環境污染問題長期以來被忽視,推動解決的速度很慢,與凡河新區管委會的無為一樣,慢如流水。檢查小組將根據需要進一步調查和跟蹤。
首先當地的鋼鐵工業已經不再是全國前列,其次當地的農業也不是糧食大省,最終當地的經濟發展已經陷入0增長的怪圈,這和當時領導班子的錯誤經濟方針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應該及時調整。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