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新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運行管理模式
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環境監察涉及三個方面:水量、水質及運行狀況。水量監察包括進水水量監察和出水水量監察;水質監察包括進水水質監察和出水水質監察;運行狀況監察包括對氧化溝、二沉池、脫泥間等運行狀況的監察。監察要點分別如下:1對污水處理廠水量的監察1.1進水水量的監察1.1.1查管網建設情況及設計資料通過查看污水處理廠實際管網建設長度、管網收水范圍服務人口,管網收水范圍工業企業分布情況等資料,初步核算出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水量。根據管網收水范圍服務人口及《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城鎮居民生活源污染物產生、排放系數》測算出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收水量;根據網管收水范圍分布工業企業排污情況,測算出污水處理廠工業污水收水量,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之和即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水量。通常情況下,污水處理廠實際進水水量應不大于最大設計進水水量,如果進水量長期超過設計規模甚至最大設計進水水量,那么數據就很可能不真實。1.1.2查流量計流量流量計通常顯示瞬時流量和累計流量。根據瞬時流量計顯示流量,測算每天實際進水量;根據累計流量和時間之比測算每天處理水量。1.1.3查在線監控數據配進口在線監測儀的污水處理廠,根據在線監控頁面顯示瞬時流量,測算每天實際進水量;根據在線監控頁面顯示每小時平均進水量,測算每天實際進水量,測算實際進水量與根據流量計測算結果對比,兩者誤差應在允許范圍內。1.1.4查監督性監測報告根據環保部門監督性監測報告測算進水水量。1.1.5查中控室相關記錄1)查歷史曲線圖,查進水泵運行臺數及運行時間,根據每臺泵每小時進水量及運行時間,測算每天實際進水量。2)查進水井液位、進水泵電流和揚程,并與進水量曲線對照,判定進水水量記錄是否準確。1.2出水水量的監察1.2.1查流量計參考進水水量檢查辦法,測算出水水量。1.2.2查在線監控數據參考進水水量檢查辦法,測算出水水量。1.2.3查監督性監測報告參考進水水量檢查辦法,測算出水水量。1.2.4查中控室相關記錄參考進水水量檢查辦法。1.2.5對照進、出水水量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量應非常接近,如沒有通過超越管排放污水,出水水量加上剩余污泥含水量及蒸發量應等于進水水量。進、出水水量差距較大時需進一步核實是否通過超越管排放污水,嚴禁通過超越管偷排污水。進、出水量還可以用產泥量及用電量量來驗證。通過廠方運行記錄濕泥(一般含水率為80%)產生量來估算處理水量。一般處理水量與干泥產生量比例為1∶0.0001;通過廠方月電費票據用電量估算處理水量,一般處理1噸污水耗電量為0.2度~0.28度。2對污水處理廠水質的監察2.1對進水水質的監察2.1.1通過對管網建設情況推測實際進水水質通過對污水處理廠實際管網建設長度、收水范圍內人口、工業企業污水排放情況,對比原設計資料,就可以從宏觀上大致了解進廠污水水質的情況,是否能達到設計負荷。根據收水范圍內工業企業類別及排水量的判斷,估計進水可能超過設計指標的情況,結合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就能初步判斷水質是否存在超標的可能性。2.1.2通過進水口自動在線監測儀,查看進水水質現有污水處理廠一般進、出口都裝有自動在線監測儀,查進口在線儀歷史數據,并與中控室歷史數據對照。進口歷史數據應與中控歷史數據一致。進口水質異常數據應有異常情況記錄。2.1.3通過查廠方化驗室分析原始記錄及監督性監測數據,查看進水水質通過查閱污水處理廠化驗室分析原始記錄及監督性監測報告,并根據下述關系:BOD5/TP>20,BOD5/TN>3.5,BOD5/COD≥0.3,判斷進水濃度是否正常。2.1.4通過進水表觀特征估算進水水質一般顏色較深和氣味較重的水COD濃度較高。2.2對出水水質的監察2.2.1通過出水口自動在線監測儀,查看出水水質參考進水水質檢查方法。2.2.2通過查廠方化驗室分析原始記錄及監督性監測數據,查看進水水質參考進水水質檢查方法。2.2.3查出水表觀特征處理較好的廢水應該是清澈透明的。出水發黃可能氨氮或總氮會超標;在總排口生長較多的絲狀藻類,通常由于出水總磷偏高導致。在檢查進出口水質時,還應注意人為造假導致數據不真實。主要有:1)調高測量量程;2)調低設備參數;3)改變確定的反應試劑濃度;4)改變采樣探頭位置或將稀釋后的處理廢水作為出水在線監測樣品。3對污水處理廠運行狀況的檢查污水處理廠運行狀況的狀況可以通過對氧化溝(曝氣池)及二沉池運行狀況及相關指標進行判斷,而且可以相互驗證。對于日常督察和監管,可以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驗證來判斷污水處理廠運行狀況。3.1判斷污水處理廠運行狀況的相關指標3.1.1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也稱污泥濃度,表示在曝氣池中單位容積混合液內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體物的總重量。它是計量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數量多少的指標。一般活性污泥法中,MLSS濃度正常值為2-5g/L。3.1.2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氣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中,靜置沉降30min后,沉降污泥所占的體積與混合液總體積之比的百分數。SV的正常值為15-30%。3.1.3污泥體積指數(SVI),也稱污泥容積指數,是指曝氣池出口處混合液,經30min靜置沉降后,沉降污泥體積中1g干污泥所占的容積的毫升數,單位為mL/g,SVI正常值通常在50-150mL/g之間。60﹤SVI﹤100表示污泥沉降性能良好;100﹤SVI﹤200表示污泥沉降性一般;200﹤SVI﹤300表示污泥有膨脹趨勢;SVI﹥300表示污泥已膨脹。3.1.4溶解氧(DO)指單位體積內溶解氧的含量,缺氧段DO的正常值在0.2mg/L-0.5mg/L之間,好氧段DO的濃度正常值在1.5mg/L-3mg/L。3.2通過對氧化溝(曝氣池)的監察判斷運行狀況3.2.1氧化溝的感觀指標混合液的顏色應該呈現巧克力樣的顏色,能聞到泥土氣味,曝氣池泡沫不多,且較容易破裂。曝氣池壁上生長藻類表明出水中富營養化。3.2.2通過查看氧化溝污泥濃度、溶解氧監測儀監測數據、中控室污泥濃度和溶解氧濃度及污水處理廠實驗室監測數據判斷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