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工藝對氨氮的去除效率?
一、ao工藝對氨氮的去除效率?
A/O法去除氨氮是永遠達不到80%的,最多能到30%左右,還要看你的污業生化性如何,現在去除氨氮最常用的方法是A/O+BAF,這其中就涉及到了硝化與反硝化,如果沒有反硝化的話,那怎么把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呢,如果沒有變成亞硝酸鹽,那又怎么去除氨氮,我們已經做過A/O+BAF大型試驗,并現在已經建成污水深度處理(中水回用)在運行.氨氮去除效果在80%以上,COD BOD去除在95%以上.
二、氨氮去除率?
NH3-N 去除率=(C進-C出)/ C進 x 100%
即:進口氨氮監測濃度減去出口氨氮監測濃度再除以進口氨氮濃度,用百分數表示。是城市污水處理的主要指標。
三、氨氮如何去除?
去除氨氮的最好方法有:折點加氯法、選擇性離子交換法、氨吹脫法。
1. 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折點氯化法是將氯氣或次氯酸鈉通入廢水中將廢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學脫氮工藝。當氯氣通入廢水中達到某一點時水中游離氯含量最低,氨的濃度降為零。當氯氣通入量超過該點時,水中的游離氯就會增多。因此該點稱為折點,該狀態下的氯化稱為折點氯化。
處理氨氮污水所需的實際氯氣量取決于溫度、pH值及氨氮濃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氣。pH值在6~7時為最佳反應區間,接觸時間為0.5~2小時。
折點加氯法處理后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進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殘留的氯。1mg殘留氯大約需要0.9~1.0mg的二氧化硫。在反氯化時會產生氫離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殘留氯只消耗2mg左右(以CaCO3計)。
折點氯化法最突出的優點是可通過正確控制加氯量和對流量進行均化,使廢水中全部氨氮降為零,同時使廢水達到消毒的目的。對于氨氮濃度低(小于50mg/L)的廢水來說,用這種方法較為經濟。
為了克服單獨采用折點加氯法處理氨氮廢水需要大量加氯的缺點,常將此法與生物硝化連用,先硝化再除微量殘留氨氮。氯化法的處理率達90%~100%,處理效果穩定,不受水溫影響,在寒冷地區此法特別有吸引力。投資較少,但運行費用高,副產物氯胺和氯化有機物會造成二次污染,氯化法只適用于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
2. 選擇性離子交換化去除氨氮。
離子交換是指在固體顆粒和液體的界面上發生的離子交換過程。離子交換法選用對NH4+離子有很強選擇性的沸石作為交換樹脂,從而達到去除氨氮的目的。沸石具有對非離子氨的吸附作用和與離子氨的離子交換作用,它是一類硅質的陽離子交換劑,成本低,對NH4+有很強的選擇性。
沸石離子交換與pH的選擇有很大關系,pH在4~8的范圍是沸石離子交換的最佳區域。當pH<4時,H+與NH4+發生競爭;當pH>8時,NH4+變為NH3而失去離子交換性能。用離子交換法處理含氨氮10~20mg/L的城市污水,出水濃度可達1mg/L以下。
離子交換法具有工藝簡單、投資省去除率高的特點,適用于中低濃度的氨氮廢水(<500mg/L),對于高濃度的氨氮廢水會因樹脂再生頻繁而造成操作困難。但再生液為高濃度氨氮廢水,仍需進一步處理。
3. 空氣吹脫法。
空氣吹脫法是將廢水與氣體接觸,將氨氮從液相轉移到氣相的方法。該方法適宜用于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處理。吹脫是使水作為不連續相與空氣接觸,利用水中組分的實際濃度與平衡濃度之間的差異,使氨氮轉移至氣相而去除廢水中的氨氮通常以銨離子(NH4+)和游離氨(NH3)的狀態保持平衡而存在。將廢水pH值調節至堿性時,離子態銨轉化為分子態氨,然后通入空氣將氨吹脫出。
吹脫法除氨氮,去除率可達60%~95%,工藝流程簡單,處理效果穩定,吹脫出的氨氣用鹽酸吸收生成氯化銨可回用于純堿生產作母液,也可根據市場需求,用水吸收生產氨水或用硫酸吸收生產硫酸銨副產品,未收尾氣返回吹脫塔中。但水溫低時吹脫效率低,不適合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四、食用堿去除氨氮?
在堿性條件下,利用氨氮的氣相濃度和液相濃度之間的氣液平衡關系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一般認為吹脫效率與溫度、pH、氣液比有關。
五、養雞怎么去除氨氮?
1) 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是指通過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機械力作用使污水水質發生變化的處理過程。物理處理方法通過格柵、沉淀、過濾等,去除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和雜質、飼料殘渣、豬毛豬尿及其它可以堵塞或磨損管道和水質的物質。
2)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是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去除水中的雜質。化學處理方法通過混凝、消毒、中和等,溶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如酸堿性有害物,各種有機溶劑等。
3)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是微生物(如甘度污水處理菌種)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分解和轉化。
六、魚池氨氮去除方法?
可使用氨氮去除菌劑去除魚缸中的氨氮。能去除水中的有機氨氮和無機氨氮,通過菌種繁殖食污,水處理長期成本低。迅速從由有機物或抑制性沖擊負荷、水力負荷超量或突發固體損失所導致的硝化作用混亂狀態中恢復。
七、如何去除水中氨氮?
氯氣除氨氮是通過變為次氯酸,進而氧化氨變為氮氣實現的,從化合價考慮,一分子氯氣可以生成一分子次氯酸,氯是正1價,氨中的氮則是負3價,次氯酸氧化后變為負1價,氨中的氮變為零價 Cl: 1-->-1, 價態變化為2,N:-3-->0, 價態變化為3,那就是說三分子氯氣(分子量71)可以氧化兩分子氨氮(N式量14)變為氮氣,換算為質量比有(3 x 71 )/(2 x 14)= 7。 6,即: 1 mg 氨氮需要消耗 7。 6毫克氯氣 在實際操作中,氯氣在通入水中的過程轉化為次氯酸不完全和一部分流失,一般1 mg氨氮要8-10mg氯氣,在向水中通氯時要控制pH值在6-7之間,時間在半小時到2小時,不能太長,不然會產生有害的氯胺等物質。
八、污水處理BOD5和氨氮去除順序?
如果重金屬,懸浮物很高,預處理得先去除;如果氨氮很高,生化處理前得先預處理,比如吹脫;進水COD10000以上,不知道水質,假定生化性不錯,那么就需要厭氧+好氧;如果氨氮達標,TN不達標,那么生化處理中需要加一個缺氧,反硝化脫氮;最終出水TP不達標,可以后接加藥化學除P
九、a/o污水處理工藝如何去除總氮?
總氮的組成:有機氮、硝氮、亞硝氮和氨氮。
一般使用生物法去除,生物脫氮原理,是把可生物降解的有機氮先由氨化菌作用生成氨氮,氨氮再由硝化菌和亞硝化菌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硝氮或者亞硝氮(一般情況下均視為硝氮,亞硝氮含量很低),硝氮再由反硝化菌作用生成氮氣。當然生物菌的分解調節是相當苛刻的,例如:PH、溫度、濃度、鹽度、重金屬含量及濃度、碳源等都是影響生物活性的因素,如果溫度過低可能會導致生物停止活動,鹽度、重金屬過高導致生物死亡,過低會促進生物的生命活動,所以生物降解的困難度相對較高。
對于無法生物降解的有機氮,可先通過氧化的方法,例如氯氣氧化、臭氧氧化、次氯酸鹽氧化等,將有機氮,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氮,再通過進一步的化學或者生物反應將其變成氮氣。
對于氨氮去除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生物法、沉淀法和吹脫法等,沉淀法可實現氨氮的回收利用,吹脫法效率雖然過高但是會造成空氣污染(二次污染)等
對于硝氮和亞硝氮而言,就是總氮中比較難以去除的因子了,一般利用HDN工藝,原理為生物脫氮,因為生物脫氮的生存環境控制相對較為困難的,但是HDN讓生物充分的發揮本能,達到去除率高,廢水處理費用少,占地面積小,污泥小等優點,更重要的是根據水質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處理廢水,擁有類別為:HDN-GS高濃度硝氮的高效脫氮、HDN-LS低濃度的硝氮高效脫氮、HDN-FT毒性大的硝氮廢水的高效脫氮等
十、冬季污水處理廠氨氮去除能力下降厲害?
我感覺你的氨氮偏高是因為溶解氧高,造成污泥內源呼吸嚴重,出水懸浮物高造成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