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面積? 河津名吃?
一、河津面積?
河津是山西省轄縣級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西北隅,面積為593平方千米。
二、河津名吃?
河津貓耳朵。
河津羊肉胡卜。
河津石子饃。
河津泡泡油糕。
河津芝麻糖,
河津醪糟。
河津臊子面。
河津椒葉油餅。
河津黃河大鯉魚
三、河津特產?
河津有非富的特產,比如說個大飽滿香脆的蘋果,香甜軟糯的芝麻糖,像碧玉一樣的豆腐,還有麻黃,更多美食等待你的到來
四、河津歷史?
河津市,山西省轄縣級市,由運城市代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西北隅,面積為593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3月,河津市轄4個街道、3個鎮、2個鄉。 截至2018年末,河津市常住人口為413858人, 市政府駐城區街道。
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龍門縣為河津縣,因境內有黃河渡口而得名。1994年1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河津市(縣級市)。2000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運城行政公署,設運城地級市,隸屬運城市。 境內209國道縱貫南北,108國道橫穿東西,侯(馬)西(安)鐵路、侯禹高速公路貫穿全境。 境內有薛仁貴故里、真武廟等風景名勝。
2018年,河津市生產總值23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6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149.2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79.3億元,增長7.7%。
2021年,運城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河津市人口為392561人。
五、山西河津景點?
河津市景點有河津真武廟、高媒廟、雙峰山、河津玉泉寺、樊村戲臺等。
1、河津真武廟:建筑面積為2500余平方米,殿宇樓臺共30余處,有朝殿坡、真武香廳、真武獻殿、真武神龕、娘娘廟、三皇洞、玉帝閣、南天門、朝天宮、純陽院、麟島等景觀。
2、高媒廟:始建于夏,距今四千余年,是山西省屈指可數的一座以“高禖”冠名,以根祖文化為內涵的古建筑群。
3、雙峰山:北有連綿不斷的呂梁山脈、與鄉寧接壤,南望萬榮孤山,西眺滔滔黃河,東臨209國道,面積約3平方公里,交通便利。
4、河津玉泉寺:占地十五畝,沿用明清時期的建筑格局,采用中軸對稱的格局,依次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多寶佛塔等。布局嚴謹,整齊對稱。
5、樊村戲臺:創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成化、清康熙、乾隆年間均有修葺,基本結構仍為明代建筑。戲臺坐南朝北,筑于高1.5米的磚砌臺基上。
六、河津中考時間?
據我所知中考的時間是7月20日至22日
七、山西河津區號?
0359是山西省下列地區的區號:運城、內城、平陸、臨猗、萬榮、稷山、河津、新絳、聞喜、夏縣、永濟、降縣、垣曲。
八、河津小吃推薦?
? ?河津“七碟八碗”是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提高,烹調技術融匯了燦爛的黃河傳統文化,集各地烹調技藝之精華,形成了具有河津菜肴獨特風味的特征。精于掌握火力的強弱和加熱時間,是烹調師的基本功之一。烹調師可根據具體菜肴不同特點的要求,把火力分為旺火,中火、小火和微火四類;根據菜肴不同形狀的要求,巧妙地利用大翻小翻、旋鍋等技巧,使菜肴形態完美形象逼真、質感豐富。
? ? ? 河津農村每逢年關殺豬時或娶親時,用于迎賓待客的菜肴統稱坐席菜肴,主要有酥肉、麻連、小炒肉、肘子肉等八大碗,后演變為涼熱16道葷素菜肴。涼菜被稱為“行菜”,熱菜被稱為“坐菜”,加上油餅、饃,配上霸王菜,叫“主食。? ??
? ? ? “七碟八碗”構成了河津筵席的主角,百年來只有上等人家的筵席才采用,一般百姓不敢用這樣復雜工藝的筵席。
下酒菜七碟:
1.?小蔥、姜末拌豆腐
原料:豆腐半斤,生姜一兩,小蔥一兩,香油數滴,食鹽適量,醬油適量。
做法:豆腐攪拌碎,姜、蔥切碎,加調料拌勻。
2.?醋淋(溜)辣白菜(糖醋白菜)
原料:嫩白菜幫半斤,干紅辣椒角五個,柿子醋或米醋一兩,白糖一兩,鹽適量,花椒油適量。
做法:白菜切片,辣椒切段,共放開水鍋內焯一下,調料加入,熱放盆中燜十分鐘,攪勻(糖醋白菜加糖不要辣椒)。3.?粉條拌肉
原料:干粉條三兩,熟肉一兩,蔥、姜、蒜末適量,食鹽、醋、花椒油,醬油適量。
做法:粉條開水中滾泡至軟,肉切絲,加調料攪勻。
4.?豬頭肉片(或豬、牛、羊肝肺)
原料:熟豬頭肉半斤、蔥、姜、蒜末少許、食鹽、醋、花椒油適量。
做法:豬肉切0.5厘米厚,3厘米正方形或長方形,調料加入拌勻。
5.?煮五香花生米
原料:花生米半斤,花椒、大料、肉桂、鹽、白糖、香油適量。
做法:共放冷水鍋中煮至花生脆、軟撈出,滴些香油放涼食用。
6.?涼拌豆芽
原料:新鮮豆芽八兩,姜末,蔥、蒜切碎,食鹽、醋、花椒油等。
做法:豆芽用開水焯至七成熟(無生豆味),加入調料拌勻。
7.?糕點甜食(狀元紅、細點、糖條)
原料:蒸熟面粉一斤,白砂糖半斤,白綿糖二兩,豬蹄湯三兩,青紅絲、桂花醬、桔餅等。
做法:將熟面粉及其他輔料拌勻成型,放模中搗夯壓實,把白綿糖用食品紅染色鋪在上面,然后切為3厘米正方形塊。行菜八大碗
1、麻蓮(酥肉)
? ? ? ?有豬肉麻蓮和羊肉麻蓮,把食油加溫至八成熱時,將腌制并裹糊的羊肉或豬肉分塊放入鍋中炸,要用慢火炸至肉熟外皮硬,色黃為最佳,不然炸出的酥羊肉、麻蓮皮焦里生。麻蓮的特點就是肉質酥軟,香味濃厚。羊肉表面掛面糊,再用油炸,就是要保證在油炸的過程中不直接傷及肉質,損失肉的純香度,破壞羊肉或其它肉的營養。再則肉不掛面糊,直接用油炸就會損傷肉的質量,使人吃起來口感不好。白里透紅,色美味鮮,滑潤可口,百吃不厭。?
2、扣肉
扣肉做法和豬肉肘子做法基本一樣,只是在做豬肉片子時,可將備好的上色豬肉方塊切成厚0.5—0.7厘米薄片,長7—10厘米,寬依肉自身厚度,最后排放在扣碗中,上籠大火蒸40分鐘,出籠時倒扣蒸碗,澆上用姜片、蔥花、蒜沫熬制的料湯,灑些菠菜或香菜即可上席。
3、帶把肘子
豬的臀部肉,切成2-3公分見方塊。軟透的紅柿子若干個,蜂蜜少許。制作工藝:把豬肉煮1小時熟透,撈出涼至溫熱20-30度。把柿子去皮、去蒂,用蜂蜜少許拌勻。在備好的肉上均勻地涂上一層柿汁、稍晾一會。把油燒至八成熱,將涂著柿子液的肉塊放入油鍋中,炸至柿紅色即可出鍋,炸出的肉塊黃里透紅,紅黃晶亮。
九、河津早餐推薦?
1、河津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是河津市很有名氣的傳統小吃,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開水、大油燙熟的富強粉。包好放到花生油鍋里炸,等面上一起泡,就撈出來,吃起來味道酥甜可口。
2、貓耳朵
耳朵是河津人招待貴客的特色佳肴。它的制作方法是,將面捍成大片,再切成方形小片,然后將小片面對角捏合即成。捏好的貓耳朵煮熟后晾涼,既軟又筋,再匯入用韭菜、蒜苗、生姜、海帶、粉條、白菜絲、西紅柿及各種調料配制的菜湯中,并兌入少量牛湯、雞湯,別有風味。
3、河津臊子面
河津臊子面,民間廣為流行的一種喜慶、吉祥面食。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
4、河津石子饃
石子饃是一種制作奇特,風味別致的古老食品,也叫干饃。由于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為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饃是用燒熱的石子作為炊具烙燙而制成的饃。它油酥咸香,經久耐放,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
5、河津醪糟
醪糟是一種民間的甜食,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縣城里,小鎮上,大多都有專門叫賣醪糟的生意人,近年來夜市興盛,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歡迎的一種小吃。
6、黃河鯉魚
主要產于河津、永濟、芮城、垣曲等縣的黃河之中,以肉質鮮嫩、營養豐富而聞名全國,已列為中國四大名魚之首,體內含鈣、磷營養素較多,刺少肉多,個大味美。
十、山西河津好嗎?
01 河津是個好地方
河津市史悠久,物產豐富,文化積淀深厚,旅游景點星羅棋布,是個宜居的好去處。
02 河津市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運城市的西北角,汾河和黃河匯流的三角地帶。河津市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集居。是著名的“鯉魚跳龍門”的歷史典故傳說的發生地。
03 河津市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的主要礦藏有16種,其中被開發利用的有煤、鐵、硫鐵礦、石灰石、石英砂、礦泉水等9種,以煤炭資源最多。河津市人文、自然旅游資源豐富。現存有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20多處,有歷史名人薛仁貴寒窯、司馬遷墳塋以及國家級著名的天鵝等候鳥越冬地。山西河津,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是個適宜人們居住的好地方。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