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列出5種活性污泥工藝及主要的優缺點,每種系統應在什么時候使用
這個是我們最近學的。你說的活性污泥法新工藝可能是我給你的最后幾行的那個方法。不過都給你發過來吧,希望能幫到你! 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廢水的一類好氧生物處理方法。 活性污泥,是指由好氣性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及其代謝和吸附的有機物、無機物所共同組成的微生物絮體。活性污泥法中,進行污染物降解過程的主體是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溶性有機物能被細菌、真菌等作為營養物質直接利用分解,而不能作為微型動物的直接營養源。細菌等腐生性微生物起著主要作用。此外,還存在原生動物、微型后生動物等完全動物營養性的微生物。 形成活性污泥絮狀體的細菌 菌膠團細菌 構成活性污泥絮狀體的主要成分,有很強的吸附、氧化有機物的能力。絮狀體的形成能使細菌避免被微型動物所吞噬,且關系到污泥沉降和二沉池中能否有效進行泥水分離。 菌膠團形成機理 交替基質說 細胞老齡階段,出現氮限制,細胞外聚合物分泌增加,這些細菌多糖能使細菌聚集。 纖維素學說 細菌細胞分泌許多粘液或分泌纖維素,使細胞聚合成團,形成絮凝體。 活性污泥中的絲狀細菌 絲狀細菌也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交叉穿織于菌膠團內,或附生于絮凝體表少數游離。 具有很強的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能起凈化污水的作用。 活性污泥中的絲狀細菌與污泥膨脹 當絲狀細菌數量超過菌膠團細菌時,污泥絮凝體沉降性能變差,嚴重時引起活性污泥膨脹,導致出水水質下降。 主要有浮游球衣菌、貝氏硫細菌、發硫細菌等。 活性污泥膨脹原因:非絲狀菌膨脹。絲狀菌膨脹。 活性污泥法降解過程 吸附階段 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形成表面積較大的菌膠團,大量絮凝和吸附廢水,污水中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通過吸附去除。 攝取、分解階段 細菌將被吸附的污染物攝入細胞內,進行代謝,一部分轉化為菌體本身的結構組分和新的細胞,另一部分完全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 1914年英國人Ardern和Lockett創建該法。 1916年英國建成了第一座污水處理廠。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 利用生物絮凝體為生化反應的主體物; 利用曝氣設備向生化反應系統分散空氣或氧氣,為微生物提供氧源; 對體系進行混合攪拌以增加接觸和加速生化反應傳質過程; 采用沉淀方式去除有機物,降低出水中的微生物固體含量; 通過回流使沉淀池濃縮的微生物絮凝體返回到反應系統; 為保證系統內生物細胞平均停留的時間的穩定,經常排出一部分生物固體。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類型: 按廢水和回流污泥的進入方式及其在曝氣池中的混合方式: 推流式:若干狹長流槽,廢水從一端進入,另一端流出,隨水流的過程,底物降解,微生物增長。 完全混合式:廢水進入曝氣池后,在攪拌下立即與池內活性污泥混合液混合,使進水得到良好稀釋,污泥與廢水充分混合,最大限度承受廢水水質變化沖擊。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廢水和回流污泥從曝氣池一端同時進入反應系統,水流呈推流式。 包括四個單元: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裝置。 曝氣池內,污染物濃度(F)與微生物的生物量(M)的比值F/M沿流程不斷降低。 短時曝氣法 在曝氣方法上加以改進:加大進口的通氣量,然后隨有機物濃度的逐漸降低而相應的減少通氣量。又稱為漸減曝氣法。 階段曝氣法 在普通推流式曝氣法基礎上,對進水點加以調整,使廢水沿池長分若干點流入。 又稱為多點進水法。優點:可以降低曝氣池前端的耗氧速率,避免缺氧情況,提高了空氣利用率和曝氣池的工作能力。可以使曝氣池體積縮小30%左右。 生物吸附法(再生吸附曝氣法) 特點:廢水的吸附和污泥的再生,即活性污泥凈化廢水的吸附階段和氧化分解階段,分別在兩個池子或一個池子的兩部分進行。 優點:對于處理廢水中的膠狀污染物較為理想。 能夠使吸附和再生曝氣池總體積減少50%以上。 不足:由于活性污泥在短時間內對可溶性有機物的吸附有一定限度,因而處理效果會略有降低。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 使原生污水和回流污泥進入曝氣池后,立即與池內原有的混合液完全混合,使濃廢水得到較好稀釋。 ? 優點:能夠忍受較大的沖擊負荷,而且充氧均勻。 ? 不足:廢水在池內停留時間較短,細菌始終處于對數生長期,所以處理效果一般比推流式處理差 ? 完全混合式曝氣池中,曝氣區由葉輪進行攪拌,起著充氧、提升污泥和泥水混合的作用。 序批式間歇反應器(Series Batch Reactor,SBR) 活性污泥法新工藝 通過程序化自動控制充水、反應、沉淀、排水排泥和停置五個階段,實現對廢水的生化處理。 運行期,各階段的控制時間和總水力停留時間根據實驗確定,并進行相應自動控制。 當采用完全曝氣時,反應器內發生需氧過程在限量曝氣條件下,反應器內產生缺氧或厭氧環境 SBR工藝優點: 1. 可獲得沉淀性能好的活性污泥 2. 可極大提高活性污泥濃度 3. 使活性污泥的活性明顯提高 4. 具有較快的生物繁殖速率 5. 通過缺氧-厭氧-好氧過程,完成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分解 深水曝氣活性污泥法 特點:曝氣池深,提高了混合液的飽和溶解氧濃度,加快了氧傳入混合液的速度,有利于有機污染物的降解與去除。 優點:曝氣池縱深發展,占地面積小,節省動力消耗,剩余污泥少,由于利用水壓所形成的強供氧能力,可進行高負荷運行。 氧化溝 雙溝式氧化溝:整個運行過程通過雙溝交替進行,轉刷低速時進行反硝化作用,高速時進行硝化作用,溝 1和溝 2交替出水。 優點:與常規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氧化溝的污泥停留時間長,硝化反應容易進行,通過調節供氧量,可以獲得較高的脫氮效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