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總氮超標廢水?
總氮超標廢水最常采用是較為成熟的A2/O工藝,這種工藝雖然能夠去除總氮,但一些污水處理廠會存在脫氮效率低,效果不穩定,出水總氮偏高等問題。根據這種情況,可對A2/O工藝進行優化改造,對每個反應過程的條件加以控制,最主要的還是反硝化菌的選擇,可采用IDN-B5蒙特利脫氮復合桿菌反硝化菌,馴化速度快,脫氮效率高。
現有的大多數總氮超標廢水處理方式為生化處理,即通過微生物的厭氧硝化、耗氧反硝化作用進行總氮去除。
污水處理廠總氮高怎么辦?
我們在給某污水處理廠配套風機時,常遇到污水廠的總氮指標經過處理設施處理后的濃度總是達不到預期的處理效率的情況,現將我們掌握的總氮濃度偏高不下的原因歸納總結如下,希望能幫到您:(1)污泥負荷與污泥齡。由于生物硝化是生物反硝化的前提,只有良好的硝化,才能獲得而穩定的的反硝化。因此,脫氮系統也必須采用低負荷或超低負荷,并采用高污泥齡。(2)內、外回流比。生物反硝化系統外回流比較單純生物硝化系統要小些,這主要是入流污水中氮絕大部分已被脫去,二沉池中NO3--N濃度不高。相對來說,二沉池由于反硝化導致污泥上浮的危險性已很小。另一方面,反硝化系統污泥沉速較快,在保證要求回流污泥濃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回流比,以便延長污水在曝氣池內的停留時間。運行良好的污水處理廠,外回流比可控制在50%以下。而內回流比一般控制在300~500%之間。 (3)反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系指單位活性污泥每天反硝化的硝酸鹽量。反硝化速率與溫度等因素有關,典型值為0.06~0.07gNO3- -N/gMLVSSd。 (4)缺氧區溶解氧。對反硝化來說,希望DO盡量低,是零,這樣反硝化細菌可以“全力”進行反硝化,提高脫氮效率。但從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營情況來看,要把缺氧區的DO控制在0.5mg/L以下,還是有困難的,因此也就影響了生物反硝化的過程,進而影響出水總氮指標。 (5)BOD5/TKN。因為反硝化細菌是在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進行反硝化脫氮的,所以進入缺氧區的污水中必須有充足的有機物,才能保證反硝化的順利進行。由于目前許多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滯后,進廠BOD5低于設計值,而氮、磷等指標則相當于或高于設計值,使得進水碳源無法滿足反硝化對碳源的需求,也導致了出水總氮超標的情況時有發生。 (6)pH。反硝化細菌對pH變化不如硝化細菌敏感,在pH為6~9的范圍內,均能進行正常的生理代謝,但生物反硝化的有效pH范圍為6.5~8.0。 (7)溫度。反硝化細菌對溫度變化雖不如硝化細菌那么敏感,但反硝化效果也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越高,反硝化速率越高,在30~35℃時,反硝化速率增至zui大。當低于15℃時,反硝化速率將明顯降低,至5℃時,反硝化將趨于停止。因此,在冬季要保證脫氮效果,就必須增大SRT,提高污泥濃度或增加投運池數。
總氮(TN)包括硝態氮、、氨氮(NH3-N)、有機氮。 氨氮超標去除:一般通過以下幾種辦法去除。 (1)折點加氯氧化法,通過加入次氯酸鈉或者漂白粉進行氧化,將氨氮轉化為氮氣釋放,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氨氮去除劑基本以漂白粉為主。(2)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污水(廢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首先通過硝化細菌和亞硝化細菌將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然后再進行反硝化,將硝酸鹽轉化為氮氣。 2、有機氮過高去除常用如下方法:生物法,氮化合物在生物作用下可實現向氮氣的轉化 化學法,通過氧化使氮化合物直接從有機氮、氨氮直接轉化為氮氣 3、硝態氮超標去除硝態氮主要是指硝酸根離子,目前有采用離子交換、膜滲透、吸附以及生物脫氮的方法。其中離子交換法、膜滲透法以及吸附法都只是硝酸根離子的濃縮與轉移,無法真正去除總氮,濃縮以后的硝酸根廢液需要進一步處理。在生物脫氮中,主要是指硝酸根離子通過反硝化細菌降解轉化為氮氣的過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