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主要包括決策制度、評價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內容。
1、生態文明決策制度。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全局高度通盤考慮,搞好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要針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
并要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協調解決跨部門跨地區的重大事項,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全面貫穿和深刻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2、生態文明評價制度。
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
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生態文化、生態人居等內容作為重點納入到目標體系中。
探索建立有利于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探索建立體現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價值的資源環境統計制度,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3、生態文明管理制度。
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落實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者職責。
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統一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實行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推進行業性和區域性特征污染物總量控制,使污染減排與行業優化調整、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緊密銜接。
完善環境標準體系,實施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
著力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使這些地區環境質量率先改善。
依法依規強化環境影響評價,開展政策環評、戰略環評、規劃環評,建立健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聯動機制。
按照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建立開發與保護地區之間、上下游地區之間、生態受益與生態保護地區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研究設立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制度,對野生動植物、生物物種、生物安全、外來物種、遺傳資源等生物多樣性進行統一監管。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實行以獎促保,把良好的生態系統盡可能保護起來、休養生息,優先保護水質良好的湖泊。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促進生態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
繼續深化綠色信貸、綠色貿易政策,全面推行企業環境行為評級。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部門銜接,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高環境風險行業全面推行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擴大環境信息公開范圍,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健全聽證制度,對涉及群眾利益的規劃、決策和項目,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鼓勵公眾檢舉揭發環境違法行為。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培育和引導環保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4、生態文明考核制度。
將反映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環境保護成效的指標納入地方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大幅提高生態環境指標考核權重。在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主要考核生態環保指標。嚴格領導干部責任追究,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什么叫有組織廢氣和無組織廢氣區別是什么
無組織排放指大氣污染物不經過排氣筒的無規則排放。低矮排氣筒的排放屬有組織排放,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造成與無組織排放相同的后果。因此,在執行“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指標時,由低矮排氣筒造成的監控點污染物濃度增加不予扣除。(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 綜合排放標準) 通常包括面源、線源和點源等。如露天堆放的煤炭、粘土、石灰石、油漆件表面的散失物等,均屬面源的無組織排放;汽車在有散狀物料的道路上行駛時的卷帶揚塵污染物排放屬于線源污染;散狀物料在汽車裝料機械落差起塵量以及汽車卸料時的揚塵污染排放等都屬于點狀無組織排放源。
廢氣中含有污染物成分很復雜廢氣類型也有很大不同,也有不同的毒性。泰州環境檢測中心是通過對人類和環境有影響的各種物質的含量、排放量的檢測,跟蹤環境質量的變化,確定環境質量水平,為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礎和保證。簡單地說,了解環境水平,進行環境監測,是開展一切環境工作的前提。工業對于廢氣的排放也有嚴格的準則,分為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因此不同的排放方式方法應對的廢氣處理(chǔ lǐ)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下面就由專業環境監測生產廠家智能為您解答一下關于廢氣有組織排放與無組織排放的區別。
有組織排放,即大氣污染物經過排氣筒有規律的集中排放。以這種形式排放的廢氣幾乎都是工業生產(Produce)產生的廢氣,經過處理后排放濃度低,并向高空排放,擴散相對較容易。
無組織排放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無密閉設備或密封措施不完善而泄露,廢氣不經過排氣筒或煙囪,感染物向環境直接排出,或從露天作業場所、廢物堆放場所等擴散出來。無組織排放是VOCs進入大氣環境的重要途徑,無組織排放的廢氣日積月累,對環境的危害不容忽視,其排放源高度低,污染面積集中,呈地面彌漫狀,持續時間長,危害大。
目前,有組織排放可以通過(tōng guò)廢氣處理(chǔ lǐ)裝置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無組織排放由于污染物種類多,排放點廣,難以量化和處理等特點,并且影響無組織排放的工藝因素和環境因素較多,使其排放量、排放規律等都不易確定,故對其進行監測、評價和控制都比較困難,是廢氣排放控制需要解決的難點之一。
CEMS煙氣在線監測系統由顆粒監測子系統、氣態污染物監測子系統、煙氣參數監測子系統。
簡單來解釋如下:
無組織:沒有排氣筒或者排氣筒高度低于15m
有組織:有收集、有處理且排氣筒高于15m的叫有組織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