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環境評價?越詳細越好。。。
一、什么是環境評價?越詳細越好。。。
環境評價按時間分,是回顧評價、現狀評價和預測評價(影響評價)。
環境評價主要指的是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擬議中的建設項目、區域開發計劃和國家政策實施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后果)進行的系統性識別、預測和估計。環境影響評價的根本目的是鼓勵在規劃和決策中考慮環境因素,最終打到更具有環境兼容性的人類活動。
教材可以看同濟出的<環境評價>,不過已經不出版了,可以去圖書管找下
也可以看下高教出的《環境影響評價》
這個是百度百科上的解釋
環境評價是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質量評價的簡稱。從廣義上說,環境評價是對環境系統狀況的價值評定、判斷和提出對策.
環境質量評價實質上是對環境質量優與劣的評定過程,該過程包括環境評價因子的確定、環境監測、評價標準、評價方法、環境識別,因此環境質量評價的正確性體現在上述5個環節的科學性與客觀性。常用的方法有數理統計方法和環境指數方法兩種。
環境影響評價廣義指對擬議中的人為活動(包括建設項目、資源開發、區域開發、政策、立法、法規等)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包括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也包括對 環境的有利影響)進行分析、論證的全過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對策。狹義指對擬議中的建設項目在興建前即可行性研究階段,對其選址、設計、 施工等過程,特別是運營和生產階段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進行預測和分析,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為項目選址、設計及建成投產后的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發展和環境污染與破壞的日益加劇,環境科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也在迅速發展。環境質量評價是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從環境質量的基本概念出發,依據環境價值的基本原理,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研究、評價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質量變化對人類社會行為、生存與發展的影響。這門學科對整個環境科學的發展以及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都有及其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特別是環境影響評價已經成為我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一項基本制度,并在環境保護法律中明確規定下來。目前在各個高等學校的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專業,都把環境評價作為必修的專業課。
環境評價在高校里是要用一本教科書講的。自己找相關教材吧
二、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現狀評價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環境影響評價:是對擬議中的人為活動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論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對策。環境影響評價作為一項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任何個人和組織都可應用,為人類開發活動提供指導依據。
2、環境現狀評價:是根據近兩、三年的環境監測資料對某地區的環境質量所進行的評價。一般以國家頒布的環境質量標準或環境背景值作為依據。評價范圍,可以是一個行政區域、一個自然區域或一個功能區。
二、要求不同
1、環境影響評價:要求與擬議規劃或擬建項目的特點相結合;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法規;符合流域、區域功能區劃、生態保護規劃和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布局合理;符合清潔生產的原則。
2、環境現狀評價:要求闡明生態系統的類型、基本結構和特點(整體性特點、穩定性等),評價區內居優勢的生態系統及其環境功能或生態功能規劃、自然資源賦存和優勢資源及其利用情況等。
擴展資料:
一、按照時間順序,環境影響評價一般分為:
1、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2、環境影響預測評價;
3、環境影響后評價。
二、按照評價對象,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分為:
1、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環境現狀評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環境影響評價
現狀評價是對環境質量監測數據與質量標準進行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中包括現狀評價內容,還包括工程分析確定源強后預測其對環境的影響。包括有組織和無組織兩種
三、什么叫企業經營環境評價?
企業經營環境是指企業有關的各種外部因素,包括市場因素以及對商品市場發生間接影響的其他因素。市場因素如:同類或代用產品的數量、質量、價格;用戶對商品需求變化趨勢等。其他因素如: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政治環境等…
指企業經營環境是指企業有關的各種外部因素,包括市場因素以及對商品市場發生間接影響的其他因素。市場因素如:同類或代用產品的數量、質量、價格;用戶對商品需求變化趨勢等。其他因素如: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技術環境;政治環境等…
簡而言之,就是對企業經營過程中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進行分析和評價的過程。其中外部環境包括:地理、市場、人口、法律法規、政策、經濟、人文、民俗等等;內部條件主要包括:企業資源、企業能力、企業文化等因素。
四、怎么評價室內空氣環境?
室內空氣環境評價的程序通常為客觀評價、主觀評價和個人背景調查。客觀評價是直接用室內污染物指標來評價室內空氣品質,通過測定代表性污染物的濃度等方式來全面、公正地反映室內空氣品質的狀況,利用由分指數有機組合而成的評價指數來綜合反映室內空氣品質的優劣,其中分指數為污染物濃度與其標準上限值之比。主觀評價是指利用人自身的感覺進行環境描述和評價工作,一種是表達人體對環境因素的感覺,另一種是表述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評價需要采用國際通用的調查表方法來規范和量化,以提取最大的信息量,從而強化評價數據的可靠性。個人背景調查中包括排他性調查和個人資料調查,其主要目的是排除非室內空氣質因素所引起的干擾以及潛意識對評價結果的影響,以有助于作出正確典J斷。最后綜合以上三條路徑的資料,通過統計分析來對室內空氣品質作出評價,從而可評定室內空氣品質的等級、提出咨詢意見或提供整改對策與措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