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監測系統主要包含什么?
系統采用傳感器測量影響植物生長的光照強度、溫濕度、土壤墑情、二氧化碳濃等環境參數,通過物聯網將所測量參數傳送到管理中心,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環境實時監測;管理中心對測量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按照規則給出控制決策,通過物聯網將控制指令下發,由現場控制器實現對各類設施的智能控制,保障農作物的生長環境,降低成本,促進增產增收。管理中心軟件可根據農作物種類設置生長環境參數范圍和控制決策規則,并對所有測量數據進行存儲,可依據條件對歷史數據進行管理和查詢。系統的構成:智能農田種植環境監測物聯網系統,主要由下位機采集系統、上位機軟件應用平臺及輔助擴展部分組成。下位機信息采集系統中包含土壤墑情監測系統、水肥一體化系統、田間氣候觀測站、視頻圖像采集終端等,上位機軟件部分又包含電腦顯示控制、手機顯示控制、LCD顯示屏等,輔助擴展部分根據客戶需要,可加入農田病蟲害防治、農業專家在線指導、農產品質量追溯、線上交易云平臺等一系列農業物聯網所包含的系統設備。農業大田的各參數傳感器,對農田整體環境進行多點實時動態采集,顯示裝置實時顯示農田的溫濕度、光照度等數值,能夠更加一目了然地展示整個大田的數據全貌。
傳感器是系統整個檢測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將農田環境因子等非電學物理量轉變為控制系統可識別的電信號,為系統管理控制提供判斷和處理的依據。傳感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有:線性度、靈敏度、遲滯、重復性、分辨率、漂移、精度等。常用傳感器主要有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CO2(二氧化碳)傳感器、土壤水分傳感器、土壤溫度傳感器以及營養液的鹽分(EC)和酸度(PH)傳感器等。
現代農業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也叫農業物聯網監測系統、農業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等,是托普物聯網為提高現代集約型農業生產效率,實現精細化、全方位、智能型管理提出的解決方案。現代農業物聯網遠程監測(監控)系統是將采集數據經行分析后進行的全自動監控灌溉、施肥、噴藥、降溫和補光等一系列操作,它由中央控制柜與多節點數據采集器構成兩級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網絡,具有分散采集,集中操作管理的特點,系統配置可以根據要求靈活增加或減少。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并傳到各個節點,數各個節點實現和上位機的通訊,在計算機軟件界面上可顯示所采集到環境參數的值,可進行數據設定、存貯、報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