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質量的責任底線是什么?
回答如下: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底線是指按照水、大氣、土壤環境質量不斷優化的原則,結合環境質量現狀和相關規劃、功能區劃要求,考慮環境質量改善潛力,確定的分區域分階段環境質量目標及相應的環境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
而生態環境質量的責任底線是:一個區域的生態質量“只能改善,不能降低”。這是對各級政府提出的要求,政府對環境質量負總責。
什么和環境質量底線?
環境質量事關民生幸福,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子孫后代的幸福,保護生態環境,功在千秋,保護生態環境,必須要守住環境質量的底線。
環境質量的底線就是以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為目標,維護人類生存基本環境質量需求的底線和保障線
地球升溫多少度是人類必須堅守的底線?
里約開幕式倡導環保 全球升溫1.5度成人類最后的底線
三線一單包括哪些內容
三線一單,是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強化國土空間環境管控;推進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基本含義:生態保護紅線: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海岸生態穩定等功能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鹽漬化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按照“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的基本要求,實施嚴格管控。
環境質量底線:指按照水、大氣、土壤環境質量不斷優化的原則,結合環境質量現狀和相關規劃、功能區劃要求,考慮環境質量改善潛力,確定的分區域分階段環境質量目標及相應的環境管控、污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
資源利用上線:指按照自然資源資產“只能增值、不能貶值”的原則,以保障生態安全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的,利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結合自然資源開發管控,提出的分區域分階段的資源開發利用總量、強度、效率等上線管控要求。
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指基于環境管控單元,統籌考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管控要求,提出的空間布局、污染物排放、環境風險、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禁止和限制的環境準入要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