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廠的含氰廢氣怎么處理?處理原理是什么?
電鍍廠的含氰廢氣怎么處理?處理原理是什么?
用氫氧化鈉溶液淋洗、吸收含氰廢氣,淋洗水排入含氰廢水,按正常的含氰廢水處理流程(二次次氯酸鈉破氰)。處理原理是利用次氯酸鈉的氧化能力將氰離子氧化成無毒的氮氣。
氰化鉀廢液如何處理?
處理含氰化物廢液主要有下列兩種方法:
1。低濃度廢液可加入氫氧化鈉調節(jié)pH為10以上,再加入高錳酸鉀粉末(3%),使氯化物分解。
2。若是高濃度的,可使用堿性氯化法處理,先用堿調至pH為10以上,加入次氯酸鈉或漂
白粉。經充分攪拌,氰化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氮氣,放置24小時排放。含氯化物廢液嚴禁與酸混合,生成揮發(fā)性有劇毒的氣體。
注意:含胺(銨,氨)類廢水不得用漂白液(主要成為NaCL.0)或者氯氣處理,會產生爆炸
低濃度般指01-00001mo高f此濃度就應為高濃度了
具體流程就是先將樣品溶解,然后按照上面的進行就是了,一般這種操作需要全副保護,一般需要副手的幫助,盡量在通風廚內進行,并且所用的實驗器用過后具要持別處理,不可混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