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質性”污染?
所謂水質性缺水,是指由于水質下降到無法使用程度而造成的缺水。
根據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地表水水質依次劃分為五類,其中,Ⅲ類以上的水可被用于飲用,低于Ⅲ類的水人體不宜直接接觸,Ⅴ類和劣Ⅴ類水則已基本喪失了水體功能。另外,作為水源地的水質標準應達到Ⅱ類水以上。
水質性缺水不是水量不足,也不是供水工程滯后,而是大量排放的廢污水造成淡水資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現象。水質性缺水往往發生在豐水區,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共同面臨的難題。以珠江三角洲為例,盡管水量豐富,身在水鄉,由于河道水體受污染、冬春枯水期又受咸潮影響,清潔水源嚴重不足,因此節約用水、珍惜和保護好水資源已經成一個迫切的問題。
自來水的硬度一般是多少
自來水總硬度(以CaCO3計,mg/L)--- 450。
自來水是通過自來水處理廠凈化、消毒后生產出來的符合相應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經過沉淀、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后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
在供水行業,關于誰是最早供水城市的爭論一直存在,上海就是其一,理由是它在1881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水廠。而實際上,大連自來水的歷史可追溯到1879年。
擴展資料:
自來水消毒方法:
現在自來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給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傳播疾病,這種方法推廣到至今有100多年歷史了,具有較完善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費用較低,幾乎沒有有害物質的優點。
經過對理論資料了解、研究,發現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還是有在一定的弊端。氯化消毒后的自來水能產生致癌物質,目前有關方面專家也提出了許多改進措施。
氯氣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在整個消毒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對產生臭味的無機物來說,它能將其徹底氧化消毒,對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質如水藻,細菌而言,它能穿透細胞壁,氧化其酶系統(酶為生物催化劑)使其失去活性,使細菌的生命活動受到障礙而死亡。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自來水
監測水質好壞的指標有哪三大類
好像不止三大類啊,你可以查查《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等標準,從里面就可以了解到,水質指標非常多,主要可以分為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微生物指標、無機化合物指標、有機化合物指標、重金屬指標等。
PS:百度查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