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gps定位設備價格是多少
一、車載gps定位設備價格是多少
車載gps定位設備價格在1000元左右。
GPS車輛定位監控系統是一種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對車輛進行位置確定的通訊系統,是GPS產品的一種。日常生活中我們所接觸到的GPS產品可以分為:GPS導航以及GPS監控定位。
天琴研發部門同年在開放前沿城市深圳南山科技園成立(接著北京也成立研發部),這里人才濟濟,核心管理團隊有20多年的行業經驗,開發團隊一半以上來自知名企業,每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銷售額10%。公司尤其致力于20多個行業應用軟件開發完善。
二、GPS是什么意思?
簡單的說:手機如果帶GPS模塊,就可以接收美國發射的衛星發出的GPS信號,GPS信號是免費的,但GPS設備要自備,比如GPS手機、gps接收器等。
收到了GPS信號,就可以定位經緯度,也就可以定位你在地球上的位置,配合地圖就能實現導航的功能,也就是你所謂的告訴你怎么走。
GPS最主要的功能只有一個就是定位,而GPS定位技術與其他技術相結合會衍生出很多種功能,最常見的就是導航功能。目前所說的GPS手機也就是具有導航功能的手機,所以GPS手機也可以稱為GPS導航手機或具有GPS導航功能的手機。其實隨著技術的發展,3G網絡的開通,GPS手機還會有更多的功能,例如遠程監控功能,賽格星際2046手機則具有遠程監控功能。
衛星導航,你說的沒錯,就是告訴你目的地怎么走,還有定位自己的坐標等等!
即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單地說,這是一個由覆蓋全球的24顆衛星組成的衛星系統。這個系統可以保證在任意時刻,地球上任意一點都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衛星,以保證衛星可以采集到該觀測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以便實現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這項技術可以用來引導飛機、船舶、車輛以及個人,安全、準確地沿著選定的路線,準時到達目的地。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直譯過來
可以實現衛星定位 導航的功能 如果你的手機支持gps 而且有相應的地圖和導航模塊的話 應該可以進行目的地導航 如不明白設置 請咨詢你手機的客服
三、關于GPS的資料
全球定位系統 - GPS - 維基百科(Wikipedia)
(January 11)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簡稱GPS)是一個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它可以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98%)提供準確的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時間標準。系統由美國國防部研制和維護,可滿足位于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間的軍事用戶連續精確的確定三維位置、三維運動和時間的需要。該系統包括太空中的24顆GPS衛星;地面上的1個主控站、3個數據注入站和5個監測站及作為用戶端的GPS接收機。最少只需其中4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用戶端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及海拔高度;所能收聯接到的衛星數越多,解碼出來的位置就越精確。
該系統是由美國政府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使用者只需擁有GPS接收機,無需另外付費。GPS信號分為民用的標準定位服務(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和軍規的精密定位服務(ps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兩類。民用訊號中加有誤差,其最終定位精確度大概在100米左右;軍規的精度在十米以下。2000年以后,克林頓政府決定取消對民用信號所加的誤差。因此,現在民用GPS也可以達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GPS系統擁有如下多種優點: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全球覆蓋(高達98%);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快速、省時、高效率;應用廣泛、多功能;可移動定位;不同于雙星定位系統,使用過程中接收機不需要發出任何信號增加了隱蔽性,提高了其軍事應用效能。
GPS系統發展歷程
自1978年以來已經有超過50顆GPS和NAVSTAR衛星進入軌道.
前身
GPS(又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或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系統的前身為美軍研制的一種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Transit),1958年研制,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用5到6顆衛星組成的星網工作,每天最多繞過地球13次,并且無法給出高度信息,在定位精度方面也不盡如人意。然而,子午儀系統使得研發部門對衛星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經驗,并驗證了由衛星系統進行定位的可行性,為GPS系統的研制埋下了鋪墊。由于衛星定位顯示出在導航方面的巨大優越性及子午儀系統存在對潛艇和艦船導航方面的巨大缺陷。美國海陸空三軍及民用部門都感到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衛星導航系統。為此,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提出了名為Tinmation的用12到18顆衛星組成10000km高度的全球定位網計劃,并于67年、69年和74年各發射了一顆試驗衛星,在這些衛星上初步試驗了原子鐘計時系統,這是GPS系統精確定位的基礎。而美國空軍則提出了621-B的以每星群4到5顆衛星組成3至4個星群的計劃,這些衛星中除1顆采用同步軌道外其余的都使用周期為24h的傾斜軌道該計劃以偽隨機碼(PRN)為基礎傳播衛星測距信號,其強大的功能,當信號密度低于環境噪聲的1%時也能將其檢測出來。偽隨機碼的成功運用是GPS系統得以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基礎。海軍的計劃主要用于為艦船提供低動態的2維定位,空軍的計劃能供提供高動態服務,然而系統過于復雜。由于同時研制兩個系統會造成巨大的費用而且這里兩個計劃都是為了提供全球定位而設計的,所以1973年美國國防部將2者合二為一,并由國防部牽頭的衛星導航定位聯合計劃局(JPO)領導,還將辦事機構設立在洛杉磯的空軍航天處。該機構成員眾多,包括美國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交通部、國防制圖局、北約和澳大利亞的代表。
計劃
最初的GPS計劃在聯合計劃局的領導下誕生了,該方案將24顆衛星放置在互成120度的三個軌道上。每個軌道上有8顆衛星,地球上任何一點均能觀測到6至9顆衛星。這樣,粗碼精度可達100m,精碼精度為10m。 由于預算壓縮,GPS計劃不得不減少衛星發射數量,改為將18顆衛星分布在互成60度的6個軌道上。然而這一方案使得衛星可靠性得不到保障。1988年又進行了最后一次修改:21顆工作星和3顆備份星工作在互成30度的6條軌道上。這也是現在GPS衛星所使用的工作方式。
計劃實施
GPS計劃的實施共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方案論證和初步設計階段。
從1978年到1979年,由位于加利福尼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采用雙子座火箭發射4顆試驗衛星,衛星運行軌道長半軸為26560km,傾角64度。軌道高度20000km。這一階段主要研制了地面接收機及建立地面跟蹤網,結果令人滿意。
第二階段為全面研制和試驗階段。
從1979年到1984年,又陸續發射了7顆稱為BLOCK I的試驗衛星,研制了各種用途的接收機。實驗表明,GPS定位精度遠遠超過設計標準,利用粗碼定位,其精度就可達14米。
第三階段為實用組網階段。
1989年2月4日第一顆GPS工作衛星發射成功,這一階段的衛星稱為BLOCK II 和 BLOCK IIA。此階段宣告GPS系統進入工程建設狀態。1993年底使用的GPS網即(21+3)GPS星座已經建成,今后將根據計劃更換失效的衛星。
GPS衛星
在測試架上的GPS衛星
GPS衛星是由洛克菲爾國際公司空間部研制的,衛星重774kg,使用壽命為7年。衛星采用蜂窩結構,主體呈柱形,直徑為1.5m。衛星兩側裝有兩塊雙葉對日定向太陽能電池帆板(BLOCK I),全長5.33m接受日光面積為7.2m2。對日定向系統控制兩翼電池帆板旋轉,使板面始終對準太陽,為衛星不斷提供電力,并給三組15Ah鎘鎳電池充電,以保證衛星在地球陰影部分能正常工作。在星體底部裝有12個單元的多波束定向天線,能發射張角大約為30度的兩個L波段(19cm和24cm波)的信號。在星體的兩端面上裝有全向遙測遙控天線,用于與地面監控網的通信。此外衛星還裝有姿態控制系統和軌道控制系統,以便使衛星保持在適當的高度和角度,準確對準衛星的可見地面。
由GPS系統的工作原理可知,星載時鐘的精確度越高,其定位精度也越高。早期試驗型衛星采用由霍普金斯大學研制的石英振蕩器,相對頻率穩定度為10 ? 11/秒。誤差為14米。1974年以后,gps衛星采用銣原子鐘,相對頻率穩定度達到10 ? 12/秒,誤差8m。1977年,BOKCK II型采用了馬斯頻率和時間系統公司研制的銫原子鐘后相對穩定頻率達到10 ? 13/秒,誤差則降為2.9m。1981年,休斯公司研制的相對穩定頻率為10 ? 14/秒的氫原子鐘使BLOCK IIR型衛星誤差僅為1m。
GPS系統原理
當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后,美國約翰?霍布斯金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提出既然可以已知觀測站的位置知道衛星位置,那么如果已知衛星位置,應該也能測量出接收者的所在位置。這是導航衛星的基本設想。GPS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是測量出已知位置的衛星到用戶接收機之間的距離,然后綜合多顆衛星的數據就可知道接收機的具體位置。要達到這一目的,衛星的位置可以根據星載時鐘所記錄的時間在衛星星歷中查出。而用戶到衛星的距離則通過紀錄衛星信號傳播到用戶所經歷的時間,再將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氣層電離層的干擾,這一距離并不是用戶與衛星之間的真實距離,而是偽距(PR):當GPS衛星正常工作時,會不斷地用1和0二進制碼元組成的偽隨機碼(簡稱偽碼)發射導航電文。GPS系統使用的偽碼一共有兩種,分別是民用的C/A碼和軍用的P(Y)碼。C/A碼頻率1.023MHz,重復周期一毫秒,碼間距1微秒,相當于300m;P碼頻率10.23MHz,重復周期266.4天,碼間距0.1微秒,相當于30m。而Y碼是在P碼的基礎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導航電文包括衛星星歷、工作狀況、時鐘改正、電離層時延修正、大氣折射修正等信息。它是從衛星信號中解調制出來,以50b/s調制在載頻上發射的。導航電文每個主幀中包含5個子幀每幀長6s。前三幀各10個字碼;每30秒重復一次,每小時更新一次。后兩幀共 15000b。導航電文中的內容主要有遙測碼、轉換碼、第1、2、3數據塊,其中最重要的則為星歷數據。當用戶接受到導航電文時,提取出衛星時間并將其與自己的時鐘做對比便可得知衛星與用戶的距離,再利用導航電文中的衛星星歷數據推算出衛星發射電文時所處位置,用戶在WGS-84大地坐標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便可得知。可見GPS導航系統衛星部分的作用就是不斷地發射導航電文。然而,由于用戶接受機使用的時鐘與衛星星載時鐘不可能總是同步,所以除了用戶的三維坐標x、y、z外,還要引進一個Δt即衛星與接收機之間的時間差作為未知數,然后用4個方程將這4個未知數解出來。所以如果想知道接收機所處的位置,至少要能接收到4個衛星的信號。
差分技術
為了使民用的精確度提升,科學界發展另一種技術,稱為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ifferential GPS), 簡稱DGPS。亦即利用附近的已知參考坐標點(由其它測量方法所得), 來修正 GPS 的誤差。再把這個即時(real time)誤差值加入本身坐標運算的考慮, 便可獲得更精確的值。
GPS有2D導航和3D導航分,在衛星信號不夠時無法提供3D導航服務,而且海拔高度精度明顯不夠,有時達到10倍誤差。但是在經緯度方面經改進誤差很小。衛星定位儀在高樓林立的地區撲捉衛星信號要花較長時間。
GPS的功能
精確定時:廣泛應用在天文臺、通信系統基站、電視臺中
工程施工:道路、橋梁、隧道的施工中大量采用GPS設備進行工程測量
勘探測繪:野外勘探及城區規劃中都有用到
導航:
武器導航:精確制導導彈、巡航導彈
車輛導航:車輛調度、監控系統
船舶導航:遠洋導航、港口/內河引水
飛機導航:航線導航、進場著陸控制
星際導航:衛星軌道定位
個人導航:個人旅游及野外探險
定位:
車輛防盜系統
手機,PDA,PPC等通信移動設備防盜,電子地圖,定位系統
兒童及特殊人群的防走失系統
農業勘測
GPS的六大特點
第一,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氣的影響;
第二,全球覆蓋(高達98%);
第三,三維定點定速定時高精度;
第四,快速、省時、高效率;
第五,應用廣泛、多功能;
第六,可移動定位。
目前正在運行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有美國的GPS系統和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
歐盟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計劃,部署新一代定位衛星。該方案由27顆運行衛星和3顆預備衛星組成,可以覆蓋全球,位置精度達幾米,亦可與美國的GPS系統兼容,總投資為35億歐元。該計劃預計于2010年投入運行。
中國還獨立研制了一個區域性的衛星定位系統――北斗導航系統。該系統的覆蓋范圍限于中國及周邊地區,不能在全球范圍提供服務,主要用于軍事用途。
應用
軍事 洲際彈道導彈
物流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
移動電話
數碼相機
航空
衛星地圖
航空
先給你看些方案吧,圖片有限制,先傳個企業用戶的看看,其他方案看這里,
方案有幾個公司的,比如現在常用的都是遠鋒,三星等,就是里面的軟件。地圖是正版地圖就要升級需要收費,下載的是版的,電視卡是CMMB數字電視卡,攝像頭這些都是功能,地位差是說你的導航的精確度。你去專做導航的網站里查一下就OK了。。非常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