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范圍如何確認?
確認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范圍時應考慮的因素:
1. 首先應界定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組織
確定認證范圍時,首先應搞清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組織是整個集團公司還是其中的某個運行單元。
只有具備自身職能和行政管理職能的運行單位才可以稱之為組織,不論其是否為法人。一個更大組織的一部分或一個運行單位可視為一個組織,但前提是必須具備行政管理職能。因此,認證機構對組織的了解應關注:
(1)申請組織是否具有對環境控制和改善,并實現其環境方針和目標的管理權限,即是否有權調配適當的財力資源和人力資源。如果沒有此管理權限,則不具備組織的功能,不能單獨建立EHS并批準其認證。
(2)了解組織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的管理職責,不能將本屬于該組織承擔的管理職責隨意刪除。否則,應進一步界定組織的名稱和范圍,如組織縮小后,應考慮縮小后的組織與被剔除單元的活動、產品、地域范圍的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控制的可分性。如果不可分,該部分不能單獨建立EHS并批準其認證。
2. 確認申請認證的活動
認證范圍對活動的描述是一種概括性的描述,不同的組織其主要活動是不同的,如政府部門的主要活動是行政管理,設計單位的主要活動是XX設計,建筑單位的主要活動是XX施工,運輸公司的主要活動是XX運輸。有的組織既有生產活動,又有設計、銷售或服務等,因此對于組織建立EHS的活動要確認。活動的確認,同樣應考慮環境因素和環境影響控制的可分性。
對于環境管理體系建立和審核而言,申請評審后確認的與認證活動有關的所有活動(更具體的活動)均應納入環境管理體系范圍,如與生產活動有關的管理活動、輔助活動(動力供應、污水處理、材料的儲存、廢物管理)、辦公活動等。
3. 地域和場所的確認
地域、場所的確定應建立在以下原則的基礎上:活動確認后,與該活動有關的組織的所有地域和場所均應納入審核范圍,認證機構以審核證據為依據批準認證的范圍。不論這些地域和場所是固定場所還是流動場所,不論其在院內還是在院外都應包括在環境管理體系范圍內。對于具有多場所的組織,環境管理體系應包括所有的場所(審核時,可以對相似多場所進行抽樣審核)。
4. 考慮組織的環境許可范圍
對于存在環境許可活動而未得到有關行政部門審批的組織,不能批準其認證,不存在認證范圍如何表達的問題。組織不能為逃避某一相關法律法規的義務而有意刪除某一活動或某一區域,而應通過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改進環境行為,取得相關的許可。
如果組織為此而縮小認證范圍,審核組應特別關注:?
組織名稱是否相應縮小;被縮小的組織是否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環境因素與環境影響的控制,是否能與被刪除單元的環境因素與環境影響分得開。
怎么辦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需要準備如下資料:
1、有效版本的環境管理手冊及程序文件;
2、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
3、企業狀況簡介;
4、組織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或報告表);
5、項目的環評批復;
6、組織的“三同時”竣工驗收報告;
7、組織的地理位置圖,社區平面圖和下水管網圖;
8、企業的組織機構和相關的職責;
9、體系運行以來三廢的監測報告;
10、當地環保部門出具的企業近年來守法的證明;
11、特種設備的檔案及相關操作人員的資格證照(特種行業才需提供);
12、化學品清單(MSDS);
13、組織的環境目標指標及重大環境因素;
14、組織實用的法律法規清單;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程序大致上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受理申請方的申請
申請認證的組織首先要綜合考慮各認證機構的權威性、信譽和費用等方面的因素,然后選擇合適的認證機構,并與其取得聯系,提出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申請。認證機構接到申請方的正式申請書之后,將對申請方的申請文件進行初步的審查,如果符合申請要求,與其簽訂管理體系審核/注冊合同,確定受理其申請。
二、環境管理體系審核
在整個認證過程中,對申請方的環境管理體系的審核是最關鍵的環節。認證機構正式受理申請方的申請之后,迅速組成一個審核小組,并任命一個審核組長,審核組中至少有一名具有該審核范圍專業項目種類的專業審核人員或技術專家,協助審核組進行審核工作。審核工作大致分為3步:
1.文件審核對申請方提交的準備文件進行詳細的審查,這是實施現場審核基礎工作。申請方需要編寫好其環境管理體系文件,在審核過程中,若發現申請方的EMS手冊不符合要求,則由其采取有效糾正措施直至符合要求。認證機構對這些文件進行認真審核之后,如果認為合格,就準備進入現場審核階段。
2.現場審核在完成對申請方的文件審查和預審基礎上,審核組長要制定一個審核計劃,告知申請方并征求申請方的意見,申請方接到審核計劃之后,如果對審核計劃的某些條款或安排有不同意見,立即通知審核組長或認證機構,并在現場審核前解決好這些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之后,審核組正式實施現場審核,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對申請方進行現場實地考察,驗證EMS手冊、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等一系列文件的實際執行情況,從而來評價該環境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判別申請方建立的環境管理體系和ISO14001標準是否相符合。
在實施現場審核過程中,審核小組每天都要進行內部討論,由審核組長主持,全體審核員參加,對本次審核的結構進行全面的評定,確定現場審核中發現的哪些不符合情況需寫成不符合項報告及其嚴重程度。
3.跟蹤審核申請方按照審核計劃與認證機構商定時間糾正發現的不符合項,糾正措施完成之后遞交認證機構。認證機構收到材料后,組織原來的審核小組的成員對糾正措施的效果進行跟蹤審核。如果審核結果表明被審核方報來的材料詳細確實,則可以進入注冊階段的工作。
三、報批并頒發證書
根據注冊材料上報清單的要求,審核組長對上報材料進行整理并填寫注冊推薦表,該表最后上交認證機構進行復審,如果合格,認證機構將編制并發放證書,將該申請方列入獲證目錄,申請方可以通過各種媒介來宣傳,并可以在產品上加貼注冊標識。
四、監督檢查及復審、換證
在證書有效期限內,認證機構對獲證企業進行監督檢查,以保證該環境管理體系符合ISO14001標準要求,并能夠切實、有效地運行。證書有效期滿后,或者企業的認證范圍、模式、機構名稱等發生重大變化后,該認證機構受理企業的換證申請,以保證企業不斷改進和完善其環境管理體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