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的報告及分析
例如:人們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水、空氣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江河湖海。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么?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圍內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們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并進入生物鏈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疾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大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或超過了有害程度,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
噪聲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吃炸的東西對身體有害嗎?
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酰胺,是2A級致癌物,對人體存在諸多危害,這都是毫無疑問的科學結論,由世界衛生組織及多國衛生部門的報告證實。國家衛生部三令五申強調油炸食品的危害性,援引衛生部建議如下:1、盡量避免長時間或高溫油炸淀粉類食品。2、提倡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改變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減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導致的健康危害。
衛生部食品污染物監測網監測結果顯示,高溫加工的淀粉類食品(如油炸薯類食品和油炸方便面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較高,我國居民食用油炸食品較多,暴露量較大,長期低劑量接觸,有極大危害。
我們生物老師要我們寫一份關于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600字左右,請大家幫幫忙
大氣污染的危害
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
一: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
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是地球最好的保護傘,它吸收了來自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學研究和大氣觀測發現:每年春季南極大氣中的臭氧層一直在變薄,事
實上在極地大氣中存在一個臭氧“洞”
這種臭氧損耗現象是一種反?,F象,這是否表明這一紫外線吸收層正處于全球性災難呢?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人們發現人類社會活動釋放的物質嚴重的破壞了臭氧層,當然這種現象還受到這一地區獨特的氣象狀態(極渦、寒冷的平流層溫度、極地平流層云)的影響。
酸雨
有人認為酸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危機,而且是有史以來沖擊我們最嚴重的環境威脅,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這并非危言聳聽。
隨著工業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人們對酸性排放物已經有了控制,但仍然還有酸雨現象。大氣塵埃可能是造成酸雨問題的另一原因。 酸雨
旱災:
廣東省 — 2004年下半年中國南部大旱,廣東省成為重災區。自2003年10月以來,廣東已經連續2年發生了冬秋連旱,直到現在旱情也未得到完全緩解。綠色和平氣候變化小組于2005年1月上旬沿廣州北上清遠,乳源,韶關。深入粵北干旱腹地,追尋干旱的足跡,探訪旱災之源。所到之處,魚塘干涸,莊稼枯萎,土地龜裂……
中國廣東省長期干旱是全球暖化的一種征兆
海嘯:
海嘯,亦是自然災害中最大損失的一種。自2004年12月26日環印度洋大海嘯至今,這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已經過去百余日了;當初身陷巨浪、與漩渦搏擊的人們現在已經開始適應災后的新生活。而幾個月以來,持續關注那場災難的新聞工作者也為我們記錄了許多難忘的瞬間,從這些非同尋常的畫面里我們不難看出:人類總是在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戰勝災害的過程中不斷前進;人類發展的每一步,都是一個與自然界抗爭的過程。作家海明威曾經說過: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在出現自然災難,以至所有災難的時候,人類都需要團結……
采訪人:A 采訪對象:清潔工人
A:叔叔您好!請問您能抽一點時間接受關于“我們與周圍環境”的采訪嗎?
清:可以!
A:請問您經常在大街上工作辛苦嗎?
清:這當然辛苦咯!
A:對此您有什么感想呢?
清:哎!現在的人越來越不講究衛生啦!有什么垃圾也隨手扔,也不找找周圍有沒有垃圾筒;有點咳嗽也隨地吐痰。根本不理解清潔工的辛苦和環境的惡化。
A:您對政府的亂丟垃圾罰錢,有什么感想?
清:這可以減輕我們的負擔咯!可是治標不治本呀!
A: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通過這次調查,我了解到了環境的惡化情況;亦了解了清潔工人們的辛苦。如果我們為圖個方便,而亂丟垃圾,是一種丑惡的行為。我在此呼吁:請大家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