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烹飪會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烹飪對PM2.5確實有貢獻,不過這些排放很多來自餐飲營業場所,將其歸咎于家庭烹飪有失偏頗。
根據王躍思研究員發布的結果,2013年1月份北京霧霾最嚴重的時候,餐飲排放對PM2.5排放的貢獻可以達到13%,次于汽車尾氣、燃煤、區域污染等污染源;而在夏季,餐飲排放PM2.5的比例能占到15-20%。高溫狀態下揮發的油煙、變性食物產生的黑炭和有機碳顆粒可能形成顆粒物并向空氣擴散。所以毫無疑問,烹飪對PM2.5是有貢獻的。當然,這個“餐飲排放”主要指的是飯館等餐飲營業場所的排放。加強監管,讓飯館加裝除油煙設備,必然有利于PM2.5的控制。北京市近期發布的大氣污染控制條例中也明確寫了要對餐飲排放PM2.5進行控制。?
此外,根據生活經驗我們也知道,大量排放油煙的燒烤、煎炒等烹飪方式主要是餐館使用,平時居民使用的概率并不大。所以將烹飪污染歸咎于市民顯然是有失偏頗的。不管怎樣吧,就個人而言,炒菜確實是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室內污染狀況一般被認為嚴重于室外污染。并且學術界越來越關注室內污染帶來的健康風險。跳出這條新聞來說,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建議多使用煮、燉等烹飪方式,少用煎、炒、烤。改變一下飲食習慣是為了我們自己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