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土壤污染防治是防止土壤遭受污染和對已污染土壤進行改良、治理的活動。土壤保護應以預防為主。預防的重點應放在對各種污染源排放進行濃度和總量控制;對農業用水進行經常性監測、監督,使之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合理施用化肥、農藥,慎重使用下水污泥、河泥、塘泥;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必須進行凈化處理;推廣病蟲草害的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以及整治礦山防止礦毒污染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污染防治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土壤污染防治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土壤污染,是指因人為因素導致某種物質進入陸地表層土壤,引起土壤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影響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眾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一、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有:
(1)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方法;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學方法;
(3)增施有機肥料;
(4)調控土壤氧化還原條件;
(5)改變耕作制度;
(6)換土和翻土;
(7)實施針對性措施。
農田土壤污染修復主要基于原位修復技術,可分為生物修復、物理修復和化學修復三種類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