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有關大氣污染的論文(要好的)
摘要:二十一世紀的鐘聲已經敲響,回首二十世紀,我國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傳統模式下的生產力的提高在驅動經濟增長和為企業帶來的利潤的同時,卻使我們的地球家園變得千瘡百孔,不堪重負。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布了長篇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該報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夠成危害的發展”。 關鍵詞:石家莊市 大氣污染 原因分析 政府行為對策 一、概述 二十一世紀的鐘聲已經敲響,回首二十世紀,我國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傳統模式下的生產力的提高在驅動經濟增長和為企業帶來的利潤的同時,卻使我們的地球家園變得千瘡百孔,不堪重負。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布了長篇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該報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夠成危害的發展”。這個定義鮮明的表達了兩個基本觀點: 人類要發展,尤其是貧困地區的發展; 發展要有限度,他不應危及后代人的發展。 石家莊市我國華北地區新型的一座現代化工業城市,是河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總面積15848平方千米,總人口845萬。其交通發達,京廣、石太、石德鐵路和京深、石港、石太高速公路交匯于此。近年來,石家莊市工業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經濟的快速增長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是他一躍成為全國著名的環境污染大市。而其中,尤以大氣污染最為突出:尤其是在風力達到一定程度后,塵土滿天飛舞,縱橫肆虐,有些區域垃圾泛濫成災。 二、 石家莊大氣污染現狀及原因分析 1.1 石家莊大氣污染現狀 近年來,隨著城市工業的發展,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河北省環境監測總站4月11日隊本周空氣質量檢測表明,石家莊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PM10)。由于它們直徑很小,且夾雜著細菌,可以被人體吸入體內,引起疾病。同時,由于它們很輕,不宜沉降,總是漂浮在空中,陽光照射在這些微塵上,被吸收或散射,致使天空顯得灰蒙蒙的,能見度明顯下降。揚塵污染也比較嚴重,特別是雨后就更顯得直觀,汽車擋風玻璃上全是泥水,就連眼鏡片上也滿是泥水。由于少數地區垃圾處理不善,成堆的垃圾在地面上腐爛,隨風一錘,一股惡臭撲鼻而來,讓人倍覺惡心。工廠排出的廢水、廢氣,也使大氣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給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嚴重的不便。 1.2 石家莊大氣污染原因分析 1.2.1 地形和氣候因素是影響石家莊市大氣質量的基本原因 石家莊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依太行山脈,東、南、北均為遼闊的華北大平原。而與此同時,石家莊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具有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朗涼爽等特征。這些特定的地理和氣候因素,是石家莊的大氣污染面臨嚴峻的挑戰。由于東南風的作用,石家莊上空的可吸入顆粒物和其他污染物質隨風西移,當遇太行山脈的阻擋后,又轉向東移,返回原地。而與此類似,當刮西北風的時候,由于太行山脈這一巨大的屏障,使西北風被攔截在山西境內,一些污染物質也無法被刮走,而只能繼續停留在石家莊的上空。 1.2.2 城市建設是影響石家莊大氣質量的重要原因 石家莊氣體狀態大氣污染源調查表 根據對主要大氣污染的分類統計分析,其主要來源可概括為三大方面:(1)燃料燃燒(2)工業生產過程(3)交通運輸等。根據統計資料,以上三方面產生的大氣污染所占的比例分別為70%、20%和10%。在直接燃料的燃燒中,燃燒排放的大氣污染物數量約占燃料燃燒排放總量的96%,其中燃煤排放的煙塵、SO2、NOX和CO的數量占燃料燃燒排放比例分別為99%、93%、81%和97%。各種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排放量雖僅占大氣污染總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排放點比較集中。濃度較高,所以對工礦區或局部的大氣污染較為嚴重。機動車等流動源在交通比較繁忙的街道,如裕華路、中山路等,可能造成CO、NOX和HC的嚴重污染。 (一)燃料燃燒。在石家莊,天然氣在居民的生活中還沒有普及,煤仍然是人們的首選燃料。而在燃煤市場上,高硫煤仍占主導地位。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人們不可能放棄廉價的高硫煤而去購買環保型的低硫煤。這就造成SO2的大量排放。同時,由于石家莊地處華北,冬季寒冷,需要供暖,而一些單位為了省錢,實行自給自足的供暖制度,這就增加了煤的燃燒量,使大氣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二)工業生產過程。近些年來,石家莊紡織工業發展迅速,是我國棉紡織工業基地之一,化學工業也是重點發展部門,有規模較大的華北制藥廠和石家莊化肥廠,煤炭工業亦占有重要地位。這些性質的工礦企業即使石家莊的重點發展部門,也是污染最為嚴重的企業。而且這些工礦企業大多數集中在市區,如具有相當規模的華北制藥廠和石家莊化肥廠等。此外,還有一些粉末冶金廠、印染廠也是石家莊大氣污染的主力軍。 (三)交通運輸。近些年來,石家莊經濟發展迅速,交通運輸也隨之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私人轎車的數量急遽增多。但是,交通運輸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汽車的尾氣中含有大量的CO,對人體的危害極大,特別是一些柴油大貨車和冒煙車輛,排放的尾氣中夾雜著大量的可吸入顆粒物,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因素。據中國科學院王瑋博士介紹,一輛柴油車排放的尾氣中,夾雜的可吸入顆粒物,幾乎是100輛汽油差夾帶的總和,是更嚴重的污染源。而石家莊卻允許柴油車進城,促使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急劇上升。 (四)市政建設。石家莊的馬路普遍存在道路斜坡問題,即馬路兩側的人行板道明顯高于路面而且與路面垂直,呈“凹”字型。致使馬路上的灰塵不能吹走,而且越積越多,這也是因發揚陳天氣的直接原因。據資料統計,城區揚塵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占總量的40%左右,人們卻對裸露地面,建筑工地,拆遷工地以及砂石料場造成的揚塵姑息遷就,始終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從根本加以治理。此外,工業廢水中的化學成分也極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 (五)工業布局。石家莊的一些工礦企業大多數集中在城區的東北部,還有一些分布在市區的不同區域。這些工礦企業的分散性是整個城區的大氣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六)綠化。石家莊作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綠化還沒有跟上工業發展的步伐。只有政府、一些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內部綠化已基本達標,而整個城區的綠化卻遠遠達不到要求。南二環只是近兩年來才栽了幾批樹,其他地方也還是光禿禿的。 1.2.3 市場失靈。所謂市場失靈是指市場存在不完整性(例如:壟斷實力的存在,生產要素缺乏流動性,巨大外部型的存在,缺乏知識和信息等)導致市場經濟作用被削弱的現象。也就是使市場經濟不能實現其理論上的好處的情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說,外部性是市場失靈的重要因素。外部性是指個人或一個經濟單位所承受的收益和成本是另外的個人和經濟單位行為的直接結果,而沒有得到任何補償的情況。如一個化肥廠對大氣造成污染但老百姓去被迫承受大氣污染所造成的損害。由此可見,市場失靈也導致了大氣污染。 1.2.4 政府政策失靈。政府并不是萬能的,政府決策失靈同樣會產生環境問題。例如:河北省政府打算把石家莊建設成為聞名全國“藥都”,而制藥廠是污染極為嚴重的企業,這個政策導向勢必會對石家莊的大氣污染造成不良的影響。 1.2.5 全民對環境的認識不夠 目前,人們對環境保護存在很多認識上的誤區。如對環境問題的潛伏性、長期性、緊迫性和艱難性認識不足,對政府的環境保護政策不理解,由于市民認識上的不足和思想上的不重視,導致他們行為上的不夠積極,不夠配合。如在石市東南部的尖嶺村,本身道路坑洼不平,塵土飛揚,再加上村民自身素質不高,垃圾隨處可見。特別是每逢集市過后,更是滿地狼藉,叫村民和過路人苦不堪言。 三 政府行為對策 在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經濟發展靠市場,環境保護靠政府”的說法已被廣為接受。環境資源配置的失靈,要求政府加大環境保護行政監督力度,采取有效的行政、經濟、法律、教育等手段,發揮其在解決環境問題上的重要作用。入世后,我們的環境管理方式將會受到沖擊,因此,必須更新觀念,提高認識,適應新的形勢和環境。 1、完善政府機構職能,使宏觀與微觀有機結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要求幾乎所以政策領域的變革,改變過去各個部門封閉的、分割地制定和實施經濟、社會、環境政策的做法,把環境保護與其他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結合起來,這樣做既有利于環境本身,又可以提高其他政策的效能,這就要求石家莊市政府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其績效分布如頂圖: 政府要依照此體系,完善機構設置。實行環境質量行政領導負責制,明確各部門職責,對政府及職能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環保法規的各項具體行為進行界定。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或貫徹不力導致轄區環境質量下降的部門、機關給予相應處分,使領導的“烏紗帽”和其所負責的區域環保是否達標掛上鉤。此外,還要給環保部門下放實權,權責明確,才能貫徹有力。 2、搞好監督調查工作,統一布局,分類管理。治理環境污染,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實現全面規劃,合理布局。 2.1 政府環保部門應切實做好環境的監測調查工作。近日河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針對日益嚴重的室內環境污染監督檢疫站。今后,對于類似的機構要進一步完善,以加強對空氣污染原的監控;實施城市空氣質量周報或日報預報,使社會有關各方及時了解可能出現的空氣污染情況。使一些污染物排放較大的單位和對空氣污染物敏感的人群能預做準備。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并可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環境質量信息。同時,政府可以投資興建以監控、信息、檢測等三大系統為核心的環境指揮中心,配備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車,加強環境監理標準化建設。 2.2 立足現有規律、規章和制度,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規,加強環境執法監督。為使環境保護工作根深蒂固的開展起來,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環境法律體系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可制定一系列相應政策法規完善這一體系(注意既要有綜合性法規,又要對各方面進行明確規定,而且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修改。)在此基礎上實行環境執法監督,以國家環境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為依據,圍繞國家環保工作重心,結合石家莊環保工作重點,運用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石家莊市政府授予的行政管理權限,以石家莊市環保局為主體,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對一切與環境保護有關的經濟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動。 3、針對石家莊市大氣污染的幾個主要方面原因采取相應防治措施,強化管理。 3.1 政府應利用經濟手段來治理工礦企業。企業是各種污染物的主要產生者和排放者,這就要求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采取切實措施以削減排污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使企業改變觀念,拚棄環境保護部經濟的成見,樹立起重視環境更益于經濟的觀念。宣傳和執行“污染者付費、利用這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復”的原則。對破壞環境和隨意排放污染物或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單位,按照污染種類,數量和程度進行罰款或征收排污費;對排放污染物損壞群眾健康或造成財產損失的排污單位,責令向受害者賠償損失;對利用廢棄物生產的產品給以減免稅收或其他經濟上的優惠;實行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予以征稅收費等制度。 3.2 制定嚴格的標準,控制揚塵和廢氣污染。關閉不合格的砂石料場,對于建筑工地拆遷工地要求工程承包商在工地周圍加高護屏,并在四周的臨時交通道路上鋪蓋瀝青;對一些非回鎮土要隨時運出市區。要求運貨車加蓋遮篷,以免建筑材料散落街頭。各公司要采用現代化的電子過濾塔等先進設備來凈化含油脂灰及有害的二氧化硫的廢氣。化工廠應利用管道將生產過剩中產生的廢煤氣及其他含有臭味的氣體,經過管道輸送到煤站燃燒,變成無害的碳酸氣體和水蒸氣,然后經過高大的煙囪排向高空。制藥廠應建立有害氣體的回收循環裝置,利用回收利用可制成石膏。對工廠和服務性行業制定和執行新的氮氧化合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量標準和燃料的質量鑒定標準。除此之外,政府應加快無燃煤區的建設,將石家莊市中心區(和平路、體育大街、槐南路和倉安路;維明街圍和區域)基本建成無燃煤區,并逐步將整個市區建成無燃煤區。同時,政府應下令,對一些具備集中供熱條件的單位,必須集中供熱。 3.3 利用行政手段削減機動車污染。政府應執行嚴格的地方規章制度,禁止銷售未達國家尾氣排放標準的汽車,淘汰尾氣超標車;安裝電噴和三元催化裝置;加快機動車燃料改造, 使用天然及電力等清潔能源;同時,可以開設電車等無污染車輛。對一些新增公共汽車要購置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清潔型車型,建設天然氣加油站。禁止拖拉機、機動三輪車及非市區牌號的摩托車進入市區。 3.4 政府應嚴格規劃解決石家莊的道路斜坡問題。一方面,在新建道路工程中,盡量避免道路斜坡問題。同時,對一些已形成道路斜坡問題的主干道,政府可以責令有關部門用花壇取代柵欄,并在道路兩側種上樹,以達到防止塵沙和凈化空氣的雙重功效。另一方面,可以增設灑水車的數量,用灑水車把一些處理過的污水灑在馬路上,一日幾次。 3.5 調整工業布局實現工業布局園區化。政府要加大力度,逐步改變不合理的工業布局,在城區實施“優二興三”的產業政策,把工業重心移向開發區,發展工業園區,嚴格執行產業發展導向政策和“三同時”規定。限制一些敏感區域興辦有污染的工業項目,對一些重污染企業要實行搬遷、停產、轉產或限期整改等政策。擴大石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規模。 4. 對城市交通和公共設施警醒合理的規劃管理。 4.1 政府要加大投入。 4.1.1 增加對公共設施的投入。政府可對一些公共設施增加資金投入,如在一些公園、廣場興建噴泉、消防水池等。在適當的地點開設無車區和商業步行街,以減少汽車的流動量。 4.1.2 政府應增加資金投入來治理城市垃圾。政府可以投資在一個小區設置幾個垃圾投放點,每天定時投放垃圾,同時政府可以投資開發垃圾產業。當然,出路垃圾也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政府可以讓企業在生產時就考慮到為減少垃圾創造條件,如減少包裝,或改一次性包裝為重復使用的包裝。對一些自然無法分解的垃圾,可以進行焚燒,但一定要嚴格限制焚燒廠的粉塵和廢氣排放,煙囪要價高,而且要安裝廢氣過濾裝置,把排入大氣的有毒物質減少到最低限度。 4.2 加強城市綠化工作,建立城市立體綠化體系。在石家莊范圍內大規模植樹種草,在搞好垂直綠化的基礎上,實行立體綠化。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變遷,使內綠化已顯得十分重要因為許多新建住宅和辦公樓都有很多污染物質,其中有些會釋放有害氣體或塵粒污染空氣,它們包括許多種燃料、木材、建材、辦公設備、家具、地毯及化工清洗劑等。另外,植物、寵物或房間空調系統也會帶有細菌,這些細菌會破壞室內的空氣質量。立體綠化就是事室內、地面、樓頂、墻體形成一個立體的綠化網,以阻止細菌霉菌的生長。此外,化學制品應受到限制,如油漆燃料及殺蟲劑等。 5. 廣泛利用宣傳、教育等手段提高公民的素質和環保意識。環境保護關系到全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保護環境實質就是保護生產力。各地區各部門都要進一步提高對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廣泛普及和宣傳環境科學知識和法律知識,切實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其保護環境的自覺性。(1)各地區各部門必須把環境保護法律知識作為干部職工培訓的重要內容,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自覺性。各級政府應把環保業績作為考核政府官員政績的主要指標,讓各級政府把環保提上日程。(2)大中小學要積極開展環境教育。(3)建立公眾才與機制,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檢舉和揭發各種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4)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應當及時報道和表彰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公開揭發和批評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對嚴重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的單位的個人予以曝光,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5)各級政府可以在居民小區設置宣傳欄,宣傳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充分調動群眾的自覺性。 6.大力發展環保科技,推動環保產業的發展。 6.1 積極發展科技興環保企業。我國已經加入WTO,國內所有企業都要面臨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和考驗,那種僅憑人力資源、勞動力價格低廉去打開國際市場的辦法是缺乏遠見的,以民眾的低收入額為代價的競爭,其出發點就不對,其可持續性等更值得懷疑。大量增強企業的科技內涵才是做根本的出路。面對環保領域企業數量小多、規模小的特性,大力發展科技型環保企業更是當務之急。政府應加強對環保企業科技化的支持和政策引導。(1)在財政稅收政策上向企業的科技開發行為傾斜,如果通過相應的監督監察機制確證企業投資與技術開發,那么這種投資的稅收可以減免;如果經過相應的論證,企業投資與某項技術研究可以促進整個地區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那么可以取得政府的優惠貸款甚至貼息貸款。(2)在環境領域,面向環保企業設立技術研發課題,并有配套的資金保障。(3)選擇有規模、有豐富實踐經驗、具有技術研究基礎的環保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對象,有的放矢發揮最佳作用。 6.2 鼓勵支持環境保護和治理污染方面的科技研究和科技發明并力求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成果。 6.3 加強同其他地區和國家的聯系與合作。 引進國外投資,彌補資金短缺的現狀;積極開展與其他地區和國家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研究與應用新形式的環保理念與技術;聘請國內外知名環境專家參與我市環境整治開發治理工作規劃的制定等等。
大氣污染源是指向大氣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大氣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按污染物質的來源可分為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現象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造成有害影響的場所,是大氣污染物的一個很重要的來源。僅管與人為源相比,由自然現象所產生的大氣污染物種類少,濃度低,在局部地區某一時段可能形成嚴重影響,但從全球角度看,天然源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清潔地區。大氣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火山噴發:排放出SO2、H2S、CO2、CO、HF及火山灰等顆粒物。森林火災:排放出CO、CO2、SO2、NO2、HC等。自然塵:風砂、土壤塵等。森林植物釋放:主要為 稀類碳氫化合物。海浪飛沫:顆粒物主要為硫酸鹽與亞硫酸鹽。在有些情況下天然源比人為源更重要,有人曾對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計,認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來自天然源。人為污染源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通常所說的大氣污染源是指由人類活動向大氣輸送污染物的發生源。大氣的人為污染源可概括為三方面:1、燃料燃燒:燃料(煤、石油、天然氣等)的燃燒過程是向大氣輸送污染物的重要發生源。煤是主要的工業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氫、氧、氮、硫及金屬化合物。煤燃燒時除產生大量煙塵外,在燃燒過程中還會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機化合物及煙塵等有害物質。火力發電廠、鋼鐵廠、焦化廠、石油化工廠和有大型鍋爐的工廠、用煤量最大的工礦企業,根據工業企業的性質、規模的不同,對大氣產生污染的程度也不同。家庭日常生活用的爐灶,由于居住區分布廣泛、密度大,排放高度又很低,再加上無任何處理,所排出的各種污染物的量往往不比大鍋爐低,在有些地區甚至更高。2、工業生產過程排放: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種類多,數量大,是城市或工業區大氣的主要污染源。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氣的工廠很多。例如,石油化工企業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屬冶煉工業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屬元素的煙塵;磷肥廠排出氟化物;酸咸鹽化工工業排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各種酸性氣體;鋼鐵工業在煉鐵、煉鋼、煉焦過程中排出粉塵、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氫、酉分、苯類、烴類等。總之,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組成與工業企業的性質密切相關。3、交通運輸過程中排放:現代化交通運輸工具如汽車、飛機、船舶等排放的尾氣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內燃機燃燒排放的廢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含氧有機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鉛的化合物等多種有害物質。由于交通工具數量龐大,來往頻繁,故排放污染物的量也非常可觀。4、農業活動排放:農藥及化肥的使用,對提高農業產量起著重大的作用,但也給環境帶來了不利影響,致使施用農藥和化肥的農業活動成為大氣的重要污染源。田間施用農藥時,一部分農藥會以粉塵等顆粒物形式散逸到大氣中,殘留在作物體上或粘附在作物表面的仍可揮發到大氣中。進入大氣的農藥可以被懸浮的顆粒物吸收并隨氣流向各地輸送,造成大氣農藥污染。關于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施用給環境帶來的不利因素,正逐漸引起關注。例如,氮肥在土壤中經一系列的變化過程會產生氮氧化物釋放到大氣中;氮在反硝化作用下可形成氮(N2)和氧化亞氮(N2O)釋放到空氣中,氧化亞氮不易溶于水,可傳輸到平流層,并與臭氧相互作用,使臭氧層遭到破壞。此外,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氣中的運動,按照污染源性狀特點可分為固定式污染源和移動式污染源。固定式污染源是指污染物從固定地點排出,如各種工業生產及家庭爐灶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其位置是固定不變的;流動源是指各種交通工具,如汽車、輪船、飛機等是在運行中排放廢氣,向周圍大氣環境散發出的各種有害物質。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空間分布方式,可分為點污染源,即集中在一點或一個可當作一點的小范圍排放污染物;面污染源,即在一個大面積范圍排放污染物。大氣污染的危害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一: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二:臭氧層破壞大氣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質的來源、性質和持續時間的不同,被污染地區的氣象條件、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差別,以及人的年齡、健康狀況的不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也不盡相同。大氣中的有害物質主要通過下述三個途徑侵入人體造成危害:(1)通過人的直接呼吸而進入人體;(2)附著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隨飲食而侵入人體;(3)通過接觸或刺激皮膚而進入到人體。其中通過呼吸而侵入人體是主要的途徑,危害也最大。大氣污染對人的危害大致可分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種。參考資料:我國大氣污染的原因我國現在的大氣污染十分嚴重,不僅危害到人們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我們必須加強重視,造成我國大氣污染的主要有這些:(1)、環境意識薄弱.對可持續發展戰略認識不足。大氣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可貴資源,大氣環境資源的破壞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恢復良好的大氣環境質量要比采取措施從根本上防治大氣污染付出更多的經濟代價。但這種觀念長期以來并沒有被一些部門和一些地區充分的理解和認識。他們只考慮近期的、局部的經濟發展需要,在制訂一些綜合的經濟政策、產業政策以及城市建設發展規劃中缺乏對保護大氣環境的考慮,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盲目擴大生產規模、亂鋪攤子、重復建設、技術裝備水平低、能源資源浪費大、鄉鎮企業無序發展、劣質煤炭流通失控等狀況。因此說缺乏對環境保護考慮的地方政策的出臺,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氣污染的誘因,所造成環境危害和損失是難以挽回的。(2)、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費嚴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嚴重浪費是造成我國大氣污染嚴重的原因之一,據資料顯示,主要表現如下:A: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75%,而用于發電的煤量僅占總煤量的35%,其它煤炭則用于工業及民用燃燒,有84%的煤炭直接燃燒,這種煤炭消費構成是很不合理的。B:我國煤炭生產過分注重產量的增加,對控制高硫煤的問題重視不夠,主要表現在煤炭的洗選率低和高硫煤地區的煤炭產量增長過快。同時,由于洗煤廠建設資金的限制、洗煤價格的不合理以及受鐵路運力和流向的制約,洗,煤的能力的增長落后于原煤生產量增長,原有洗選廠生產能力不能充分發揮出來。目前,我國煤炭入洗率為22%,發達國家一般多在60%~80%。動力煤洗選廠的洗選設備利用率僅為69%。C:各類燃燒設備技術及制造水平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燒設備的現象相當普遍。全國工業鍋爐50萬臺,平均熱效率僅有60%左右;工業窯爐平均熱效率約為40%;城鎮居民生活燃煤熱效率平均僅為22%左右。D:鄉鎮工業發展迅速,大多數企業采用的生產技術、工藝比較落后,生產設備簡陋,資源能源利用率極低,所造成的大氣污染是驚人的。(3)、大氣污染防治的資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國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關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7%,這與我國環境污染嚴重、歷史欠賬太多和經濟快速發展對環保投資的需求相比,嚴重不足。A:我國工業發展的起點低,基礎工業整體水平提高較慢,技術改造難度大,污染欠賬多。工業技術和裝備許多是50~60年代水平的,資源、能源消耗高。但由于工業的整體改造受到資金的限制,遲遲不能進行整體改造和市的污染治理,相當一批技術裝備落后的工業企業長期在生產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嚴重污染。B:國家在推行清潔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結構的措施如煤炭洗選加工、型煤、燃煤脫硫、使用清潔能源等方面的投資力度太弱,遠遠不能滿足需要。C:城市集中供熱、燃氣等基礎建設工程是解決城市大氣環境污染的主要措施。但不少地區仍然發展緩慢,關鍵還是資金投入不到位的問題。有些城市建完了熱電廠,卻缺少資金建設供熱管網,分散熱源仍然存在,不但沒有減少污染,反而增加了排放量。D:排污收費標準太低,使得污染企業寧可交排污費,而不愿意花錢治理。例如,“兩省九市”的二氧化硫收費標準過低,一般都在每公斤二氧化硫0.20元以內,遠遠低于每公斤1元左右的脫硫成本,并不能促使企業投資用于二氧化硫治理。造成目前,兩省九市試點地區所建的脫硫設施很少。(4)、執法不嚴,監督管理力度不夠。盡管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標準建設取得很大進展,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A:一些地方政府干預環保部門執法,批準建設短期經濟效益好但能源資源消耗量大、對大氣污染嚴重的工業項目;不執行國家“先評價,后建設”的規定,出現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標的建設項目;對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資經常留有缺口或將資金挪作他用。B:地方電廠、地方水泥廠和鄉鎮企業執法不嚴,超標現象比較普遍。C:由于各地監測機構受到經費的限制,不能普遍開展對污染源的經常性監督監測,從而削弱了環保部門對污染源的日常監督管理。環保設施操作管理比較差,實際運行率低。許多項目盡管開工驗收時可達標,但實際運行中卻超標排放。據估算,全國目前工業鍋爐煙塵排放超標率平均為30%,工業窯爐平均為50%,地方水泥行業的粉塵排放超標率為40%。D:機動車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氣監督管理機制還未真正建立,各監督執法部門職責不清、監督不力,尤其對汽車制造、銷售、使用、報廢全過程污染監督管理還很薄弱,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監測還未納入國家大氣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的常規監測體系中,從而缺乏對機動車排氣污染的有效監督。(5)、缺乏實用的治理技術。我國在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和設備的研制、開發、推廣和使用方面,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與大氣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還較大,資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實用技術商品化的程度遠不如發達國家。比較薄弱的領域是潔凈煤技術;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的工業窯爐和生產設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術;機動車機內凈化技術等。實用技術的缺乏直接影響了大氣污染治理的進程和效果。現在要改善大氣污染繼續加劇,對于政府要做好相應的措施,對于我們普通的公民來說,應該保護好每一個環境的衛生,廢氣的排放等等,減少對空氣的污染。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