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焦煤集團演馬電廠綜合利用煤矸石情況的調研報告
煤礦在生產和洗選加工原煤時,要排放大量煤矸石,這些固體廢棄物長期不能被有效利用,占用了礦區及周邊城鎮大量土地,污染大氣環境。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有109 年的開采歷史,伴隨著煤炭開采量的不斷增加,煤炭開采的伴生物―――煤矸石大量堆放,即占地又揚塵,嚴重影響著焦作這座新興旅游城市的生態環境。
煤矸石電廠是用煤矸石為燃料,將其燃燒產生的熱能轉化為蒸汽熱能,利用汽輪發電機組發電,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全面步入振興階段的焦作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把煤矸石綜合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產業來抓。這一發展思路符合國務院國發[1996]36號文件的要求。位于焦煤集團演馬莊礦東側的焦作煤業(集團)演馬電廠,始建于1988 年10 月,現有裝機容量37 兆瓦,在職員工426人。用演馬莊礦、九里山礦、凱馬煤冶化公司等礦井產出的煤矸石從事發電生產,每年綜合利用煤矸石30 萬噸左右,發電量可達2 億多千瓦時,供電煤耗控制在300克/千瓦時以下,降低燃料成本費用千余萬元,為建材企業提供灰10余萬噸,渣15萬噸左右。建廠以來,已利用煤矸石100 余萬噸,發電10億多千瓦時,減少矸石占用耕地60余畝,改善了礦區環境,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焦作煤業集團循環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一、綜合利用矸石數量年年遞增
焦煤集團演馬電廠是經原國家煤炭工業部批準興建的煤矸石坑口電廠。一期工程裝機容量2×6兆瓦,分別于1992年6月和1994年6月投入生產。二期工程25兆瓦機組于2003年元月投入運行。所發電力主要供給焦煤集團東部礦區使用。鍋爐分別采用江蘇無錫鍋爐廠生產的UG―35/3.82―M12型循環硫化床鍋爐和北京鍋爐廠生產的 BG130/3.82―M型循環硫化床鍋爐,燃料以煤矸石為主。
多年來,該廠始終堅持走煤矸石綜合利用之路,依靠資源優勢,努力做好煤矸石發電利用及灰渣用于建材這篇大文章。強化煤矸配比,積極探索最佳運行方式,用矸量確保達到2/3以上。在企業內部狠抓節支降耗,加強成本核算,細化生產經營指標。從2004 年9 月份至今,持續開展生產指標勞動競賽,以比用矸量、標煤耗、發電量等指標為內容的值與值之間的競賽考核,進一步增強了廣大職工的競爭意識,發電量明顯提高,煤耗量明顯下降,用矸量大幅度上升。
該廠在積極組織集團公司內部矸石的同時,還主動出擊到市場上尋找合適矸源,為發電機組正常運行提供有力保障。原來占用耕地并且污染環境的廢棄物―――煤矸石,在演馬電廠得到了充分利用。2003 年用矸13 萬噸,用煤9萬噸;2004年用矸19.1萬噸,用煤7.9萬噸;2005年用矸19.2萬噸,用煤5.67 萬噸,2006 年用矸28.08 萬噸,用煤6.46 萬噸,發電量2.07億千瓦時。2007 年第一季度用矸6.8 萬噸,用煤1.5 萬噸,發電量0.51億千瓦時。煤矸石利用量逐年提高。
二、技術改造年年創新
為確保煤矸石綜合利用效果,幾年來,演馬電廠大力推行生產設備技術工藝改造和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改造燃料輸送系統。煤矸石綜合利用的核心就是多用、用好煤矸石。因此煤矸石的篩分、破碎系統是制約使用煤矸石多少的瓶頸。為了不斷提高用矸量,演馬電廠于2002 年投資140 萬元,擴改建原有燃料輸送系統,并多次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矸石篩分、破碎能力,使符合顆粒尺寸要求的煤矸石供應能力由原來的30噸/小時提高到80噸/小時,入爐煤的煤矸配比由原來的1∶2提高到1∶4以上,極大地提高了燃料保障能力,為煤矸石綜合利用夯實了基礎。采用集中控制系統。把演馬莊礦洗煤廠出來的煤矸石,經皮帶走廊運輸至廠內,由矸倉運輸至篩分破碎系統,再到煤矸配比混合的5部、6部皮帶,直至爐前倉,整個操作過程全部由集中控制系統統一完成。
(2)改造計量設備,提高煤矸配比技術。為了保證煤矸配比的科學化、合理化,演馬電廠投資30萬元進行了計量設備改造,把原來的機械皮帶秤改為先進準確的核子秤,煤矸石的使用過程得到全程控制,對每臺爐的煤矸瞬時量、班用量、日用量、月用量進行精確的記錄和統計。安裝使用灰分在線監測儀設備,用于對燃料發熱量的瞬時監測,通過煤矸系統的變頻給煤機及時調節煤矸配比,確保入爐燃料發熱量均勻、穩定,進一步節能降耗。
(3)發電機組、儲矸設施改造。2004年投資120萬元大修了1號機組,2005年投入近300 萬元對3 號機組進行了大修,尤其是3 號鍋爐防磨內襯的技術改造,使3號鍋爐能穩定、連續、經濟運行,并獲得了省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投資20多萬元對3號爐給煤機進行改造,將原刮板給煤機改造為皮帶機式給煤機,投運后運行穩定并且節能,故障率降低,維修量大為減少,改造后給煤機的總運行維修費用每年可節約20多萬元左右。針對3號汽輪機經常出現的失磁、跳閘、無功不穩定現象,2007 年投入20余萬元,采用中國電力科學院設計的勵磁調節裝置,徹底消除勵磁機存在的隱患。投資10萬元,為發電機組直流系統增加一組蓄電池,進一步提高直流系統穩定運行及備用能力。2004 年以來,投資600 多萬元對煤矸棚進行了改造,使煤矸石儲量增加一倍。
(4)對水系統進行改造。完成了化水兩臺凈水器的改造。改造后演馬莊礦的來水凈化量明顯加大,地下水利用量明顯減少。改造3號凈水器;將反滲透濃水改至廠區中心花園的人工湖,使廢水得到有效利用;改造燃運除塵系統供水方式,水源由深井水改為凈化后的礦井排水,節約全廠總用水量。
演馬電廠3號機組的鍋爐為循環流化床鍋爐,經過多次技術改造,不斷加強職工技術培訓,提高職工技術素質和操作水平,目前機組整體運行狀況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通過生產指標競賽、系統節能降耗等活動,鍋爐入爐燃料始終控制在2500千卡/千克以下。目前,操作人員對低熱值燃料運行的適應能力大大增強。從2003 年下半年至今,經過不斷的探索,逐步加大摻矸量,降低煤耗,入爐燃料在1500 千卡/千克左右也可穩定運行,2000千卡/千克可滿負荷運行,煤矸石燃燒技術是我國同類型機組中的佼佼者。
三、拓展循環經濟鏈條
演馬電廠致力于提高灰渣活性,增加灰渣的綜合利用價值。該廠年產出廢渣15萬多噸,全部被焦煤集團千業水泥廠、焦作市強勝建材廠等廠家利用。產飛灰10萬多噸,全部被焦作市強勝建材廠、焦作韓王工業有限公司及待王水泥廠所用,做到了煤矸石、渣灰等廢棄物的充分回收利用。起到了“煤―――電―――建材”產業鏈中承上啟下、變廢為寶的作用,促進循環經濟的良性發展。
自1994年至今,演馬電廠連續7 次被省市等有關部門認定為綜合利用企業。《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審核方法》試行期間,演馬電廠作為河南省發改委確定的首批試點審核企業進行了審批,并且是惟一一家達標的審核企業。2004年底,經省發改委復查繼續被認定為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證書編號為ZQRD―05―141。
2003~2005年,共完成發電量7.78 億千瓦時,供電量6.76 億千瓦時,創產值233400萬元。2006年完成發電量2.07 億千瓦時,供電量1.78 億千瓦時,銷售收入4668.45 萬元,煤耗量6.46 萬噸,矸耗量28.08 萬噸,發電煤耗242 克/千瓦時,供電煤耗 281 克/千瓦時,燃料費用成本降低了1163.91萬元,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焦煤集團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四、強化以人為本管理理念
演馬電廠注重強化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管理理念,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安全生產作為企業管理的永恒主題。經常組織職工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安全活動,每年都舉辦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答題及考試,合格率100%。堅持每年開展兩次“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每年6月份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組織職工安全操作規程知識答題及安規測試,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
扎實推進安全文明生產達標工作,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現場辦公會,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2007 年元月在河南省煤炭行業組織的質量標準化達標驗收中,演馬電廠獲得省特級質量標準化企業。截至2007年3月底,該廠已實現安全文明生產5382天。
以人為本,關心員工,堅持把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落到實處,給職工群眾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及時解決職工群眾生活福利方面的問題。近年來為職工群眾辦了多件實事:一是為職工解決上下班班車問題。二是提高職工夜班費,并落實班中餐待遇。三是加強職工食堂管理,保障職工食堂飯菜供應。四是在運行職工中開展首席員工及技術能手評選活動,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
作為焦作煤業集團所屬的一家新興綜合利用型企業,演馬電廠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帶動了集團公司及所在地區的循環經濟發展。在企業發展的同時,也陷入窘境,面臨一些問題,值得審慎探討:
(1)發展煤矸石電廠,以煤矸石綜合利用促循環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有利于煤炭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推進煤炭企業節能生產,延伸煤炭產業鏈,走循環發展和多元發展的道路,促進煤炭企業的轉型。同時,發展煤矸石電廠對促進環境保護、緩和缺電矛盾、緩解礦區就業壓力、促進地方稅收增長都有積極的作用。綜合利用煤矸石發展循環經濟既利廢又節能,是煤炭開采地區一項十分有益的重大課題。演馬電廠的建設與發展,盡管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但是也面臨著小火電機組被關停的危機。因此,政府在制定關停小火電機組政策時,應該給煤矸石綜合利用型機組多一些相關的扶持政策,把煤矸石綜合利用機組與一般小火電機組區別對待,不應該將其納入小火電機組的關停之列,以保證其在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2)作為綜合利用型企業,演馬電廠把社會效益同企業經濟效益聯系在一起,加大環境保護投入。近幾年來,演馬電廠堅持采用含硫量在0.2%~0.3%以下的特低硫入爐燃料,同時利用循環硫化床鍋爐自身脫硫優勢,采用石灰石脫硫法進行爐內脫硫,使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到了200 毫克/標準立方米以下。使用先進的電除塵設施有效降塵,按國家環保政策要求,投資140萬元在煙氣系統安裝煙氣在線監測設備,保證煙塵排放控制在標準要求之內。
承擔著循環經濟發展重要任務的演馬電廠,仍需進一步提高節能減排意識,加大環保治理工作力度,確保綜合利用企業的發展既能產生企業效益又能產生社會效益,有利于保護自然環境。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