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巴沙魚行業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這幾年,巴沙魚在我國的消費終端需求快速增長,但國內的養殖、加工前端沒有發展起來,產品基本依靠從越南進口。
1.行業重視力度尚淺
國內行業對巴沙魚重視不夠,對市場終端消費架構了解不夠,營銷模式比較傳統。前幾年越南巴沙魚在國內改頭換面悄悄上市推廣的時候,國內加工廠還在千方百計做國外的羅非魚市場,不覺間越南巴沙魚把中國的市場打開,準確的說是越南巴沙魚帶動了中國的冷鮮魚消費市場。越南巴沙魚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時用了一個比較好的名字——龍利魚,剛開始國內水產行業人都不大清楚可以成功開發中國市場的這種魚是什么魚,也不大清楚主要終端消費是哪里,后來才清楚原是越南巴沙魚,其終端消費主要在餐飲店。
2.越南巴沙魚有價格優勢
巴沙魚之前在國內沒有發展時機。在巴沙魚加工出口方面,越南做得比較早。起初,越南巴沙魚是用低價競爭的戰術占領市場的,主要出口到歐美。2011年,出口美國的巴沙魚已經達到12萬噸左右、歐洲20萬噸左右。當時國內主要做羅非魚加工出口,巴沙魚價格優勢明顯,市場越做越大,慢慢擠占了很多原本為中國羅非魚的市場。
之前越南巴沙魚出塘價為3元/斤左右,這個價格在國內按標準模式養是沒有利潤的,所以國內推動巴沙魚發展的人不多。廣東也有種苗場從越南引進巴沙魚進行種苗生產推廣養殖,但數量不多,規模不大,也有少數人去嘗試養殖,但商品魚主要是進入鮮活市場,市場反應一般。
(二)巴沙魚成為中國水產養殖市場異軍突起的品種
1.加工廠要轉型
加工廠從事羅非魚加工已有十多年,產品主要外銷,目前競爭越來越大。競爭包括國家間出口競爭和不同品種間競爭,利潤越來越低,因此,加工廠不斷尋求其它可以代替羅非魚的品種。現在,中國市場巴沙魚的進口總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2017年進口統計在冊的約30萬噸,另有一些其他渠道流入國內市場,中國的進口總量遠遠超過30萬噸。
這幾年巴沙魚國內進口量年遞增30%~40%以上,加工廠根據進口趨勢分析,認為巴沙魚發展有潛力,內銷更容易做,預估更容易產生效益,所以今年加工廠成為推動巴沙魚產業的主角。加工廠將聯合種苗場、飼料公司一起推動巴沙魚在國內的養殖發展。
2.消費終端需求大
巴沙魚市場目前是供不應求狀態。一個是餐飲店消費終端,目前國內餐飲店的消費模式中開始植入吃文化,魚文化、魚特色的消費觀逐漸凸顯。當前以吃烤魚、水煮魚、酸菜魚為特色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