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統計年鑒?
《北京統計年鑒》是一部按年連續出版的大型統計資料書,通過大量的統計數據記錄北京市一年來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情況,是國內外各界人士了解北京、認識北京的重要資料工具書。
一、關于框架結構
(一)總體結構 本年鑒整體框架基本保持穩定,彩頁部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北京市主要經濟社會指標發展變化趨勢;
統計表是年鑒的主體內容,主要包括綜合,國民經濟核算,人口與就業,價格指數,人民生活,財政與稅收,能源、資源和環境,城市公用事業,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開發,對外經濟貿易,農業及農村經濟,工業,建筑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郵電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旅游業,金融業,科技,教育,衛生及社會服務,文化和體育,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開發區等24個章節,從多領域、多行業反映北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二)章節結構
章節內結構:每一章節由簡要說明、統計表和主要統計指標解釋三部分組成。
其中,簡要說明在每一章節首頁,主要介紹該章節的主要內容、統計范圍、指標口徑和歷史數據調整方法,統計指標解釋在每章節尾頁,主要對本章節內所涉及的主要指標、計算方法等做簡要解釋。
統計表排列:每一章節從反映該領域主要情況出發編排統計表內容。統計表的排列順序一般先是主要指標歷史數據表,后為當年數據表。
二、關于使用方法
(一)年份 按照慣例,書名中標注的年份為出版年份,年鑒中最新數據為上一年數據。例如,《北京統計年鑒2019》表示該年鑒為2019年出版,年鑒中最新數據年份截至2018年。
統計表名中的“年份”主要有三種標識方法,分別代表三種含義:
一是“表格名稱(****-****年)”表示表內所列數據是包含了這兩個年份之間的各年資料;
二是統計表名中未顯示年份,表示表內所列數據為當年和上年兩年數據;
三是“表格名稱(****年)”表示表內所列數據僅為某一年資料。
(二)符號
統計表中常見符號如下:
#:表示總計中的其中項;有“#”號的分組指標表示總計的部分項目,無“#”號的分組指標則表示其中項之和等于總計。
‖:賓欄中的“‖”為分組符號,代表某個指標存在幾種分組數據。
…:表示該數據不足該表最小計量單位數。
空格:表示該項指標數據不詳或沒有數據。
***:在可能根據數據識別或者推斷單個統計調查對象身份時,予以屏蔽處理,以“***”表示。
(三)數據
1.本年鑒各章節均包含歷史數據表和當年數據表兩部分。歷史數據表中的歷史數據一般可以連續使用,部分歷史數據有調整的,應以最新出版的年鑒為準,使用時需留意簡要說明、表下注釋中對方法制度、口徑范圍等變化情況的說明。當年數據表中如指標的口徑范圍、計算方法以及與上年度數據相比變化較大時,會在表下注釋中進行說明。
2.由于2018年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査年份,普査數據尚未發布,因此2018年規模以上法人單位數、地區生產總值、能源、環境保護、房地產、工業、建筑業、文化產業、批發和零售業、開發區等相關數據為年度初步統計數據,還有部分指標暫無2018年數據。2018年年度最終數據可通過2020年出版的《北京統計年鑒2020》進行査詢。
3.與2018年版統計年鑒相比,國民經濟核算章節增加了1982年以來三次產業和三大需求貢獻率歷史數據;人民生活章節增加了1978年以來根據城鄉住戶調査一體化改革調整后的全市和分城鄉居民收支歷史數據。
(四)電子光盤 《北京統計年鑒》配有電子光盤,包括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的版本,輔助用戶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
(五)本年鑒中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