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美好變化案例?
連續實施三年的生態補水,讓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生態區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胡楊及野生灌木等植被長勢明顯好轉,野鴨等飛禽數量明顯增加,黃羊、馬鹿等大型食草動物陸續回歸。
記者近日從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獲悉,在近1個月的時間里,已有6200萬立方米生態水注入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沿途150公里的生態林、灌木林、沙柳及其他植被得到灌溉。從高空望去,如一片片生命之花在沙漠中綻放。
作為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占地面積33萬平方公里。這里常年干旱少雨,蒸發量大,是生命的禁區,被稱為“死亡之海”。
毗鄰“死亡之?!边吘壍牡谝粠熓粓F屬于生態灌區的重點城鎮,灌區有近30公里從該團南部沙漠橫穿而過。近年來,該團在農業灌溉和生產用水緊張的情況下仍往沙漠里灌水。
為此,十一團水管站負責人林龍說,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汛期,在汛期很少有缺水現象,往沙漠里灌水就是對沙漠生態進行人工干預,在保障汛期安全和生態補水的同時,補充地下水,阻止土地沙化擴張,這樣做,還能循環提高地下水的質量,有利于周邊團場民眾的生活生產。
林龍1994年來到十一團工作,是農業生產從大水漫灌到節水滴灌的見證者。他說,剛來這里的時候,每個連隊都有澇壩和排堿渠,常年有水,夏天有抓不完的魚,冬天是小孩子們天然的溜冰場,熱鬧非凡。那時候,所有田地都是大水漫灌,每年一到冬季還有很多候鳥長途遷徙到此處休整。
30年來,隨著塔里木河全域迎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過度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造成水位逐年下降,其流域也出現農業用水緊張問題。
為根治這一難題,近年來,新疆在退地減水、工程性節水、退耕還林、治沙防滲的同時,打破常規,對塔河流域的水資源實施嚴格的統一調度?;诖耍锬竞恿饔蚬芾砭?019年首次從阿克蘇河對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實施生態補水。
第一師阿拉爾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洪鵬說,得益于生態治理政策,第一師塔里木灌區向塔克拉瑪干沙漠進行生態補水的舉措得到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從2019年到2021年,連續生態補水累計1.88億立方米。
生態環境的改善也為第一師阿拉爾市旅游業的發展帶來機遇,不少游客來到灌區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之門景區欣賞大漠風光、千年胡楊,這里沙海與濕地綠洲的自然風光,讓游客流連忘返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